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笔记(清华大学纪录片大学:)

《大学》是清华大学从2018年到2021年拍摄的纪录片,讲述了4位清华人在人生中的重要历程。

影片分为4个主题:「高考」、「毕业」、「入职」、「退休」。告知我们究竟什么是“大学精神”?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之道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在哪里。

清华大学笔记(清华大学纪录片大学:)(1)

其中宋云天的故事让我最为印象深刻。

宋云天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博士生。毕业之际,大家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公务员、进国企、留学、留校。

宋云天踌躇着,因为他的心里怀揣着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回到河南农村老家,当基层干部。

宋云天履历优秀,当时的他也得到了清华留校任教的资格。在主流的价值观里,他未来可期,在中国最顶尖的学府里任教,得到北京户口,还有机会分到北京的房子。

作为从农村培养出的贫困学子,作为整个村的骄傲,父母和女友当然希望他能在北京扎根。

回到家,他跟在村子干了一辈子书记的奶奶聊起这个想法,奶奶一边抹眼泪一边劝说孙子:农村的工作太复杂,工资又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自己已经操劳了大半辈子,断然不希望孙子也承受这种苦。

清华大学笔记(清华大学纪录片大学:)(2)

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宋云天走出了自己的决定:回到家乡,建设一方土地。

这个理想主义步履维艰的时代,选择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顶住偏见坚持初心,需要非凡的魄力和决心,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清华大学笔记(清华大学纪录片大学:)(3)

电影中文名是《大学》,英文名用的却不是University,而是The Great Learning。

正如影片开篇对《礼记·大学》的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传道受业解惑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