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1)

正月初一,早晨是美好的,一个全新的开始。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2)

新,首先从穿衣服开始,大人们一年里千辛万苦,省吃节用,给我们做了新衣服,就是要给娃娃们长精神的。穿好衣服,扭过来扭过去地看,合身合意。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3)

打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放开门炮,开始新的一天,也是开始新的一年,所以,郑重其事,心里装满了虔诚,炮声一响,似乎说出了满满的祝福。

拿起笤帚,开始今天也是今年第一项工作,打扫昨晚的野火滩场,把柴灰倒到粪窖里。

洗漱完毕,姊妹几个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恭恭敬敬跪下磕头,连磕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爷爷康健(音qiè)奶奶康健(音qiè)!高兴得他们赶紧给孙子们压岁钱。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4)

然后,回来再给父母拜年,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词句,同样的效果。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5)

这一天给家人拜年,是正月初一核心任务,我们坚持到爷爷奶奶离世,父母不再让我们跪拜了,说要用新时代的礼节,说过年好就行。

接下来,一家人,七手八脚开始包饺子,饺子馅是母亲晚上就拌好的,只等面醒好后,就开始包。那时候,不兴擀皮,都是手涮皮,圆格纠纠的,好装馅,好捏边,好挤肚。不过手大小不一样,捏的饺子各是各的样儿,谁也不会笑话谁。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6)

很快,饺子就下锅了,你一碗他一碗,吃得满头大汗,吃得喜气洋洋,这就达到了吃饺子的效果,团团圆圆,生财聚宝,正是庄户人的美好意愿。

我们有初一不出门的讲究,姊妹家就在家里玩一天,就图个喜性,图个热闹。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7)

初二,是新媳妇拜家门。家门自己里有年前过门的媳妇,两口子相跟上,给家族里的长辈拜年,这是叫认家门。他们是不用下跪的,只要嘴上说康健就行,带一包糕点或甚的,留下来吃顿饭。

当然,吃饭就是个形式,一早开始,从近到远,从大到小,给伯伯叔叔们拜年,不知要吃多少顿饭,就是拿起筷子,尝一口肉或菜,或吃一两个饺子,坐上一会儿,拉上几句话,就到下一家去了。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8)

初三,新女婿拜丈人。这就是要出门了,新婚夫妇相跟上,去丈人家拜年。这里面,就有故事了。小姨子小舅子常常开姐夫的玩笑,包的饺子里专门包辣子包盐巴,不是辣的吃不成,就是咸的吃不成。有的新女婿悄悄吃了,不声张;有的新女婿偷偷换给了小姨子小舅子,让他们自作自受。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9)

更有趣的是,憨女婿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丈母娘端给新女婿一碗饺子,说饺子大,两口吃一个饺子,憨女婿听错了,一口吃两个饺子,烧的难受,也憋得难受,惹得大家都笑话他,一直笑话到现在,当然这是杜撰的故事,是小姨子小舅子故意捉弄姐夫的。

拜了丈人,还要拜丈人的兄弟姊妹,这是认亲戚。身(住)的近的,一天就拜完了,身的远的,得几天才能拜完,但一个都不能落下,否则,影响亲戚关系。

这就是老家里的规矩,拜年是有讲究的,不能乱了礼数,坏了规矩。后来,改成了初一拜家门,初二拜丈人。

当然,娃娃们从初二起,就开始疯跑二缸了,家里根本拴不住他们撒野的天性。

传统拜年的讲究(老家过年的拜年)(10)

但他们走到哪里,见到长辈,见到年龄大的人,都要问好,都要说康健(qiè),那个年代,人与人是长幼有序,小的尊重老的,老的爱护小的,一道庄的人好像都是讲究人,温暖,温馨。

网图,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