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板块解读图(杭州城区和板块之间的那些散装现象)

在全新的大杭州时代,由于行政归属、板块规划、历史遗留等问题带来的散装现象,需要破壁,需要更加清晰、统一、完整的规划,杭州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来自斯文楼市)

Part 1丨壹

如果杭州有地图炮,大概是这样的:

主城的人鄙视以前的萧山和余杭,萧山和余杭总是互相鄙视,而主城、萧山和余杭都鄙视临安。

假如全杭州的人在一起开会,住在湖滨的人会指着望江门的鼻子说: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乡下。

有个老底子杭州人甚至告诉我:湖滨之外500米,都是郊区。

连南星桥的豪宅业主们都是人在家中坐,枪从湖上来,无辜躺枪,何况更远的奥体和未来科技城,所以这对CP才会拼命地叫嚣自己是“宇宙中心”,好挽回“郊区”的尊严。

和上城区内心的优越感一样,萧山人的内心OS也是如此:在大萧山帝国人民的眼中,主城才是乡下。

所以上一轮调控周期中,萧山本土房企顺发准备降价促销时,在萧山城区和桥西之间,不肯降萧山城区的盘,而把他们眼中认为是乡下楼盘的吉祥半岛打折卖掉了……

杭州板块解读图(杭州城区和板块之间的那些散装现象)(1)

▲截自2011年12月6日的《杭州日报》A12版

起价15800元/㎡的桥西学区房,是不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而大萧山帝国内部,也是各种相互鄙视:上萧山和下萧山之间,经常用萧山话相互问候。东临平西余杭,也几乎从不给对方好脸色。

好在临平余杭已经一刀两断,从此一别两宽。

只有临平不疼的崇贤、余杭不爱的仁和,看着自己的房价被隐藏在浙江南部山中的一个个小县城超越,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生错了地方,默默地不说话。

毕竟,沉默是金。

Part 2丨贰

地图炮背后的原因,是杭州虽然市域面积早就一举超过上海,跃升长三角第一大城市,但内部其实无比散装。

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之前,萧山和余杭已经撤市建区20年了,和主城区依然有着巨大鸿沟,更别说才合并不久的富阳与临安。

这几个区的人,惯用的口语是:“去杭州”、“回萧山”、“回富阳”……完全不觉得自己是杭州人。

1700公里外的贵州人,面对去杭州和回老家,也是这样说的。

造成这种割裂的原因,除了传统的撤市建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板块差异大、历史遗留和心理因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杭州的板块规划,实在切割得太零碎了。

以老江干区为例,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二期、城东新城、笕桥、艮北、九堡、丁桥等,因为过于细致和严格的划分,而且还分属不同的主体,导致一路之隔仿佛天堑。

艮山西路以南的钱江新城二期瞧不起以北的城东新城、艮北新城,德胜快速路以南的城东新城、艮北新城瞧不起以北的笕桥;石祥路以南的笕桥瞧不起以北的丁桥;而他们都瞧不起九堡。

这种瞧不起换成限价,就是6.75万/㎡的钱江新城二期和3.3万/㎡的九堡之间,只隔了一条很窄的和睦港。这也是杭州100多个板块里,两个相邻板块价差最大的地方。

而在老底子的上城区,中河高架隔开的南星桥与复兴,也仿佛两个世界:一边豪宅林立问鼎杭州,一边却与世隔绝,几乎被遗忘,除了地铁4号线,复兴已经10年以上没有任何利好了。

一路之隔,二手房价格已经开始全面10万 的南星桥,和普遍价格只有四五万的复兴,几乎也是杭州两个相邻板块之间二手房价差最大的地方了。

巧合的是,这两个地方现在都属于上城区。新的上城区,就是这么神奇。

Part 3丨叁

城市建设优于余杭的临平,虽然一直带有优越感,但临平也是一个超级散装的区。

老城区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新城尚未完全崛起,发展的重心却已迁移到了山北的东湖新城。

这个重心的北移,让处在临平边界、紧邻九堡的乔司很受伤,本来以为可以借力临平新城,这下仿佛被抛弃了,于是,它干脆卧底进了上城区,和九堡组成了丰收湖板块。

做不了大哥的女人,那就去做女人的大哥。

新的余杭区也是这个局面。杭徽高速带来的闲林万年坑刚刚填平,同样许多年没有利好的小和山已经很久不说话了。

如今,未来科技城被省里拿走,云城被市里拿走,余杭区能够发展的地方,也就只剩下:瓶窑、良渚、闲林、中泰、九峰、小和山、径山、仁和等。

用表面光鲜来形容新的余杭区,真的太恰当不过。未来科技城和云城是面子,但主体不是自己;而里子要发展起来,短期内绝非易事。

余杭区的新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个局面,和当下的萧山一模一样:辉煌的奥体、世纪城、亚运村、湘湖-三江汇中的萧山部分,还有即将到来的会展新城,主体都不是自己,自己能搞的地方,只剩萧山科技城、宁围、市北、南站新城、新街以及南部八镇等,大部分地方要发展起来,同样绝非易事。

和余杭区不同的是,萧山已经考验了自己很久,证明了是真的很难。

一个典型的区别是:同样撤市建区20年,余杭除了径山风景保护区、塘栖等个别地方,几乎已全面实现城市化,而摊开萧山地图,党湾、益农、瓜沥、衙前和南部八镇,还是大片的农村。

余杭越来越都市,而“国际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萧山落后余杭的,已经不只是经济发展了。

Part 4丨肆

拱墅区也有很强的割裂感:石祥路南北就是两个世界,拱宸桥东和桥西也有天壤之别。

再细化到石祥路以北的区域:祥符、运河新城、铁路北、桃源、杭钢新城和半山也几乎彼此孤立,不仅感受不到十里银湖墅的繁华,断头路比比皆是,甚至连一条平整的路都没有,拱康路还是全杭州被吐槽最多的路之一,多少轮胎在此爆裂。

这个局面,萧山科技城也一样。如果贯通滨江、奥体、亚运村的闻涛路—观澜路、滨盛路—平澜路、江南大道—奔竞大道这三条主干道都能顺利延伸到萧山科技城,萧山科技城和奥体的心理距离,能够瞬间缩短一半。

要致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道路不通,带来的不仅是物理距离的割裂,更是心理距离的隔绝。

杭州板块解读图(杭州城区和板块之间的那些散装现象)(2)

▲2021年2月3日《杭州发布》上书记的这番话,意味深长

就像有了地铁6号线、彩虹快速路西延线、铜鉴湖大道的富阳,进城的速度瞬间快了很多;有了地铁16号线和科技大道的临安也是如此。

只是,富阳同样散装:都说五根手指头合起来才是一个拳头,躲在角落里的富阳,看了一眼自己互不相干的老城区、银湖、东洲、鹿山新城、富春湾新城五兄弟,一声叹息。

反而是被大家集体鄙视的临安,规划的思路更为清晰:老城区发展接近饱和,延伸出了锦南新城;主动融入杭州,有了青山湖科技城。

而不管是锦南新城还是青山湖科技城,都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组成部分。临安将自己全力发展的两块区域,统一在了一个大的规划之下。

这个觉悟,值得萧山学习。

Part 5丨伍

杭州当然也知道内部的散装现象,所以在4月9日官宣了新的新政区划,同时跨越多个行政区的大规划越来越多,目的也是希望打破壁垒,修复鸿沟,改变各自为阵的旧格局,开启真正的大杭州时代。

比如,横跨西湖、滨江、萧山和富阳四区的三江汇,横跨西湖、余杭和临安三区的城西科创大走廊,横跨上城、拱墅、临平和余杭四区的大城北建设,统一下沙、大江东的钱塘区等。

这些多区协作的大手笔,如果能够协调省、市、区、管委会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展,让整个城市的运营者同心协力,散装的杭州也将逐步成为真正融为一体的新杭州。

虽然散装不代表不强,就像江苏的散装十三太保,正是因为都强,所以才谁也不服谁,余杭萧山的较劲也是因为都有底子和实力。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太过散装却并非好事。只有全面融合、同心同德、共同发展的新杭州,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大家怎么看?关注@杭州参考留言![比心][比心]

#杭州参考##杭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