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

国有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压舱石”。5年来,山东省国资国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有效提高了国有企业活力效率,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特别是,在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过程中,山东省属国企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目前,省级层面三年行动完成进度超过96%,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的评估中,山东省位列A级第一位。

规模总量创新高,营收与净利润均位列全国第三

从5年发展看,山东省属国资国企实力大幅跃升,规模总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末,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41739.2亿元、利润总额1022.6亿元、营业总收入19988.4亿元、净利润730.2亿元,分别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4、3、3、3位,不包括直辖市,均列首位。

从债务风险来看,省属企业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21年末,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68.5%。

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以来省属企业研发支出年均增幅达26.5个百分点,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95%。高端服务器、大功率高速发动机、煤炭综放采等一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山东重工“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潍柴集团设立了国家首个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推出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山东港口青岛港自主开发建成全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自动化码头高50%以上。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1)

在服务全国全省重大战略方面,山东省属国企取得重大进展。省属企业投资建设的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林德液压产业园、鲁南高铁、济青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运营;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22年3月底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4922列,“上合快线”顺利开行。

首创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改革成效居全国A级第一位

发展实力的跃升,与山东国企持续的改革密不可分。

在全国国企改革浪潮之下,自2019年起,山东在全国首创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机制,省属企业掌门人走入“考场”,接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考官”的问询,现场“火药味”十足。该做法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简报”2021年第10期专刊中获得推广。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2)

从近期举行的2021年度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情况看,相比三年前头一回进“考场”,23家省属企业掌门人的述职状态明显不同,问题、解决思路取代成绩展示成为重头戏;“考官”抛出的问题依旧“火药味”十足,但企业家被“问住”的情况明显减少了。

总体看,山东省属国企改革已取得良好效果。全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全省各级国有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省属企业各级子企业已实现全覆盖,市属企业97.4%的子企业、95.5%的经理层成员已实行。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3)

企业运营机制与市场全面接轨。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属企业通过实施混改引入社会资本627亿元,省属控股上市公司从24家增至46家,资产证券化率超60%,上市公司再融资累计621亿元。2021年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占比达3.8%,同比增长超3倍;新进员工公开招聘率达100%,员工市场化退出率达2.6%;全员绩效考核实现全覆盖,管理人员薪酬结构中绩效年薪占比超过6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占比均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4)

近期,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曾表示,省级层面三年行动完成进度超过96%,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的评估中,山东省位列A级第一位。

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2025年营收将达3万亿

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山东把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聚焦发展壮大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组整合。

比如,整合组建山东铁投、山东机场、山东港口、山东健康、山东文旅等企业,实施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健康与鲁华集团、山东能源与山东地勘联合重组。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5)

这些企业整合后协同效应迅速显现,促进了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诸如山东重工、山东能源、山东高速、山东港口均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地位。

在国企改革中,聚焦主业也成为重点方向。山东推动企业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完成275户省属“僵尸企业”处置,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

山东省国企改革重组(山东国企改革位居全国A级第一位)(6)

在发展中,省属国企也在持续集聚优势资源,先后举办承办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中以跨境投资论坛、中国企业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国企业论坛已连续两年在山东举办,带动100多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3000多亿元。

如今,改革仍在持续进行。近期,省国资委修订了《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更加突出质量效益,反映企业质量效益的指标占全部得分70%左右;突出创新驱动,提高重大技术攻关视同利润加回比例,对承担的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其研发费用分别按2倍、1.5倍加回。

按照《山东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到2025年,山东省属国企资产总额将达6万亿,实现营收3万亿,创造利润总额1500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300亿元,主要效益比率指标增幅力争达到中央企业平均水平;力争打造5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新黄河记者:黄敏

校对:冬平

编辑:邢志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