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

和珅和郭开不同,他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人,而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小人;他也不是一个仅靠皇帝中伤他人的小角色,而是一个主持朝政的当朝宰相。有这么好的条件和天资,和珅还是同郭开一样,毅然走上了狗道。和珅的弄权之术远超郭开,因为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而和珅面对的却是名君之一的乾隆。越是聪明的人越是目光如电,马屁拍得不好,不仅不能讨主子喜欢,反而有可能人头落地,历史上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人也是很多的。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1)

下面我们来看看和珅大人举世无双的媚君之术。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尤好诗词,他一生共写了一万多首诗,足见其雅兴。写诗之人自然爱会诗之人。和珅本来就有点文学功底,一看乾隆老爷子喜欢诗词,马上就回家埋头钻研起唐诗宋词来,比高考学生备考还要用功。很快和珅就工于诗词,偶尔还能有极佳的妙句,乾隆皇帝看到这个既勤奋又风雅的后生很是喜欢,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十全老人”又爱好书法。写书法之人都喜欢有人模仿自己,这就说明他的书法非常牛了。和一看机会又来了,这次他又回到家钻研乾隆皇帝并不怎么样的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和珅所模仿乾隆的书法,便有几分乾隆书法的韵味在里面。乾隆见有人对自己的书法艺术如此崇拜,成就感马上高了。攻城不如攻心,乾隆信奉佛教,他自称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和珅大人不管内心里是不是信奉佛教,但面子至少要给足乾隆皇帝。和珅继研究诗词、书法后,再次成为研究佛教的专家。经过和珅大人的苦心钻研后,他在佛教方面也是造诣匪浅,能很流畅地背出佛教的所有教义,为此,和珅与乾隆皇帝不仅是诗友、书友,还是教友。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的,尤其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前期还算一个英明雄主,但随着功业的累积,乾隆飘飘然起来,以往耳根子能听些不中听但中用的话,现在却只能容得下中听的话了和珅的拍马功夫那是天下一流,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比喻来赞美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用语言大师来形容和珅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甜言蜜语,天底下还没有几只耳朵能够抗拒,更别说乾隆已经习惯于和珅那动听迷人的声音,耳根子早已经软了,一天听不到就不舒坦。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2)

和珅不是太监,而是清帝国最高级的官员之一,但他能屈身低位,自愿免费做乾隆的贴身太监。

和珅把乾隆服侍得比自己的老子还周到,专业精神值得敬佩,比如每当皇帝要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爱屋及乌其实也是一种谋略,比如一位美女带只小狗,你过去说这只小狗很漂亮、很有派头,美女一定会喜笑颜开,从而增加对你的好感。和就深谙此道。清朝以孝道治天下,每朝君主都无比标榜自己孝敬,乾隆更是以孝顺闻名。皇太后死了,乾隆要为太后守孝,罢朝三日,长跪不起。很多人都劝乾隆皇帝要节哀,要慎重,要以国家为重,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和珅从没有劝过乾隆皇帝一句话,乾隆皇帝在那儿跪着,他也在那儿跪着,乾隆皇帝不起来,他也不走,自始至终陪伴着乾隆皇帝。三天以后,乾隆皇帝瘦了,和珅也瘦了,乾隆那个感动啊,好兄弟!晚年的乾隆越来越糊涂,越来越奢靡。但乾隆皇帝又是一个既要享受又要面子的人,他不想让人背地里说他铺张浪费,乾隆皇帝要向全天下展示出一个严谨勤俭、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那钱从哪里来,就成了问题,这时善于理财的和珅挺身而出。和珅大人一上台就显示出超人的气魄,和珅和乾隆皇帝两人一合计,决定大张旗鼓地搞起“捐官制”。捐官便是用钱买官当。这样既可以弄到大笔大笔的钱,又可以施恩于想当官的人,展示出大清王朝的气度。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3)

和珅还创建了“议罪银”制度,议罪银就是指官员犯了大错,要问斩或者流放的,只要向皇帝孝敬大量的金银就没有事了。久在河岸走,哪有不湿鞋。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官员们,谁没有个大错小错,以前怕掉脑袋、去爵位和掉顶戴的有钱官员,自从有了和珅的创举后,就什么都不怕了。和珅大搞“议罪银”,大兴“捐官制”,让有罪的无罪,让本来该丢官的保住了官位,让本来该杀头的留头,让有钱的人也可以过过官瘾,乾隆与和珅两人便从中捞取大笔钱财。乾隆是个逍遥皇帝,想游遍天下山水,揽尽世间美色,尤其是江南如梦的美景和如花的美女,让他魂牵梦绕。乾隆皇帝时刻都想出去玩玩,奈何他爱面子的心理又作怪了,他不想被后人冠以贪图享乐、挥霍无度的恶名。和珅就像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乾隆想什么他马上就会感应到,和珅的脑瓜子又开始飞快地转动起来,终于让他想出一个办法。他向乾隆担保,若皇上南巡,一应费用,江南的官员和富商们都愿捐献,可以不必动用国库。这样一来,那些说乾隆享乐的人就无话可说了。乾隆听了大喜,他当即下令和珅全权安排南巡事宜,御驾即刻启程。和珅向江南各地发出通知,言明皇上要巡视江南各地官商要悉心准备,鼓动商人捐钱捐物,作为皇上南巡之需。和珅很聪明他没有明文表示,也没有强求之意。但下边的人谁不知道和珅的意思赶紧趁着这个机会讨好乾隆,纷纷疏通运河,建造行宫,修葺龙舟,供奉美食。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南,所有行程被和珅安排得井井有条,一路上巨奢大侈,好不风光,乾隆不仅没动用国库一分一毫,而且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4)

与和同期的大臣还有阿桂、王杰和刘墉等,他们的文韬武略都远超和珅,但这几个杰出人物的锋芒,加起来也无法盖过和珅。

这主要是因为这几人都有个毛病,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或者文人的通病—自命清高,他们也会拍马屁,也会曲意奉承,但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要保持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即使面对皇帝乾隆,也不愿屈从。有所禁忌,便有所限制,而和珅是百无禁忌,因此,和珅很快压倒其他所有军机重臣,成为最得宠的人,位极人臣,身兼数职,掌握了清朝的财政、军政、人事等大权。乾隆死后,嘉庆整倒了和珅,将和珅抄家。嘉庆知道整倒和珅自己定会大妃,不过看到清单,嘉庆也吓了一跳。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两,大金元宝(1000两一个)100个,小银元宝(100两一个)56600个,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珊瑚树11枝。纱缎绸罗14300匹,毛呢哔叽2000,狐皮550张,貂皮850张,各种粗细皮56000张,四季名贵衣服7000件。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和珅的家产总计—8亿两白银,是鼎盛时期清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5)

付出越多,想要的回报也越多。农夫播种,播的是汗水和辛勤,想要得到的是秋后的硕果。投资者在股市折腾,买的是股票,想要得到的是更多的钱。任何人不是为了付出而付出,而是为了预期回报而付出。劳力、汗水、智慧、知识、尊严和人格,都是可以像商品一样出卖的,不过价格不一。自古皆然。最不忠诚的就是忠诚。忠诚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丈夫希望妻子忠诚,老板希望员工忠诚,上司希望下属忠诚,反过来也一样。任何忠诚都是有条件的,妻子忠诚是看在爱和家庭的面子上,员工忠诚是看在薪水的面子上,下属忠诚是看在发展前景的面子上,当这些不存在了或距离预期太远时,背叛也就快了。铁石心肠,总以柔顺面目出现。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心,豆腐嘴。平时把你说得最多的,说得最难听的,往往是父母、亲人和真正的朋友。平时对你轻言轻语、笑容满面的,要么是想推销某种东西,要么是想攀关系,要么是想利用你,给足你面子,好从你身上拿走东西。一旦实现目的后,翻脸则比谁都快。这一点,历史上的奸臣和现实中的小人,表现最为明显。柔能克刚。

历史上郭开最终下场是什么(郭开面对的是智力平庸的昏君)(6)

郭开能谋害廉颇和李牧,和珅能压过阿桂和刘墉,很让人义愤填膺。细想起来,我们身边这样的事太多了。能干的不如“听话的”,耿直的不如“顺眼的”,其实老大们何尝不知,那些听话的、顺眼的都是装的?但刚强总让人难受,比如说真话,给领导提意见,哪怕你是忠肝义胆。柔顺总让人舒服,什么好话吹捧之类的,哪怕是装的、秀的,给足了老大们面子,也就为自己铺就了康庄大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