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恐惧焦虑的防御(西方死亡哲学的起始)

102西方死亡哲学的起始——对死亡恐惧的治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死亡恐惧焦虑的防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死亡恐惧焦虑的防御(西方死亡哲学的起始)

对死亡恐惧焦虑的防御

102西方死亡哲学的起始——对死亡恐惧的治疗

古典时期以后,欧洲社会进入所谓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奴隶制时期。在此时期,奴隶制社会面临没落,使得对死亡的恐惧成了一种最流行的社会病症。所以这个时期的死亡哲学把死亡本性的研究转变为对死亡态度的研究,并竭力劝说世人“不要怕死”,这段时期哲学家似乎变成了以治疗人们死亡恐惧症的心理医生。

(一)伊壁鸠鲁:死亡和人生毫不相干

伊壁鸠鲁(Epicouros , 公元前341—前270年)是希腊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死亡问题上,他既反对人们无端恐惧死亡,也反对柏拉图式的渴求死亡。伊壁鸠鲁认为,人们之所以恐惧死亡,是因为人们错误地把死亡同人生联系起来。为此,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最要紧的就是通过研究哲学,悟出“死亡和我们毫不相干”这样一个道理。同柏拉图的“劝死哲学”不同,伊壁鸠鲁主张的是一种快乐主义的劝生哲学。劝说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好好地活”,死的时候就“好好地死”。

(二)卢克莱修:死亡是自然的厄运

卢克莱修(Lucretius Carus , 约公元前99—前55年)是古罗马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其著作《物性论》第三卷主要讨论死亡问题。他从自然生灭变化的永恒规律出发来考察死亡的自然性、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提出了我们“应当顺从自然的厄运”的著名原理,时间是永恒的,空间是无限的,但在此中诞生的世界万物都是不免于死的。他用唯物主义看待灵魂的本性,并论证了灵魂的有死性观点。苏格拉底曾提出过安乐死,卢克莱修也提出这一问题。他认为,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不应该迷恋人生,人和自然万物一样都免不了一死,所以人们如果害怕死亡或因死亡而悲哭是应当受到谴责的。

(四)塞涅卡:渴求死亡者不会恐惧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 公元前4—公元65年)曾担任过罗马执政官,他把对死亡的渴求看作治疗死亡恐惧的灵丹妙方,提出了“一个人如果希望一死,他怎么会恐惧呢?”这一深远的死亡哲学命题。塞涅卡强调人“必须不断地想到死”,才能够面对死亡恰当地安排自己的人生,使生活从容有序。他在《论幸福》中强调人们应该认识到死亡的伟大意义,认识到“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得生”(塞涅卡:《论幸福》),生只有通过死才能获得它的意义和价值。塞涅卡大讲死的意义,目的在于诱发人们希望和渴求死亡的心理。塞涅卡最后是按照自己的死亡学说而死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和他的妻子同时割腕自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