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

接上文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1)

如果说《西游记》是一个隐喻了现实的谜题,那么这个谜题的终极谜底就是:谁出了这个题,谁是那个有才华、有动机、有胆量、写出来这部旷世奇书的人。  现在我们来揭晓答案,《西游记》真正的作者:徐渭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等。明代中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在大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有才华的文人雅士不计其数。但要说最有才的,后世公认的只有三人:解缙;杨慎;徐渭,这三人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大才子徐渭的一生悲催而传奇。出生于官宦之家,但生母身份低微,是继室的婢女。父亲在其出生百日去世,生母在其十岁时被卖出家门。自幼才华出众,可在二十岁中秀才后连续八次参加乡试不能中举。  虽然只是一介秀才,却深受高官器重。受直浙总督胡宗宪相邀成为总督府幕僚,在其谋划下胡宗宪诱汪直、擒徐海,干掉了东南两大倭寇集团的头目。  痛恨奸臣严嵩误国,事实上却又成为“严党”。严嵩倒台,胡宗宪自尽后精神出了问题自杀九次未遂,且自杀手段极俱创意,斧劈面门、丁(钉)剚其耳、椎击肾囊(睾丸)碎之。  生性高傲,可两次倒插门当赘婿。第三次婚姻终于不再当上门女婿娶了个漂亮媳妇,但这个媳妇却被其亲手所杀,也因此坐了七年大牢。  身在牢中,开始潜心研究书画,并自成一派成为一代宗师。(《西游记》也是在牢中开始构思写作,详情后叙)  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戏剧、诗文上都极具建树,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对于这些成就我们不再多言,只讲和徐渭《西游记》有关的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徐渭是否符合前文中所说西游作者的条件:  (一)徐渭通晓南北方言。  徐渭于正德十六年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土生土长的江淮人士。二十一岁入赘潘家后随任典史的岳父潘克敬游宦阳江(今属广东)来往浙粤两地;任胡宗宪幕僚时不仅在东南沿海抵御倭寇还曾深入湘鄂助其剿匪;万历五年受好友吴兑相邀北上宣化府任文书;后又远赴辽东与名将李如松结为忘年之交。  徐渭一生可谓走南闯北,“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徐文长传》  徐渭对所到之处的风俗、方言均有研究,自称为“南腔北调人”。《西游记》中遍及南北各地的方言均得益于此。  (二)徐渭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时也关心时政。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后,徐渭义愤填膺,挥笔创作《今日歌》《二马诗》等,痛斥权臣严嵩误国。后又将三国时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改编成杂剧《狂鼓吏》借古讽今。  可以说徐渭无论在改编民间故事、还是骂人、还是改编民间故事用来骂人上都是有前科的,这些宝贵经验也为改编西游故事痛骂大明做好了铺垫。  (三)徐渭深通丹道之术  徐渭因杀妻入狱七年,在狱中注释了丹道之学的经典《周易参同契》并宣称悟道。  “缘其分注此书,终于隆庆三年十月廿二,始于此月之初九,而悟则悟于此年之正六月二十”——《答人问参同》•徐渭  徐渭炼丹到了什么境界呢?据说可以行辟谷之术。徐渭好友张元汴之子张汝霖在《刻徐文长佚书序》中说到:  “其注《参同契》,逗露意指,而终不谈,若此中有深入焉。不然,祖锥耳,宁不死,而十年绝粒(辟谷),且伟硕如常哉?”  而《西游记》中的丹道之说正是以《周易参同契》为本。  原著第九十九回有诗道:“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必须苦练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还。莫把经章当容易,圣僧难过许多般。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四) 徐渭习佛参禅。  徐渭曾在高僧玉芝禅师的指导下学习佛经,《访玉芝师夜宿新庵同萧女臣》等一些诗词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在诸多佛经中徐渭最为推崇的是《楞严经》,在其诗文中多次出现他读《楞严经》的记述,他在《自为墓志铭》中说道:“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  徐渭通过《楞严经》来领悟佛学宗旨,自述:“以某所观,释氏之道如《首楞严》所云,‘大约谓色身之外皆己,色身之内皆物,亦无己与物,亦无无己与物。’”——《逃禅集序》  此外徐渭还著有《首楞严经解》数篇,陶望龄在《徐文长传》中评价“皆有新意。  徐渭对于《楞严经》的推崇也体现在了《西游记》中,在《西游记》全书中如来一共两次开口讲经。  一次在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打到西天,如来正在讲经:“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但是这段经看似佛经却不是佛经,而是道经《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而另一次是在第八回,灵山开“盂兰盆会”。“众菩萨献毕。因请如来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那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  可以说《楞严经》是整部《西游记》中如来亲口讲的唯一一部佛法。  (五)那么徐渭懂不懂医药呢。  不仅懂,还懂得非常自信,徐渭对于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素问》有着独到的见解。在《自为墓志铭》中道:  “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倘假以岁月,更用绎 ,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而于《素问》一书,尤自信而深奇。”  徐渭也著有一些医学文章,中华书局出版《徐渭集•出版说明》提到:“佚草中的灯谜、医学等三卷残缺过甚,且研究价值不大,今以删去。”  (六)对于军务,徐渭更是非常熟悉。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进犯浙闽沿海,平时好阅兵法的徐渭,先后参加了柯亭、皋埠、龛山等地的战役。“尝身匿兵中,环周贼垒,度地形为方略,设以身处其地,而默默其经营,笔之于书者亦且数篇”——《拟上督抚书》  嘉靖三十六年受胡宗宪相邀成为其幕僚,徐渭“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谋划,助其诱汪直擒徐海。  (七)在陈元之的《西游记•序》中提到“唐光禄”购得的书稿。而对于作者,这几十万字的心血之作于情于理也不可能轻易卖给一个陌生人。  那么徐渭是否和“唐光禄”唐鹤征熟识?  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比如书信诗词等证明徐渭熟识唐鹤征。但徐渭和另一个姓唐的关系可非常的不一般,这个人就是唐顺之。  嘉靖三十年,唐顺之经过会稽,王畿、季本曾尽地主之谊,当时徐渭也在场,写下了《壬子武进唐先生过会稽,论文舟中,复偕诸公送到柯亭而别,赋此》诗,记录了这次聚会。也自此开始了与唐顺之亦师亦友的密切交流。  在徐渭晚年所著《畸谱》中“师类”和“纪知”均有唐顺之,同时也记载了唐顺之对于徐渭的欣赏:“唐先生顺之之称不容口,无问时古,无不啧啧,甚至有不可举以自鸣者。”  而这位被徐渭视为恩师和知己的唐顺之先生,正是唐鹤征的父亲。  那么凭借以上几点是否能就能证明《西游记》为徐渭所著呢?  当然不能。  因为这些内容只是说明作者写出《西游记》所具有必备条件,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谁是作者。  接下来,我们解读原著,从中找出徐渭著《西游记》的证据,为文长先生正名。

未完持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