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

李冶是唐朝著名的才女,字季兰。十几岁的年纪被父亲送入道观成为道士,由此开始了自己漫长的风雅生涯。在道观里的李冶用各种艺术形式消磨着冗长的时间,她精音律,通书法,工于诗词格律。

并且在性格上,李冶也属于比较豪放风流的男儿气质,并且因此深得当时文坛名人的喜爱,交友甚广,成为中唐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并被后人选入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作为一个女子来说,这一生的成就已经不可谓不高了。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1)

李冶晚年被接入宫中,原因不详,或许是欣赏她的才华,或许有着其他的考虑。只是对于性格豪放的李冶,被接入宫中也就意味着要接受宫廷规矩的束缚,和许多不羁的男性诗人一样,宫中的规矩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太严苛了。

到公元784年,李冶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李冶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乱棒扑杀一位享有盛名的女才子,还是在其晚年,或许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原因,但正如王安石所说的“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朝廷这样的举动恰恰意味着唐朝巅峰的落幕,中唐的政府早已没有了盛唐的气度。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2)

李冶一生之中的作品多是唱和酬赠之作,也就是说多是在与人往来时写下,真正吐露自己心绪的并不多。今天,我们就从她人生中写下的第一句诗,来看一下这位女诗人、女道士的传奇一生。

唐代:李冶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3)

这首诗的构造比较奇特,查阅网站也没有明确的信息,除第一句是佳句以外,其余几句则好像是将其他作品中的佳句拼过来而成诗,所以题曰“句”

据说这第一句诗是李冶刚刚5、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让她对着一树蔷薇架子赋诗,从小受过诗词熏陶的李冶在此刻文思泉涌,写下了这句贯穿她一生的诗。

按理说家中出了这样一位神童,即使是一位女孩子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了。谁知道他的父亲读了这首诗以后却并不高兴,反而是忧心忡忡,这是为什么呢?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4)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说的是这蔷薇架子已经架了许久,却还没有完工,而蔷薇花生长迅速,其花和枝叶已经越过架子胡乱生长,纵横枝桠了。

诗的表面看似简单,李冶父亲却在其中看到一丝不寻常的心思。这第一句,好像暗含着这个小女儿的少女心思,明着在说蔷薇花的枝桠纵横,暗里却是在写自己,写待嫁少女的心绪纷乱。

这故事读起来好像不太真实,但是历史上确实是这样记载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5、6岁的女孩子就开始有了待嫁的心思。都说女生小时候早熟,但是早熟成这样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5)

其父亲也是同样的心思,小小的孩子这么早就想到了男女之间的事情,长大了以后如何得了,一声长叹,得出了自己这个女儿长大以后一定会行为不检点,败坏家门的的结论。(原文:父恚曰:“必失行妇也。”)

可能也正是这个因素,才让她的父亲在李冶十几岁的时候就把她送入了道观,也许是希望道观的清静能够抑制自己女儿的心思吧。

只是这个想法也并未能如愿。上文提到,李冶在文坛中交游广泛,其中可以确定有着暧昧关系的男性就有好几位之多,李冶自己也丝毫不避讳类似的调侃。

诗人诗派及代表人物(女诗人李冶很奇妙)(6)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剩下的几句,它们分别出自不同的诗篇中。

第二句“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出自《卧病》,应该是李冶卧病在床时候的作品。已然知道自己的云鬟散去,却还惦记着门外树木的枯荣。这里的木之枯荣可能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卧病太久,不知道外边春秋几何,另一个是以木之枯荣代替自己的生死。美丽的容颜已经逝去,生命也不知道还能留存多久。

第三、四句分别出自《陷贼寄故人》和《寄房明府》,从题目出可以看出来也都是写给朋友的作品,分别摘取了其中的佳句。

整篇的读下来,还是第一句最令人感慨。李冶轻灵风雅,潇洒一生,正是从一句“心绪乱纵横开始”,在红尘吟诗交友快活了几十年,最后被接入宫中,却也因诗而赴死,着实让人怜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