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

最近大热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让很多观众了解到宋仁宗年间皇帝和皇后之间的爱恨情仇;这部影视剧很大程度还原了历史上宋仁宗和皇后之间的关系,那么,这对夫妻在历史中真正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完美优秀的慈圣光献皇后(江疏影饰演曹丹姝)始终得不到仁宗的心呢?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1)

我们先了解一下宋仁宗和光献皇后两人的经历,宋仁宗是真宗皇帝最为器重的儿子,而整个真宗年间,后宫妃子和皇后都没生出儿子,年纪越来越大的真宗皇帝非常忧虑北宋帝国皇储人选,到了真宗后期,因为真宗和皇后的宫女私通,而让该宫女意外怀孕,宫女的怀孕让真宗看到了继承人的希望。

侍女所生的赵祯,“狸猫换太子”的原型

为此,当时的皇后也非常高兴,就大度地把宫女提升到嫔的系列;后来宫女生下了一个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真宗感动的老泪纵横,但喜悦之余,他也意识到宫女所生的皇子,极有可能带给宋朝极大的政治动荡,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皇子的生母不是正统嫔妃,而是皇后身边的侍女。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2)

宋真宗考察了赵祯生母李宸妃(最开始是李顺容)很久,他发现这个妃子无法担得起大宋的江山稳定的重任,并且她没有任何背景势力;反观皇后却是一个治世之才,也只有皇后能够担得起赵祯亲政前大宋的稳定,于是历史中所谓的“狸猫换太子”的事件发生,赵祯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抱到皇后身边。

  • 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对赵祯苛责,仁宗缺少母爱

并且真宗严令所有知情人,不得透漏半点消息,于是赵祯就成了皇后的儿子,而生母李宸妃却始终以一个后妃的身份,来面对这个儿子;赵祯刚到12岁,真宗就病死了,时代并不给这个幼年就缺乏母爱的男孩适应的机会,刘皇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刘太后,并且垂帘听政,牢牢掌握了宋朝的军政大权,而对赵祯始终十分苛责。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3)

赵祯长那么大并没有经历过多少母爱,而生母也不敢随意接近儿子,直到赵祯亲政;宋仁宗亲政后,得知自己的生母乃是守皇陵的李顺容,就不顾一切的想尽孝道,但这个时候是亲政初期,太后的势力还没有完全褪去,仁宗一直隐忍不发,一直到自己的生母去世,仁宗这才爆发,这就是仁宗亲政时期的皇帝与太后的斗争,而最终仁宗选择为天下社稷而委屈自己,也因此,这个男人一生中始终有很大的缺憾。

曹皇后名门之后,润物细无声,逐渐得到仁宗的认可

光献皇后是宋朝名将曹彬的后人,曹家一生为大宋而牺牲奉献;这个曹氏是众臣一致推举的皇后人选,但宋仁宗十分的不喜欢他,更是有坊间传说皇后生的极丑;偏偏仁宗是一个典型的颜值控,大婚当晚仁宗都不去圆房。

虽说前期不得皇帝宠爱,但曹氏却是一个很爽朗的女子,曹皇后整顿后宫、确立规矩、仁慈对人,各种好名声都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仁宗也渐渐对这个自己讨厌的皇后产生了几分兴趣,因此两人新婚之后第一次畅谈,这一谈让仁宗感觉特别舒服,曹氏的不仅大度爽朗,并且还说话十分的舒服,有一种气度让所有人都为之倾服。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4)

在皇帝眼中,曹氏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皇后,在大臣眼中,曹氏是一个贤淑完美的皇后,在后宫妃子眼中,曹氏则是一个公平大度的姐姐,在宫人们眼中,曹氏则是一个仁慈公平的主母,这就是曹氏带给仁宗年间后宫的馈赠。

因为曹氏在,宋朝的后宫竟然出现了极为融洽和谐的画面;不过有关曹氏长得丑的传言还真不是真的,真实的曹氏历史上长得只能算是一般,没有那种惊艳之美,却有贤淑温婉的气质,真实的历史上的曹皇后雍容大度,谦谨节俭,恭谨守归,是个内外兼修的贤淑女人。

性格完美的曹皇后为何得到不仁宗的宠爱?

那么,为何贤淑稳重的曹皇后得不到仁宗的喜爱呢?其实原因是仁宗的心思太过缜密,而曹皇后的心思也是极为敏感,并且两人都是十分骄傲的人,每天都是相敬如宾,说话做事都规规矩矩,没有一点人情味色彩,这也是仁宗非常不爽的地方。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5)

曹皇后与仁宗相处太过拘谨,缺少情和欲

其实,不能说仁宗不喜欢曹氏,只是因为曹氏做事太过规矩和正统,给人的感觉却像不可侵犯一样,这就是仁宗始终无法爱上曹氏的地方。

在《清平乐》剧中张茂则说了一句话十分贴切曹皇后和宋仁宗的关系,他说:“你把贤惠大度、稳重仁爱留给了官家,却让官家把温柔和柔软留给张美人。”张茂则的这句话点明了曹皇后和仁宗之间的关系,俩人太过规矩了,反而缺少了情和欲,就仿佛曹皇后和仁宗都是修行的圣人,彼此不食人间烟火,相敬如宾,若即若离,两人关系始终隔着一层纱。

  • 仁宗自由缺少母爱,内心需要一个心灵的港湾

其实,曹皇后是知道自己和皇帝之间关系真正的根源在哪里,但曹皇后因为自己的骄傲始终不愿意低头,这样的女人是男性梦寐以求的良妻,却成为不了男人疲累后最柔软的港湾。曹皇后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身份摆在了皇后这个位置上,却始终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摆在仁宗妻子的位子上。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6)

这也是仁宗最为遗憾的地方,本身幼年就缺少母爱,到了亲政时期,轮到自己当家作主了,自己的妻子却像原来太后一样;而在张贵妃那里,仁宗却能够体会到爱和温柔,这也是张贵妃之所以跋扈的主要原因。

  • 当婚姻有了政治目的存在,曹皇后最终没得到仁宗的心

仁宗是知道这个妃子行为极为不点,但如果废掉她,还有谁那里能够成为自己心灵的港湾,能够让自己肆无忌惮的说着朝中烦心事,能够让自己疲惫得有个怀抱,曹皇后那里动不动就是讲大道理,就算仁宗不是皇帝,也迟早会厌弃曹皇后,这并不是仁宗的过错,也不是曹皇后的过错,而是两人之间的过错。

一个人从小就没有体会多少感情,另一个从小到大受到礼法世俗的教育,认为女人就应该成为男人的贤内助;当这桩婚姻变成了政治存在,那么两人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曹皇后的心理认为皇帝就应该只有自己一个妻子,两人像圣人爱情一样相敬如宾、相守白头。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7)

但最冷帝王心,仁宗毕竟是一个皇帝,后宫嫔妃众多,根本无法都兼爱,两人其实从根源上就不是最合适的夫妻之选,所以也注定了仁宗始终不会把自己那颗疲惫无奈的真情留在曹氏身上。

从古到今,女人越优秀,越得不到男人的心

从古代到现代,爱情是男女之间一个永恒的话题,越是十分优秀的女人往往越得不到男人的心,这成为了一种现状;在男人的意识中,女人就是温柔、体贴、依附的存在,而并不是和武则天一样有着雄才大略的能力。

我国历史中优秀的女人往往都生活极为凄凉,高祖之后吕雉极为优秀,却完全抓不住刘邦的心,最终变得扭曲黑化;隋文帝独孤皇后是一个悍妻,虽说历史上评价俩人相敬如宾,但隋文帝心目中的爱情对象却不是她,而是一个宫女,而这个悍妻却直接把宫女给斩杀了。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8)

而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虽说极得皇帝的心,但太宗皇帝对她也始终隔一层膜,无法真正的完全信任这个女人。皇后太过贤惠、优秀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一个女人首先需要学会做妻子,才能进而去学会做皇后,但是很多女子却不懂这个道理,她们和男儿一样把家国放在心中,把皇后放在妻子之前,这就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的皇帝,明明很喜欢这个妻子,却始终无法真正的靠近她。

曹皇后向皇帝袒露心声后,两人冰释前嫌

曹皇后也是一样,太过优秀、太过宽容,全然找不到一点的错误,反倒是宋仁宗却希望她能够犯一些错误,好让她能够真正的把真实情感坦露给皇帝,但这个小小的要求却始终得不到。

后来的李贵妃陷害曹皇后,曹皇后终于坦露自己真实情感,也因此这一次,让曹皇后和仁宗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也因此,两人真正的关系破冰;其实皇帝也是男人,特别像是仁宗这种年轻时候受到过冷酷后宫遭遇的男人,他更希望的是自己的妃子们,能够首先把妻子的本分摆在第一位,而职位封号摆在第二位。

清平乐宋仁宗初见曹丹姝(宋仁宗与曹丹姝爱情)(9)

小结
  • 直到宋仁宗晚年,曹皇后才读懂仁宗的心

纵观宋仁宗年间后宫之中,也就只有李贵妃看透了皇帝心意,而这一点对曹皇后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她能够主动的去靠近仁宗,仁宗是会给她留出重要的位置,也因为曹皇后的一再骄傲,不仅伤了自己,更伤了感情敏感的仁宗的心。

不过宋仁宗和光献皇后的爱情在仁宗最后的几年,随着仁宗的年纪逐渐大了,他也看到了皇后的美好品德;而曹皇后也终于读懂了皇帝的心,晚年两人的关系是十分的要好;曹皇后十分体谅身边这个大宋官家,真正的把他摆在自己心里第一位,而这个官家也真正的体验到和皇后那种如胶似漆的纯粹美好,或许真的当一个人看破红尘才会发现真正的爱其实就在身边一直等待。

在《清平乐》中,曹皇后与仁宗的关系犹如雾里看花一般,明明相爱,两情相悦,却又互相矜持,若即若离,一个爱中有怨,一个笑中有泪,两个人一直都在对方的心中,却直到晚年才最终读懂爱人的心,却看破红尘;假如岁月可回头,他们能够重新来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