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

在大学期间,英文专业的学生往往通过听、说这两门独立的课程来分别训练听力和口语能力。但是把听和说分别孤立地对待不是个好办法。事实上,听力和口语必须同时训练,听力是语言的输入,口语是输出。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言的输出, 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这一讲的“听说组合拳”将着重介绍戴耐德优尼克英语的“听说学习法”,它将帮你通过有序扎实的训练,高效地习得流利的口语。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1)

在你初次接触到一段语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大概意思,从头到尾通听整段语音以确保抓住大意是关键,我们把这一步称作泛听。也许你不能马上理解所有内容,但请尽管放心,后续的学习步骤会带你渐入佳境,更清晰地理解课程内容。

这一步,还能让我们对自己当前的水平有个大概的判断。在没有翻译,没有查看文字,没有查字典,没有讲解的情况下,我一下子能理解多少呢?如果一下子能听懂大意,理解了大约60%-80%,就说明练习难度恰恰好。如果一半以上都不理解就说明可能内容过于难了,那么你要考虑要更换材料;如果你觉得轻轻松松就都听懂了,说明挑战可能不足。但后两种判断,太难或太容易,都有待后续的几步印证。印证之后再调换内容也不迟。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2)

现在请大家回到起点从头开始,如果碰到没有理解的信息时,请大家驻足片刻,结合图片反复听,结合上下文和以往的经验大胆猜测听到的内容,努力达到精确理解。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3)

例如:当你听到She eats breakfast with her family at 7:15.(见上图) 这时候时碰巧breakfast这个词的意思反应不过来,相信你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很容易猜出breakfast是“早餐”的意思。当然,经过多次努力未果的情况也存在,这时你可以参考文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你尽量减少使用文字的次数,过多地利用文字会降低听、说练习的效率。

关于为什么要摆脱对文字的依赖,和屏蔽文字练习听力的五大策略,请复习上一讲。这里提醒一下,以“听懂“为目的去听和以自己”学着说”为目的去听是非常不同的。你可以试一下,当你知道自己下一步就要“说”时,你会下意识地更加专注,更加关注细节。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4)

完成前两步,你应该已经理解了听到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理解仅仅是开始。从听得懂,到说的出,再到说得好,中间有很大的差距。要让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说”的练习至关重要!你必须大胆张嘴跟读,直到能自如地、不假思索地、完整无误地说出每个句子为止。这里我为大家介绍2种跟读方法和3个跟读目标。

第一种跟读方法,需要你先听清整个句子,再尝试跟读。我们把这种方法叫“Read-back”复诵。首先,一句话先要完整无误地说下来,不丢词,继续跟读时就要分别关注3大目标了,语音、语速、语调

语音 — 每个单词的发音是否都和范例语音一样饱满圆润准确?单词读清楚了,语速呢?你说的能否和人家一样流畅?如果都做到了,再刻意地去模仿语调。你说的是否也抑扬顿挫,段句合理,富有表现力?日常交流中,我们需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协助信息的传达,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不能像齐声朗读课文一样说话。比如: 如果你这样读:Cathy eats,breakfast with, her family at, 7:15 不仅语调枯燥乏味,没有表现力,而且断句不合理,让听的人很难做合理的语块处理。但如果说 Cathy eats breakfast with her family at 7:15. 就好听多了。

第二种跟读的有效方式叫“Shadowing”影子跟读法或同步跟读法,也就是你要与音频同时发声,并努力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和原声完全吻合。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5)

复诵和影子跟读这两种方法都非常重要。前者因为有时间差,你必须通过理解意思做语块处理才能完成任务,所以有利于锻炼语块处理能力。后者需要你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语音和流利度上,来不及更多地想意思。我们建议先做复诵,当你感觉语音、语速、语调都让自己舒服了,再尝试影子跟读,给自己新的挑战。

跟读模仿是口语训练的最关键步骤。此时,重复非常重要。你会发现,如果你带着“语音、语速、语调“三个目标去高质量地模仿一句话,往往需要很多遍才能不顾此失彼,逐渐找到感觉。 大家不必贪多。每天找5-10个句子,一句一句精炼。 练一句成一句,你会对句子中的句型结构和里面的单词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而且,这样练习获得的能力可以带入以后更长、更复杂的句子中,口语练习会越练越顺利。 记住:Slow is fast, less is more.

苦练至巅峰操作教学(听说训练这样玩)(6)

进入这一步说明你已经能轻松复述文中所有的句子了,是时候检测一下效果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录下自己说的一句话,然后播放自己的录音,再回听原声进行对比。对比的时候,要比什么呢?还是那些事: 第一,比句子是否完整准确,有没有这里缺个a, 那里又缺个the? 第二,比语音是否好听; 第三,比语速是否流畅; 第四,比语调是否自然有表现力。

录音对比是改进发音的最佳途径。 这样的训练可以让耳朵“听到“自己发音中的弱点。比如,你过去一直说“I nike you”也不觉得是问题,但在录音中听自己这样说就会觉得有些别扭。为什么一定要录音呢?自己说给自己听行不行?因为自己说话时,我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是从内部通过骨骼专递给大脑的,是自己平时熟悉的声音;而录音后播放回听的声音完全是从外界传回给大脑的,完全是客观的。大家都会感觉自己录音里的声音怪怪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少儿英语启蒙阶段,把自己的声音和原声作比较后,你会更容易发现很多自己不曾意识到的小问题。即使你说不出哪里不一致,但就是觉得“something is wrong”,这种感知也会促使大脑自己想办法调整发音。发音的改善往往是下意识的自我调节的过程,给大脑创造这样的机会,录音、回听、对比,大脑就会自主地寻找发音的最好模式。这比找个老师在一边纠正你更有效。

另一方面,经过前面的训练而令自己满意的发音对大脑来说是个愉悦的刺激,这个愉悦的刺激会帮助大脑记住这个新的发音模式,逐渐形成新的发音习惯。除了改善发音,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一次次的重复训练也非常有利于巩固和加深记忆。

我们都已经知道,在技能习得过程中,理解只是开始,在理解之后大量的刻意练习才是技能习得的关键。这第三步、第四步就是语言习得的刻意练习、精深练习,是口语流利度形成的关键步骤,因此,是值得花相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重头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