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

在很多人印象中,鼎是高端的代名词。作为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早在公元前21世纪,它就出现在远古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历经1500余年的发展,鼎的地位愈发重要,相传大禹曾征敛青铜,铸造九鼎以代表九州。此后,鼎就成了王权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与说一不二。

有关鼎的成语也有很多,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大名鼎鼎、春秋鼎盛……无一不体现出鼎的显赫、尊贵与至高无上。还有鼎立三分、钟鸣鼎食、四海鼎沸、鼎成龙升、革旧鼎新、拔山举鼎等成语,也十分有气势。

那么,鼎在古代到底有什么作用,才让古人这么重视它?

炊器:简单实用

别看鼎现在十分尊贵,但在诞生之初,它还是很接地气的。

考古研究表明,人类发明火、制造烹饪工具并食用熟食的时间远早于汉字的产生。因此,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在一开始就对人类的饮食文化有所反映。下图为“鼎”的象形文字,它看上去像是一口拥有支架的“锅”。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1)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2)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3)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4)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5)

三个成语形容青铜(成语中出镜率最高的青铜器)(6)

影视剧中,秦王欲迁徙九鼎,其意等同于迁徙天子。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截图

九鼎虽然失传,有关它的传说还在继续。作为王权象征,人们主动把它与更早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按《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相传黄帝铸鼎成功后,被神龙接引,飞升而去。因其铸鼎所在地被称为鼎湖,故后世相继诞生了“龙归鼎湖”“云暗鼎湖”“鼎成龙升”“龙驭宾天”等成语,都暗指皇帝去世。

综上,鼎在诞生之初,因为自身的“接地气”而被广泛使用,成为远古时期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民以食为天,国家建立之后,鼎以自身的实用性与普及性成为统治者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首选礼器,并被逐渐赋予了神圣色彩,最终进化为国之重器,成了王权象征与显赫、尊贵和盛大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宝鼎不仅象征着国家,还代表了和平与团结。2001年7月18日,值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西藏自治区一座“民族团结宝鼎”。鼎身上铸有56条夔龙,代表全国56个民族像兄弟一样团结友爱;还刻有西藏人民都喜爱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表达了国家对西藏地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除西藏之外,新疆(2005年)、内蒙古(2007年)、宁夏(2008年)、广西(2008年)等自治区也都曾获赠“民族团结宝鼎”。而早在1995年10月21日,我国还曾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世纪宝鼎,象征着中国与国际的友好往来。由此可见,鼎早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