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1)

在东风日产10月销量中,轩逸销量占比仍然居高不下,对于这家企业来说,欢喜中夹杂着诸多辛酸。

从销量数据来看,10月份东风日产的11万余销量中,轩逸单车型销量轻松破5.6万,单款车型支撑强势销量,这也意味着东风日产布局的其它车型,销量乏善可陈。

尤其是东风日产主打的高端车型频频走低,奇骏以及天籁的下行,意味着东风日产品牌向上计划受阻明显。

事实上,轩逸的成功也有其它因素在其中,十四代轩逸上市之后,老款车型并未退市,改名为轩逸经典之后,继续蛰伏在10万以内乘用车市场中,而这部分车型为轩逸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助其上销量神坛。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2)

东风日产一直想要走出这种困境,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中高端车型市场,老天籁退出市场之后,全新天籁改头换面而来,对于这台车,东风日产曾经抱着很强的希望。

但事实上,老三样到新三样的转型,天籁却成了第一个掉队的选手,这不仅是因为新天籁入局最晚,还因为新天籁产品定位出现问题。

10月份中级车销量显示,天籁销量不仅仅逊色于凯美瑞、雅阁,甚至输给了帕萨特。

即便如此,天籁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经销商终端让步一再高达3万,成为日系中级车中销量最少,优惠最大的一款车型。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3)

而另一台高端车型奇骏,由于进入产品末期而迟迟不改款,在竞争更加激烈的SUV市场中丧失核心竞争力,10月销量数据显示,奇骏销量跌出TOP10,早已被途观L、探岳以及昂科威甩在身后。

与天籁相同的是,奇骏终端优惠之大超出想象,目前低配奇骏价格已经降至16万以内,显然再一次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形象难以提升,轩逸作为入门级产品销量占比越大,越是影响品牌高度。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4)

而这家企业事实上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问题,影响品牌高度的轩逸经典车型一旦退市,将会直接影响轩逸整体销量,进而会让整个企业陷入动荡之中,不仅仅销量会滑落至百万以内,还会让企业陷入到不正常运转之中。

高端车型频频受阻,对于东风日产来说更是一种打击,对于市场来说,东风日产有可能面临着品牌“掉队”的风险。

对于外界来说,东风日产可能是一家能够躺着赚钱的企业,但并非如此,经销商早已陷入无穷尽的卖车压力之中。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5)

过去两年,东风日产多次被经销商“围攻”。

一年前,山西省20余家经销商“讨伐”东风日产,对厂家提出的捆绑商务政策提出不满,其中一点就包含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捆绑销售方式”,伴随较大的价格让步而来的是强势的捆绑销售方式,这让经销商倒挂价格。

这不仅仅影响到经销商利益,同时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品牌价值。

此外,为了粉饰销量数据,东风日产给经销商施加任务压力,笔者咨询本地销售人员,东风日产销量任务要比隔壁的合资品牌高出几成,压力巨大。

为克服这种问题,经销商只能够低价卖车,走量之后才能够保证企业更好的运转。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6)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一切都应该给销量让步,在其多次内部大会上,东风日产屡屡提出“一切为了销量,一切给销量让步”,显然这很不符合东风日产喊出的“人车生活”口号。

技术日产是东风日产喊了多年的口号。

但从目前东风日产体系规划上来看,在技术雕刻上显得薄弱不少,现阶段东风日产不仅仅面临着高端车型受阻严重的问题,还面临着技术难以为继的问题。

从新技术上来说,能够看到的是东风日产在天籁上装备了全新的VC-Turbo 2.0T引擎,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这是一台完全可以超越大众EA888、本田K20系列引擎的强势之作,但略有遗憾的是,东风日产为其配备了一台CVT变速箱。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7)

虽然说这台CVT变速箱最大承受扭矩也能应对2.0T发动机,但工程系数1.0,也意味着这台变速箱可能会因为长期承受极限扭矩,而出现一些问题。

从目前用户投诉上来说,不少用户反馈天籁这台2.0T动力系统存在问题,更多矛头指向了无法承受更大扭矩的CVT变速箱,一些问题是滑阀箱故障,另一些问题是漏油、异响以及顿挫问题。

显然,1.0工程系数的问题,在于虽然能够匹配大扭矩发动机,但无法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可靠以及稳定性。

技术上,除了天籁这台2.0T发动机之外,从目前东风日产产品序列上来说,并未打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日产”标签。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日产轩逸(高端之路屡屡受阻)(8)

而相比于同为日企的丰田、本田而言,两大对手不仅仅在混动系统上有着明显的格局,而且在品质、口碑、运营上都有着很好的建树,仅仅从经销商满意程度上来说,过分压榨经销商的东风日产,就还有很长路要走。

也正是因为技术、经销商渠道、终端价格以及轩逸过分走量等问题,导致东风日产在品牌高度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这也意味着,东风日产想要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品牌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