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

随着春节的临近,

这年味也是越来越浓了。

在肥西,

过年的时候少不了一种传统手工美食,

那就是切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传统手工美食——切糖

是如何做成的?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1)

在柿树老街,提到蒋玉明师傅的糖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的切糖手艺早已是远近闻名。记者来到他的糖坊时,蒋师傅和老伴李俊珠正在忙着制作切糖。

01

炒米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2)

蒋师傅的糖坊不算大,只有两座土灶,每座土灶上摆放着一口大铁锅,一个用于炒米,另一个用于熬糖稀。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3)

制作切糖的第一步就是炒米,不过,蒋师傅在炒米之前还有一个独门秘籍,那就是先把食用盐放到锅里,炒上几分钟。蒋师傅的老伴李俊珠告诉记者,盐耐高温,在炒热之后,再放入饭坯子一起炒,可以保证饭坯子能够均匀受热而爆开。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4)

蒋玉明妻子 李俊珠

“大米煮成的饭,经过太阳晒干了再炒。”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5)

经过约十分钟的炒制之后,饭坯子就变成了米袍子,此时正好出锅。

02

熬糖稀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6)

而在另一口大铁锅里,蒋玉明师傅正在熬制糖稀。蒋师傅说,熬制糖稀的配方非常讲究。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7)

切糖师傅 蒋玉明

“麦芽糖稀加白糖,还要加一点色拉油,这样在切的时候不粘刀。”

除了配方,熬制糖稀的火候也很重要,不能用大火,而且还要不停地翻搅,防止糖稀出现糊味,同时还要时刻掌控糖稀的水分。

03

制糖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8)

十多分钟之后,蒋师傅尝了尝糖稀,确定水分和甜度正合适,就将米袍子倒进糖稀锅。为了提高切糖的口感,这一过程中,蒋师傅还加入了大量的熟花生和芝麻。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9)

等花生米、芝麻、米袍子等材料下锅,蒋师傅又开始快速搅拌起来,使得每种材料混和均匀。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10)

几分钟之后,米袍子、花生和芝麻松软地黏在一起,出锅倒入旁边的木制模框中,再用力按压平整,撤去模框,趁着热气,快速用刀切开。

陕西传统名吃蓼花糖(吃下这块甜滋滋的肥西传统美食切糖)(11)

在蒋师傅的刀起刀落间,一块块切糖就算做好了。此时,整个糖坊内都散发着米袍子、花生和芝麻的香味,令人欲罢不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