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释迦实生苗几年挂果(凤梨释迦冬春果绿色生产技术)

凤梨释迦冬春果绿色生产技术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基本情况

凤梨释迦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中栽培经济价值最好的品种之一,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近年,云南凤梨释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7年全省种植面积约400 hm 2 (6 000亩),2021年底快速增长超过4 000 hm 2 (6万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产业规模逐渐形成,已成为云南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但目前真正掌握规范生产技术的种植户和种植企业较少,因区域环境选择不恰当,产期把控、裂果、低产、果品品质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地方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形成和水果品牌打造。

凤梨释迦冬春季果的生产是一套系统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对定植规划、修剪、授粉、水肥管理等环节的要求较高,科学合理、规范化栽培管理是产量和果品品质的重要保障。技术对培育云南热区优势水果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云南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凤梨释迦冬春果绿色生产技术目前已在元谋、永仁、红河、永胜、双柏等县(市、区)大范围推广。

1.3 提质增效情况

(1)凤梨释迦花芽分化容易,花随腋芽的萌发而形成,修剪技术对于普通农业生产者而言极难掌握,需要较长的培训时间。规范和简化的修剪技术培训,使技术人员和普通生产者均能很快掌握和接受,极大地降低了修剪技术难度和对生产者的培训成本。

(2)技术分枝方位和角度更易控制,水分和营养分布均衡,分枝空间分布极为规范,利于树体均衡发育,避免了分枝多、长势差异较大和角度不当等原因,导致分枝空间分布难于规范或整形时过度矫正而造成分枝机械损伤致使树体发育不均衡。

(3)技术丰产期产量1 000 kg以上,按近年市场价格,亩产值3万元以上,可实现净利润2.3万元。

1.4 技术获奖情况

已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已建议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

2 技术要点

2.1 园地选择

凤梨释迦为典型热带水果,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要求光温充足,全年无霜,土壤pH值为5.5~7.5。

2.2 整 地

平地和5°以下坡地将局部高低不平处填平;5°~10°坡地宜筑等高台地;10°~20°坡地宜筑等高梯田,台地和梯田台面向内侧倾斜2°~3°,外缘设拦水土埂。亩撒施农家肥2 000~3 000 kg,全园深翻耙细,深度0.8~1 m。

2.3 定 植

最佳定植时间为2—3月,株距3~4 m,行距4~5 m。提前1~2个月开挖定植穴,规格为60cm×60 cm×50 cm,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暴晒后混以绿肥、秸秆和农家肥回填。挖小坑定植,种苗截顶,摘除顶端1~2片叶,嫁接口露出5~10 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2.4 幼龄树管理

(1)水分管理。定植后遇干旱天气需及时浇水,保持树盘范围田间持水量为70%~80%,定植半年后浇水频率适当降低,雨季及时排水。

(2)土壤管理。雨季结束后翻耕,铲除行间宿根恶性杂草,刈割良性杂草,幼龄果园可间作花生、大豆、苜蓿等矮杆豆科植物。

(3)施肥管理。定植第2~3 周,春剪后交替于植株的一侧或相对两侧树冠的滴水线位置挖施肥沟,回填绿肥、秸秆、落叶、农家肥或有机肥。定植成活后追施尿素、复合肥,时间分别在3月、6月和9月追施,第二年起追肥量宜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30%~40%。

(4)整形管理。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幼芽,剪除接穗上多余的枝梢,培养主干,保持主干直立生长,第二年3月在80~90 cm处定干,摘除顶端5~6片叶促发新梢,选择位置适宜、长势均匀的3个枝条培养为一级主枝,剪除多余枝条,通过撑枝、拉枝、吊枝、缚枝等方法使一级主枝与地面夹角保持30°~40°,一级主枝间夹角120°。一级主枝长80 cm时截顶,隔8~10 cm对向摘除1片叶,主枝顶端选取2条长势强壮、生长方向适宜的新梢培养为二级主枝,剪除多余新梢,一级、二级主枝生长方向一致,二级主枝间夹角40°~45°。二级主枝长60 cm时截顶,隔8~10 cm对向摘除1片叶,整成开心形树冠,株高控制在1.6~1.8 m,冠幅控制在2.5~2.8 m。

2.5 结果树管理

(1)水分管理。旱季勤浇水,雨季视气候而定,保持树盘范围田间持水量为60%~70%,及时排水,盛花期间遇高温干旱,需在下午时对树冠喷水;幼果膨大期、迅速膨大期保持树盘范围田间持水量为80%~90%;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可以减少裂果。

(2)土壤管理。及时铲除宿根恶性杂草,良性杂草及时刈割,定植后每隔4~5周全园深耕松土1次。

(3)施肥管理。根据园地肥力状况、树势、结果量和肥料利用率合理施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肥。每年春剪后,交替于植株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距主干1~1.5 m处挖环状施肥沟施农家肥或有机肥,底土回填基肥表面,施基肥后浇透水。每季果追肥3次,第1次在萌芽前后氮磷钾混合使用,第2次在幼果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第3次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以钾肥为主。

(4)修剪管理。春剪于采果20~30 d后,芽即将萌动时将树冠顶部的大枝回缩至主枝,每枝一级主枝保留5~6条壮实分枝,每枝二级主枝保留2~3条分枝,短截留桩头,剪口在树冠中呈伞状均匀分布,从基部疏除老枝、弱枝、过密枝、病虫枝。促花修剪于6—7月进行枝条短截和摘叶处理,每枝二级主枝顶端均匀保留1条发育壮实、直立生长春梢,疏除全部花、幼果及弱枝,对发育充实的枝条短截,留短桩头,短截后在枝条前端摘去1~2片叶。疏花修剪于促花修剪后,新梢萌发5~10 cm时及时疏梢留梢,小枝每个剪口留2~3条发育壮实、带花的新梢,剪除纤弱、无花和主干上嫩梢,主枝上萌发的壮实、带花且不重叠的新梢则宜保留,每株带花新梢不宜超过200条。疏果修剪于果实纵径3~4 cm时,从基部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弱枝及中下部夏梢、空枝,保留中上部发育充实的夏梢,中下部结果枝在果柄上方短截,疏除畸形果、小果及多余果,每个果柄保留1个果实,留果个数根据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5)人 工 授 粉 与 套 袋 。 盛 花 期 在 傍 晚17:30~20:00进行人工授粉,从花萼张开的花朵上收取花粉,授在花瓣微开或半开放花朵的柱头上;授粉后40~50 d套袋。

2.6 病虫害防治

原则上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业防治为清除病虫枝、病虫果和病虫源植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春剪后树体主干用氧化钙涂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严格执行苗木检疫。物理防治为果实套袋,安装太阳杀虫灯诱杀蛾类害虫,园内悬挂害虫性诱剂、食诱剂、色诱剂、模拟果实诱剂诱杀害虫。云南产区凤梨释迦病虫害较少,果实虫害主要有果实蝇和蚧壳虫,病理性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必要时采用石硫合剂、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等灌根防治根腐病,春剪后全园喷洒石硫合剂杀灭真菌,喷洒噻嗪酮防治蚧壳虫。

2.7 适时采收

果实表面鳞目间的麟沟由淡绿色转为淡黄色即可采收,采收时间以清晨为宜,从果柄处连同纸袋一起剪下,采果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先将纸袋去除,再将过长果柄剪除,尽量减少搬运、翻动次数,降低擦伤率。

3 适宜区域

凤梨释迦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要求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年气温20~28 ℃,极端低温≥5 ℃,年降雨量400~2 000 mm,园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砾质壤土、红壤土和水稻田,pH值为5.5~7.5。

4 注意事项

种苗宜选择本砧苗;在其他授粉技术未成熟应用前,采用人工授粉。

5 技术依托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凤梨释迦实生苗几年挂果(凤梨释迦冬春果绿色生产技术)(1)

凤梨释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