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雨后词(雨后清凉一夏苏轼到处转悠)

雨后清凉一夏,苏轼到处转悠,写下千古名词

苏轼诗词中闲适诗占有很大比例,一场夏雨来袭,他也能写出名篇。

苏轼雨后词(雨后清凉一夏苏轼到处转悠)(1)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期,从“乱蝉衰草”、“红蕖细香”来看,作词时间应该在夏末。炎炎酷暑的天气令人燥热不堪,一阵及时的夏雨足够摇荡人心。幽幽凉夏,神清气爽,苏轼以词人的妙笔记下了这片刻的好时光。

苏轼雨后词(雨后清凉一夏苏轼到处转悠)(2)

上阕写景,空间上由远而近。先是远观,隐隐有一片大林子,林子之外,是绵延的山峦,之后,词人将视觉拉近,转写起自己的住宅。住宅又以池塘为描写主体。于是词人听到了聒噪不已的知了,闻到了幽香飘飘的荷花,看到的也不止时飞时歇的水鸟,青翠欲滴的竹叶,还有池塘边凌乱的杂草。

词人在短短四句里,将雨后的居处风光一览不剩,密集地使用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白鸟”、“红蕖”、“水”、“空”十多个意象,一气列尽,似乎也不分良莠,来个照相机似的全景,连雨后的“乱”与“衰”也没有修饰一下,这是否暴露出词人因为贬谪的某种郁结?还是纯粹雨后世界的原生态描绘?前两句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旨,但后两句写景如画的清丽谐美,却是都能感受到的。

苏轼雨后词(雨后清凉一夏苏轼到处转悠)(3)

下阕词人转入个体的活动,写夏日雨后居所主人的闲情。字里行间,满是悠然与清凉。诗人的心情是欢快的,村前城旁踱步,暂抛公务,暂忘红尘,只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无须计较其他,多么难得的放空自我!那昨夜遽然而下的三更雨又是多么可爱!凉夏难得,词人已经过了幸福感满满的一天了。

总体来说,词的基调是喜悦、悠远的,词人的内心是舒适、凉快的。词于俗世中见得一方清静,于平淡中显出一些别趣。词虽小而意悠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