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1)

在总101期中,走过7年的全新一季《奔跑吧》收官了。

7年,一副身躯会完成一轮细胞的新陈代谢,一个节目会完成一次全新的更迭换代,一个行业也会经历一股浪潮的起伏变迁。

所以,如果把100期的《奔跑吧》作为一个综艺行业的时间坐标,它从第1期起,宣告了综艺进入青葱的奔腾时代,也在历经了综艺爆发、过热、退潮、平复之后,在它的第100期呈现了综艺进入成熟的黄金时代。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2)

而在101期收官,对于《奔跑吧》而言,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甚至这个调性,也延续了整季。既有沉淀百期的回味,又有焕然一新的风格。而这,也让本季《奔跑吧》不但继续行业领跑,也在各个维度上超越往季——

收视上,上季平均收视2.006%(CSM55),本季平均收视2.83%(CSM59),增长了41.1%;

口碑上,上季豆瓣评分5.3,本季豆瓣评分6.4,增长了20.8%;

热度上,上季微博热搜83个,本季微博热搜139 ,全网热搜1002 (仍在传播中),仅微博热搜一项增长了67.5%。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3)

豆瓣截图

老观众回归了,新观众涌入了,《奔跑吧》走出了一个季播节目「青回」的生命曲线。

这也是笔者写在《奔跑吧》这季特别收官的缘由——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档节目跨越行业起伏变迁,还能不断自我超越的真理。

当游戏有了智慧

7年以来,综艺从匮乏到过剩,观众也从「小白」到了「行家」。

八季前,只要玩指压板就可以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八季后,观众不再满足于在游戏看游戏,而是要在游戏看人际、看人性、看人生——

它不是永远定格在八季前的样子,而是跟着观众一起成长。

于是,我们看到了本季《奔跑吧》用游戏建构了哲学意义上「人与世界」的三重关系:

《人生档案馆》特辑,是关于「人」的价值标准。

明线上,是一套外在的、世俗的人生价值标准,暗线上,则是一套内在的、唯心的人生价值判断。尤其震撼的是最后一个大游戏,通过互动影视实境游戏化创造了一场「模拟人生」,让MC们在各个人生路口抉择,最终导向不同命运、不同结局。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4)

这是本季首期节目,这个立意和这个创意,让本季《奔跑吧》口碑从最开始就立了起来,豆瓣、知乎、微博上,观众都在表示,跑男变了,也变好看了。

《偶像包袱》特辑,是关于「人与他人」的认知偏差。

这期,作为偶像的蔡徐坤,是引出这个话题的主人公。但是,偶像不一定有包袱,有包袱的也不一定是偶像。

诚如节目开篇心理咨询师张简曼所说,「偶像包袱,体现了一个人的角色认同」,所以,自我认同与外在认同出现偏差之时,就会体现为偶像包袱。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5)

《打头事件》特辑,则是关于「人与社会」的舆论裹挟。

这是笔者本季最推崇的一期节目,因为它有很强的社会反思精神。的确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很难拼凑完全一个真相,却很容易杜撰一个看似真相的假象,并以此成为网络攻击的依据——这就是键盘侠现象。

这期节目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以小见大,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打头事件」,影射一个网络社会非常之大的社会问题。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6)

而从「游戏」到「高级游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有价值观输出的——

关于自我,暗线取代明线、成为取胜标准,代表了节目组认为内在的标准才是人生的真谛;

关于自我与他人,主线设定完成任务可以不断减轻负重、放下包袱,隐喻了节目组对此的价值观——轻松处世;

关于自我与社会,游戏最后的大反转,也亮出了节目组的立意——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碎片化信息中,我们很难公允评判。

而这,也许仅仅是个开始。拥有游戏哲学化、哲学游戏化思维的《奔跑吧》,可以在更多的关于我、关于我与他人、关于我与社会中,创造无尽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游戏。

当叙事有了情怀

100期特辑当晚,郑恺作为100期全勤MC,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这些记忆成为了成长的一部分,是我的,也是你的……『无兄弟,不奔跑』,这些年我们成为了最好的兄弟,这些年我们住进了孩子们的童年里……我们不会停下,你们也不要停下。」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7)

很快,#郑恺发文回忆跑男100期#登顶微博热搜第1,它成了一个引起共情的导火索,很快,跟着郑恺写起「回忆我和跑男100期」故事小作文的网友遍布全网,在微博、在豆瓣、在知乎,关于跑男100期的「爷青回体」持续发酵。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8)

豆瓣截图

它的成功,归功于情怀,这个最有感染力的传播要素。

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本季《奔跑吧》有意而为之的一次叙事突破——

提前埋下两条草灰蛇线、伏行千里的情感线,并在最后收官两期接连引爆,让本季《奔跑吧》在情绪最浓的高潮中落幕。

一条, 贯穿了前史的100期,落脚于最后的撕名牌,每个密码背后对应的是过往每期节目的重要元素;

另一条,既贯穿了本季节目,也寓意了全新开始。先导篇,做了第一次电话接力邀请游戏,这次是失败的;收官期,又做了第二次的电话接力邀请游戏,这次是成功的。

从开始的失败到收官的成功,既给本季节目画上了一个有始有终的句号,也暗示历经一季节目的磨合,新跑男团也从「形聚」到了「神聚」。

有了新的团魂,才有新的征程。这也是为什么收官选择在做了一个「水手」主题,新的跑男团即将重新起航,他们的下一站便是《奔跑吧·黄河篇》,即将在11月回归。

当人物有了深度

影响综N代生命力的,是在所难免的MC换血。

这季《奔跑吧》,可谓综N代MC换血史上最成功的案例——

老MC扛起了情怀,留住了老观众;新MC带来了突破,圈粉了新观众。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9)

知乎截图

这个成功,可以高度凝练成四个字:以人为本

有以「一个人」的特质作为切入的,比如《偶像包袱》特辑的中心人物是蔡徐坤,他作为优质偶像的身份,《魅力男士》特辑的中心任务是杨颖,她作为团队中唯一女性,所以,对比往季观众容易看到游戏,这季观众更容易看到人物;

有以「两个人」的关系作为切入的,比如《打人事件》特辑的中心人物是李晨和沙溢,做了一组以两人为核心的老MC和新MC关系互动,它让彼此关系迅速拉近、团魂迅速成长;

有以「三个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的,比如《100期》特辑的中心人物是老MC郑恺、李晨和杨颖,而借着老MC的回忆与感动,新MC对节目也有新的体会。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10)

所以,在这些有深度的游戏与有情感的叙事中,我们尤其看到了新MC的成长与变化,佛系的郭麒麟变得更有斗志了,好胜的蔡徐坤变得更松弛了。

因为关注于「人」,MC才从扁平化的玩游戏的人,变成了有更多思想表达、情感表达的、有厚度有深度的人;

因为关注于「人」,观众与节目的关系更像是人与人的关系,有了共鸣的人生话题、社会话题的探讨,有了一起走过的七年相伴。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11)

奔跑吧每一季最后一期(第101期的奔跑吧在收官中重启)(12)

这是一季「两难」的《奔跑吧》。

第一个难,是「艰难」的难。

疫情之下,很多节奏、编排、环境都被打乱,对于综艺创作而言,并不友好。所以,今年很多综艺质量都在下降也都情有可原,毕竟仓促上马、准备不足。

第二个难,是「难得」的难。

然而,偏偏是在这么艰难的外界条件之下,以及八季本可能造成的节目疲软之下,这季《奔跑吧》却做得比往季更出彩,实属难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恰恰如此,这个跨越前后7年的特别一季,这个跨越100期与101期的特殊收官,才显得尤其有分量。

所以,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收官,而是一场仪式化的收官礼,庆祝了《奔跑吧》从青葱时代进入黄金时代,庆祝它完成一次新与旧的完美交接,也预祝它即将开始下一个百期会有新的超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