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跑者怎么训练跑步(我终于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初跑者怎么训练跑步(我终于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1)

成为跑者:我终于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因为需要减肥、需要健身从2020年4月21日开始逼迫自己跑步,到今天(2021年7月21日)一年又三个月整,如今我已经真正成为跑步爱好者了。

这一年又三个月,我出过的汗恐怕超过前十年之和;减掉的脂肪超过25斤,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减重;跑过的里程、跑出速度大都刷新了自己人生中的记录。这一年多时间我还渐渐地用心体验跑步的疼痛、跑步乐趣、跑步的意义、跑步的哲理,以及跑步与健康之间的真实关系,渐渐地用心积累跑步的经验、研究跑步的方法、探索跑步的科学,开始看一些关于跑步科学的书籍。

这以前,我几乎不看什么体育方面的书籍。记得只是学生时代自己当体育委员时浏览过一本师范学校的《体育》教材,记得也是学生时代还曾看过一些《健与美》、《武术》杂志。如今,五十岁了,离开学校三十年了。漫长的三十年来,除了喜欢看体育方面的电视节目,几乎不再接触什么体育信息、知识,周边除了痴迷体彩的爱好体育的朋友也不多,我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体盲”。

不喜欢运动,没有运动爱好,不知道体育对于健身的重要意义,不知不觉就成了“药丸族”,稍微有点什么毛病就求救于各种各样的药丸。多年来,点点滴滴、零零散散积累的关于疾病、医药的丰富经验足够让自己胆子大到直接给自己到药店买处方药的程度。

以上介绍的是我自己从“体盲”到“药丸族”再到“跑者”的基本经历,这是一个漫长到三十年的历练,在这个漫长的磨砺中我真正弄懂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

记得16岁进入师范学校,第一次召开学生运动会,主席台上的横幅写的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当年,我凭借着农家子弟干农活练就的蛮力投铅球、掷铁饼分别获得校运会的第二名、第三名。那是我运动史上的辉煌!虽然永远地记住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但运动对于生命的真实意义我几乎没有体会,曾经有过一些感受也无非是:出汗、气喘、胸闷、劳累、扭伤之类,根本不能理解像跑步运动对力量、平衡、敏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锻炼、保健和促进作用——这是我坚持跑步减肥这一年多时间才感受、领悟到的。

没有运动,人的机体功能逐步下降、衰退,甚至发生病变,即便成为“药丸族”,药丸之于促进健康也无济于事!要想身体健康,必须运动起来,运动能触发肌体的活力,增进健康。“看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看到”,我从看到“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到理解这句话花费了三十年。当然,茅塞顿开还得力于最近一年又三个月的跑步锻炼,是跑步让我领悟了真理,是跑步让我理解到“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在自己成为跑者以前,对跑者、对运动爱好者,我也不够理解,不够尊重的,不待见谁谁谁,认为谁谁谁智商情商稍欠,就调侃人家是“体育老师”!如今,我自己也挤占了很多读书时间来跑步、锻炼、争取成为“体育老师”。自从爱上跑步以来,我甚至有了新的读书观——学以致用,少读闲书!直到如今,我似乎才真正领悟到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真谛。如果不是这一年多时间里坚持每天跑步,通常以读书人自诩的我未必真能理解庄子这句话的高明高深之处。

写到这里,想起“轮扁斫轮”的故事来,抄录如下,与跑者朋友共勉。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