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方法和技巧(怎样养殖海参能提高海参的存活率)

海参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与人参、燕窝、鱼翅齐名,全身长满肉刺,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海参含有蛋白质、多肽、多糖类、海参素、脂类,也是名贵的药材,有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抗放射作用、对心脑血管、降血脂、降血糖、降血黏度、抗疲劳、防衰老、抗病菌、除痛解痉,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参养殖方法和技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参养殖方法和技巧(怎样养殖海参能提高海参的存活率)

海参养殖方法和技巧

海参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与人参、燕窝、鱼翅齐名,全身长满肉刺,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海参含有蛋白质、多肽、多糖类、海参素、脂类,也是名贵的药材,有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抗放射作用、对心脑血管、降血脂、降血糖、降血黏度、抗疲劳、防衰老、抗病菌、除痛解痉,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那么问题就来了,海参怎么养?大家都知道只有养好了才能去谈发展、谈收益。为此海杰服务小编了解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海参养殖方式

1、虾池养殖

虾池养参多利用已有的养虾池,基建投资较少、环境相对稳定、受风浪的影响小,是今年来发展最快的养殖方式。

a.注意海区的选择

b.虾池及池底的改造

c.清池及消毒

d.苗种的选择与投放

e.养成管理

2、潮间带筑池养参

3、围网养殖

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大小岛屿和明暗礁石较多,可以在这些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其优点在于海参仍然像生活在自然海区一样,同时可以减少逃逸便于看管。

4、沉箱养殖

5、海上筏式养参

6、大海网箱养殖

7、大海吊笼养殖

8、室内控温养殖

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9、多品种混养

试验混养的品种比较多,有参虾、参鱼、参贝(如扇贝、鲍鱼)、参蜇等混养方式。在混养中,应根据实际养殖条件,确定主导的养殖种类,其他的为附属养殖品种。从而决定不同养殖品种的放养数量、规格等,真正达到养殖生物、生态及效益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

在混养中,海参作为附属养殖品种,是非常好的环境清道夫。

二、海参养殖注意事项

1、烂边病

2、烂胃病

3、化板病

4、气泡病

5、化皮

6、吐肠

三、海参的生长环境

大多数农民基本上会选择在陆地的虾池进行养殖,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海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如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人工参礁,并为海参提供休息的地方,投放的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水深度保持在1.5-2米。此外,冬夏两季水位要加高,因为海参要夏眠和越冬,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执行一些高温和严寒的预防措施。

温度控制: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

海参的夏眠现象是因水温而致,在高温期间采用控温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使海参处于正常的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从而避免海参夏眠对养殖造成的弊端。适宜水温最好保持在10~15℃。

四、海参的饲料喂养

海参主要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这些东西为饵料,同时人工的饲料可以用:马尾藻、大叶菜、泡泡菜、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一些藻类。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通常3天左右投放一次。代用饵料:酵母、大型海藻磨碎液、澡粉、海泥、光合细菌

五、海参饲养管理

1、合理换水

进入十月份以后,海参起蛰,至少每隔3-5天换一次水,每次20-30厘米。同时降低水位以利于水温快速下降,进入十一月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换水量20%左右,同时提高水位,延缓降温。

冬季海参代谢低,换水量小,12月份左右换水量10%左右,12月份以后水位严格控制在1.5—2米以上,在气温突降前更要注意提高水位,避免冻伤。进入1月份以后,可只进水,不排水。

2、适时增氧改底

11月份池塘经常出现上下水温一样,俗称同温期,底部溶解氧低,出现海参回笼现象。冬季换水量少,再加上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减弱,易出现底部溶解氧低。

建议11月以后,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底生氧”一亩一包,缓慢放氧,改善池底缺氧情况。

3、封冰后的管理

进入冬季池塘容易结冰,结冰后及时打部分冰眼,下雪后清除冰面积雪,改善池底光照条件,利于水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六、提高海参存活率的方法

1、放苗方法

一般有两种放苗法,可以直接投放进去,这样海参苗也能够依附在养殖池里面的石块或者其他物体上生长,此方法适合长度在3厘米以上的大体型参苗。还有一种是网袋放置法,只不过需要加小石块,为的是阻止网袋随便流动,袋口也要微微扎,以便海参能够自己爬出来,相应的这种适合1-2厘米的小型参苗。

2、水质问题

其实关乎海参生长的重要因素还有水质的问题,在把海参放进去之前要进行水质取样,只有满足条件的水质才能放苗。而且都知道养殖初期参苗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分析结果是因为放养条件和原来的相差比较大,对新环境不适应才导致的死亡。

所以放养池的水温和里面的其他微生物要尽量一致。或者农民朋友们可以将买回来的参苗塑料袋浮在放养池的水面上,等到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再慢慢加入池子里的水,为的是给参苗创造一个适应的过程。

3、放苗地点

好的地点能大大增加海参的成活率,一般要选择深水区、环境比较稳定、水流通顺畅以及饲料充足的地方,可以多放参苗。一定不能把它放在松松垮垮的淤泥上,这种环境很容易导致参苗陷入淤泥死掉。还有一点就是尽量选择不通风的地方,避免大风对参苗的带来的冲击和伤害。

4、及时换水

换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水质,改善参苗生活的环境,而具体换水量应该根据水质情况确定,只要水质良好那就可以减少更换次数,反之,如果水质已经很差了,就必须大量换水,但其实换水的频率会影响参苗的生长。

针对大部分的海参养殖户而言,每天的换水量尽量要维持在比百分之十还要多。另外,进入十月份以后,海参起蛰,至少每隔3-5天换一次水,每次20-30厘米。

同时降低水位以利于水温快速下降,进入十一月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换水量20%左右,同时提高水位,延缓降温。冬季海参代谢低,换水量小,12月份左右换水量10%左右,12月份以后水位严格控制在1.5—2米以上,在气温突降前更要注意提高水位,避免冻伤。

进入1月份以后,可只进水,不排水。开春后,刚开始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不能太大,避免海参应激。冬季外海水温一般较低,尽量选择晴天下午换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