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演员个人简介(新老人吴健演绎)

吴健演员个人简介(新老人吴健演绎)(1)

吴健(右一)拉二胡伴奏。(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罗韬 摄)

新老人系列策划之五

吴健:演绎“戏剧人生”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钟佳燊

沿着雨湖区车站路的一条小路进入,爬上一栋老房子的三楼,掀开富有年代感的卷帘,视线所到之处豁然开朗,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湘潭新舞台”五个大字映入眼帘,这个屏幕上写有“弘扬国粹,振兴京剧”的京剧舞台,让83岁的吴健奉献了20余年的心血。

吴健从小和京剧结缘,58岁退休之后,他毅然北上,师从中国京胡演奏家王鹤文学习京胡,学成归来后创建“湘潭新舞台”,成为京剧爱好者交流京剧、技艺的一个“桃花源”。

对吴健来说,58岁这一年,他终于开启了自己另一段“戏剧人生”。

倾倒于国粹魅力

回溯过去,吴健钟情京剧的原因似乎有迹可循。在他的回忆里,对他成长影响深远的父亲正是一位戏迷。

“小时候父亲特意买了一台手摇唱机听戏,那抑扬顿挫的唱腔,听起来十分韵味。”吴健告诉我们,父亲不仅听戏,还“品”戏,他常常教导吴健,京剧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学习做人的道理。“作为一名爱国军人,父亲确实践行着他在京剧中学习到的精神。”

自那以后,京剧成了吴健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退休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京胡和京剧,吴健的水平却不低,30多年间他购买京胡超过30把,还曾在国内许多专业舞台为名家、名票操琴,深受赞赏。今年83岁的吴健,常伴名家、名票,仍可以背谱并熟练操琴80多段。

谈起最喜欢的片段,吴健稍作酝酿,便起范开唱:“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到如今只落得兵败荒郊。恨北国萧银宗打来战表,擅抢夺我主爷锦绣龙朝……”

“杨家将满门忠烈,可歌可泣,特别是《碰碑》这一段,英雄殉国,惨烈而又悲壮,令人动容。”唱完一段,吴健仍觉意犹未尽,在他看来,传统戏曲中彰显的爱国主义、孝道、仁义、诚信等优秀传统美德,正是戏曲独特的魅力所在。

自办“舞台”以戏会友

学习交流京剧的过程中,吴健很快发现,在京剧艺术低迷的今天,虽然京剧在年轻人群体中不受欢迎,却深受许多退休老人的喜爱。“苦于没有多少票房,全国的票友很难聚在一起,当时我就有了创办‘新舞台’的想法。”吴健说。

2001年,吴健自掏腰包创办“湘潭新舞台”,演出舞台使用面积260多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20名,音控、灯控,唱词字屏、电子后景大屏、化妆间等设备设施配套齐全。古色古香的装饰加上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设施,使“湘潭新舞台”成为休闲看戏、品茶及过戏瘾的好去处。

吴健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却很愿意把钱用在京剧上,经常自费请票友吃饭,因为这个原因,吴健曾被人说“傻”。“他们才是傻子,我爱京剧、爱戏迷、爱票友,我请大家吃饭,交了票友,传承了京剧,值!”面对质疑,吴健十分坦然。

如今,“湘潭新舞台”已运营21年,逐渐成为了湘潭京剧爱好者的活动点和演出点,先后接待了海内外团体和本地团体演出近300场次,受到全国京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享有“北有老舍茶馆,南有湘潭新舞台”的美誉,“湘潭新舞台”也被文化部授予“功勋奖”和“特别贡献奖”。

眼见着“湘潭新舞台”越办越红火,吴健掩饰不住的高兴:“‘湘潭新舞台’是全国票友沟通的桥梁,也是推介主席故乡的载体!”多年的奋斗,他已然实现了自己的初衷——让爱好京剧的票友老有所乐。

创新发展,传承京剧

“湘潭新舞台”刚创办时,吴健“单打独斗”是常态;现在,“湘潭新舞台”的团队已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自愿担任票房指导员、团长、总监、副团长等职位,共同投身于京剧的演绎和传承当中。

“吴键先生,无论是人品还是京胡演奏技术,都是这个。”聊起加入“湘潭新舞台”的原因,副团长邓维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她6岁学戏,是专业的戏曲演员,后成为“湘潭新舞台”的一员。

就在不久前,湘潭大学的票友交流会现场,伴随着锣鼓声,戏剧演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热闹非凡的现场,除了常见的几位票友,邓维欣喜地看到了几个年轻面孔,那是前来观演的学生。

在吴健的带领下, “湘潭新舞台”一直致力于京剧的创新,除了用现代伴舞的形式来演绎传统戏、表演《红灯记》《军民鱼水情》《平原作战》等现代戏,他们还经常开展送戏到院校、送戏到乡镇、送戏到敬老院等活动,将“弘扬国粹,振兴京剧”的宗旨贯彻始终。

【来源:湘潭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