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

文章开头,我想问下各位朋友几个问题。你记得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如果记得,那你有给他们过生日吗?

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1)

你是否也是自己生日的时候,都跟着一群朋友在外面嗨,而没有想过让父母陪着你过生日呢?

你是否也有过小小年纪就开始留胡须,装成熟呢?

你们有谁体会过分娩的痛苦呢?

在我国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很简单的一句话,意思也是非常的明了,但是,你做到了吗?小时候不会觉得什么,现在每次回家看望父母,都会觉得他们老了许多。

所以现在父母每次生日不管再忙,都会抽时间回去跟他们一起过得。

父在不留须

这句话其实让很多人比较纳闷,为什么不能留胡须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男人成年后都会蓄须的,只有极少数人不留胡须(比如太监)。古代的儒家思想这么告诫世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恩赐,怎能随随便便就把它剔除掉呢。

再加上在古代,胡须是美男子的标配,比如我们熟悉的关二爷,他就有美髯公的美称,胡子留了两尺多长呢。还有汉高祖刘邦,汉书这样描写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2)

什么时候才开始不留须的呢?那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为了改变国人封建落后的思想,废除了很多儒家的糟粕思想,其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一条鼓励男人割辫剃须,后来就形成了一种风俗。

父母在世,不留须;父不在,留上嘴唇的胡须;母不在,留下嘴唇的胡须;父母都不在了,才会上下都蓄须的。可以看下鲁迅先生的照片,那是他为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

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3)

10年前在村里住的时候,我爸总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就不一样,早上起来脸不洗,胡子也不刮就准备出门。没看到还好说,看到了肯定要数落一顿,“胡子也不刮,看着比我还老,我是爹还是你是啊”。O(∩_∩)O哈哈~

现在很多人都不留胡须的,有些人为了追求时尚,会留须,但也是随便留的。

母在不庆生

我呢,除了小时候过过生日,从学校出来后基本就没有再过生日了,当时是觉得没啥意思,麻烦。现在不过的原因是因为一句话“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

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4)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现在的医疗水平好多了,分娩的时候基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从怀孕到分娩,都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

俗话说的好来而不往(俗语父在不留须)(5)

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将我们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你可能不会记得母亲的生日,但是母亲一定不会忘记你出生那一刻她所承受的痛苦。

所以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去大肆的庆祝自己的生日。多回家看看,陪陪他们,让他们有个很好的晚年生活。

其实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我们给不给他们过生日,蓄不蓄须。他们觉得只要你过得好,那一切就挺好的。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平时少让父母操点心,比什么都好。

他们所盼的的只是阖家团圆,儿孙绕膝,这其实很简单不是吗?

不论有钱没钱,只要全家人欢乐幸福就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