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赵云挡箭(为什么关羽常中箭)

关羽为赵云挡箭(为什么关羽常中箭)(1)

从我的认识角度,我认为本题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戏说):

1、最重要的:赵云箭术了解,而关羽没有看到有箭术方面的描述。

全书赵云多次有射箭的描写,最出彩的是在船上射中东吴追兵风帆的绳子(射落风帆)能够在移动的船上,远距离射中一根绳子,可见箭术了解。箭术精通,自然赵云了解什么时候要注意敌方弓箭手袭击。比如全书也未见过黄忠有中箭的场面,道理相同。

而关羽关二爷是马快刀重人技术好,好比刺客(当然鉴于关羽的体形大家一般不这么看,或者可以说是高敏战士),刺客自然攻击高,但是不能着重甲,列位看官,同样中箭,看看同时期其他大将,有时被射得像刺猬一样,却无大碍,原因是甲厚。但是关二爷中箭就破甲,说明一个道理,关二爷甲轻,或不着甲。(这段是推测,原文也有部分片段可以支持本说法,或者换个角度来看,关羽中箭有一次是近距离,有一次是被弩射伤。)同样关羽没有箭术的描写,推测对于如何防止弓箭袭击没有概念,比如对方射箭的角度、时机等。这里好有一比:对付狙击手还是要靠另外一个狙击手一样。

2、从武器来说,赵云是枪,全书好像记得没说重量,但是无论如何没有关羽的刀重,赵云可以轻松用枪打落来箭,或抖个枪花,造一个防护层。但是关二爷刀重,无法做到舞个刀花(至少无法长时间做到),或一一拍落来箭。【例1:孙夫人准备把刘阿斗带回东吴去,赵云去追赶,周善令士兵防箭射赵云,赵云舞动银枪,对方射来的箭全被拨掉入水。例2:韩琼射赵云,连射三箭,都被赵云拨掉。由此可见赵云的防箭惯用方式是以枪拨箭。】

3、从外形来说,关羽绿袍红马(鲜衣怒马),人又精神且声名在外,很容易被针对(比如樊城中箭,被500弓弩手集火)。赵云是白袍白马,在外面征战半天就成了灰袍赤马,不显眼,关羽是绿袍红马,马又精神更显眼,更容易快速瞄准。

4、从性格来说,关羽易冲动,而且自负,经常目中无人,看对方都是经验值(有两次中箭是在与对方单挑而对方诈败,关羽心想关某杀人无数,不少你一个,今日做了刀下鬼吧!下一秒关某就可以追上你,手起刀落!)。而赵云性格胆大却心细,极少冲动,自然被针对的可能性就少很多。

5、从人物塑造来看,通过关羽中箭,也显示其忠义无双(过五关斩六将中箭、与黄忠大战中箭)、大无畏精神(刮骨疗毒)加强了人物性格塑造。通过赵云箭术描写也加深了读者对其武艺高强的印象。

6、有点玩笑的说法:赵云视力好(玩射箭的),关羽有点近视(经常眯着眼),所以关羽在防箭方面就差了点。

关羽为赵云挡箭(为什么关羽常中箭)(2)

以上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