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

在钓鱼的过程中有一种常见现象,那就是浮漂缓慢下沉,这种现象被钓鱼人称为“阴漂”。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明确反映出鱼咬钩的信号应该是浮漂出现快速下沉或者是有力度的下顿,当下沉幅度较大时浮漂的漂尾会全部没入水中,钓鱼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黑漂”。如果浮漂出现阴漂信号,多数时候并不能说明鱼已经咬钩,抓阴漂信号抬竿通常是无法中鱼的。

也就是说,我们判断鱼是否咬钩,通常是从浮漂信号的力度和速度两个方面来考量,阴漂信号既没有力度也没有速度,因此钓鱼人在见到阴漂信号时通常都会选择忽略,但是如果反复出现阴漂信号必然会对钓鱼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阴漂信号的产生原因,以便让大家在以后钓鱼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阴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1)

原因一:浮漂漆面破损

浮漂在制作的时候,漂身表面会涂上防水漆,以此来达到防水的效果。当漆面出现破损之后浮漂的漂身就会开始缓慢吸水,于是浮漂的浮力就会减小,这样一来浮漂就非常容易出现阴漂现象。

常见的浮漂材质有四种:芦苇、巴尔杉木、孔雀羽、纳米。其中只有纳米材质的浮漂在漆面破损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防水性,也就是说纳米浮漂在漆面破损之后依然能够使用很长时间,浮漂的浮力以及浮漂信号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芦苇与巴尔杉木浮漂的防水性能最差,一旦漆面破损会迅速吸水,很快就会开始出现阴漂现象,浮漂也无法正常使用。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2)

原因二:水流或暗流

水流或暗流是导致浮漂频繁出现阴漂信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被钓鱼人称为“走水”。走水现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肉眼可见的走水,也就是明显能够看到水面上的漂浮物跟随水流一起流动。另外一种走水现象是因为水面以下有暗流所导致的,这种暗流肉眼是看不见的,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同水层之间的温差过大,或者是一些鱼塘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同时打开,以上这些因素都会让水面以下产生暗流。

无论是水流还是暗流所导致的阴漂现象都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规律,也就是说当我们抛竿入水,浮漂翻身站立之后,会以几乎相同的速度产生阴漂信号,从浮漂翻身站立到漂尾完全没入水中所经历的时间近乎完全相同,并且每一次抛竿都会产生这样的阴漂现象。一旦出现这种规律性的阴漂现象,就基本可以判断是由于水流或者暗流所致。

当走水导致浮漂出现阴漂时,通常有三种应对办法:

  • 第一种办法是采用跑铅钓法,也就是让铅坠的重量大于浮漂的吃铅量,在钓鱼时铅坠会牢牢沉在水底,这种办法能够应对轻微的走水。
  • 第二种办法是带双钩、双饵调漂,调N目钓N 1目。例如带双钩、双饵调2目,钓3目,此时上钩悬浮,下钩轻触底,浮漂以及钩饵会顺着水流一起移动,当移动到钓点之外较远位置时便抬竿换饵,如此反复,也就是让鱼去捕捉移动中的钩饵。
  • 第三种办法是使用七星漂或者是无漂钓法,当走水现象特别严重时通常会使用这种应对办法。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3)

原因三:没有将风线压入水中

我们把主线分为两段,从连接竿稍处至浮漂座一段被称为“风线”,从浮漂座至八字环一段被称为“水线”。水线由于钩饵的重力作用一定会沉入水中,而风线则需要钓鱼人通过向上抬高竿尾压入水中。

在钓鱼的过程中并非一定要将风线压入水中,但是在有流水或者是风力较大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压风线操作,否则风线会受到水流和风的影响在水面上向某个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就会带动浮漂出现阴漂现象。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4)

原因四:浮漂吃铅量太小

浮漂吃铅量的大小不仅决定了浮漂本身的灵敏度高低,同时还会影响主线的灵敏度。当浮漂吃铅量太小时,从浮漂座至八字环这一段主线,即上文中提到的水线,就无法绷直,也就是说水线在水中呈现出的是松弛和轻度弯曲的状态。

这样一来,即使有鱼咬钩也会导致信号衰减,于是浮漂就会出现轻微、无力的阴漂信号。甚至是微弱的水流或者是水中的鱼撞到主线也会让浮漂产生阴漂信号。

如果浮漂所产生的信号幅度很大,但缺乏力度和速度,也就是频繁出现阴漂现象,此时基本可以说明浮漂的吃铅量过小。如果浮漂所产生的信号幅度很小,但是力度感却很明显,此时基本可以说明浮漂的吃铅量过大。当浮漂的吃铅量非常大时,浮漂所产生的信号就会极其微弱,甚至是完全不产生信号,所以浮漂吃铅量大小必须与目标鱼大小以及线组大小相匹配,浮漂的吃铅量过大或者是过小都是不合理的。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5)

原因五:鱼的吃口太轻

有一些钓鱼经验的人都知道,野生鱼咬钩时,浮漂出现的信号会更加有力度,而黑坑中的回锅鱼咬钩时,浮漂信号的力度就会弱很多。另外,在寒冷的冬季也是如此,这是因为鱼的吃口太轻所以才导致阴漂现象的产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其他产生阴漂信号的原因都排除之后,不妨在浮漂出现阴漂信号的时候试着抬竿刺鱼,看能否中鱼,如果能够中鱼则基本可以判断是因为鱼的吃口太轻所以才导致阴漂信号的产生。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6)

原因六:鱼在窝点里游动

当有鱼在窝点里游动的时候也非常容易产生阴漂信号,这是因为鱼在窝点中游动时会产生水流和水波。另外,浮漂是否会出现阴漂信号与调钓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我们调高钓低时,浮漂受到鱼在窝点中游动,出现阴漂信号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是当我们调低钓高时候,浮漂出现阴漂信号的概率就比较高了。

所以,当浮漂出现阴漂信号时,应该先采用不抬竿继续观察的策略,如果有鱼在窝点中游动,在出现微弱的阴漂信号之后很可能会迎来有力度的、大幅度的咬钩信号。如果阴漂信号频繁出现,而迟迟不出现鱼咬钩的信号,并且窝点中不断有鱼泡浮出水面,则有可能是饵团陷入水底的淤泥、酱层之中,鱼在窝点中游动找不到饵团所以才会频繁出现阴漂信号。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7)

原因七:小鱼或虾闹窝

小鱼、小虾和大鱼咬钩的信号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小鱼、小虾不能把钩饵顺利吃进嘴,所以浮漂也就不会出现有力度的信号。大鱼能够一口把钩饵吃进嘴,所以浮漂出现的信号会非常有力度、非常干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小鱼闹窝所出现的信号会比较复杂,阴漂仅仅是其中之一。但是虾闹窝出现阴漂的可能性会非常大,这是由于虾用钳子拖动饵团所导致的。除了阴漂信号之外,虾闹窝还有可能出现浮漂上顶的信号。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8)

原因八:水底不平

因为水底不平导致浮漂出现阴漂信号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当水底地形存在坑洼或者是斜坡时,饵团会在斜坡上缓慢滚动,随着饵团由高处向低处滚动,浮漂也就自然会出现阴漂信号。

钓鱼阴漂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钓鱼人的疑惑)(9)


文:眼镜哥说鱼(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来源于IC Photo、图虫创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