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发展)

知识点精炼: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一时期被诸多学者称之为“醒来的狂欢”。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是一段人性张扬、文化狂欢的时期,但过多的狂欢也带来了道德衰落,因此晚期的人文主义者,如莎士比亚,开始发现人性深处的罪恶。

2,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新质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学品格。

3,欧洲文学在此阶段进入了一个繁荣爆炸的发展时期。早期人文主义文学滥觞于意大利,尤以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最具代表性。英、法、西等国家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重视人性、个性解放、注重民族意识等思想观念广为各国人文主义文学家所认同。

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发展)(1)

结合作品分析特征:

1,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对人的关注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精神核心。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道出了人文主义者的心声:“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如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所呼吁的: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3,人文主义文学是艺术风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其次,写实主义逐步取代了中世纪文学以象征、寓言为特征的基本创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写实主义不同于19世纪出现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更偏向创作方法,而现实主义则是有着具体纲领和文论主张的文学流派。再次,人文主义文学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诸如十四行诗、长篇小说等形式都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发展)(2)

加深印象:

1,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诗集《歌集》大量采用十四行诗诗体,继承了但丁的“温柔的新体”的风格,采用意大利语写作,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2,拉伯雷的《巨人传》塑造了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高大健硕的巨人形象,人的形象首次远超于神的形象。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大量来自民间的语言、行为层出不穷,俄国文论家巴赫金将其称之为荒诞现实主义,并由此延伸出狂欢化诗学。此外,小说强调了知识、真理、原欲的重要性,主张以人为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胆嘲弄了封建国家与教会的虚伪与黑暗。

3,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重要模式,作品着重描写户外空间以事系人,通过流浪汉的视角将故事串联起来,体现城市平民生活的种种丑恶与弊端。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4,英国的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的统称,他们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多创作复仇悲剧、浪漫喜剧、历史剧,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基德和马洛。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追求权力、财富、知识的时代巨人形象。莎士比亚便是诞生于此种环境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