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的语文古今异义词(高中语文教材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高中教材中的重点古今异义词

高中必修一的语文古今异义词(高中语文教材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1)

1.执事【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古义】①做事情,主持工作;②敬称对方。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2.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3.行李【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等。【古义】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4.夫人【今义】妻子。【古义】那个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5.穷困【今义】贫穷。【古义】走投无路,处境窘迫。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6.偏袒【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7.不顾【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古义】不回头。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8.郎中【今义】方言中指中医医生。【古义】宫廷的侍卫。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9.左右【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②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古义】近臣。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10.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沛公居山东时。(司马迁《鸿门宴》)11.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12.非常【今义】副词,很。【古义】意外的变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13.至于【今义】表示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古义】到达。至于顿丘。(《诗经·氓》)14.浩荡【今义】形容水势汹涌壮阔。【古义】荒唐,没有准则。怨灵修之浩荡兮。(屈原《离骚》)15.流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古义】随水流而消逝。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16.岌岌【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高耸的样子。高余冠之岌岌兮。(屈原《离骚》)17.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修长的样子。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18.自由【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自作主张。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并序》)19.可怜【今义】值得怜悯。【古义】可爱。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并序》)20.教训【今义】训斥。【古义】教养。本自无教训。(《孔雀东南飞并序》)21.处分【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古义】处理。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并序》)22.交通【今义】运输事业。【古义】互相穿插重叠。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23.几何【今义】几何学的简称。【古义】多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24.其次【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古义】“其”是代词,“次”是“旁边”的意思。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25.斯文【今义】文雅。【古义】这篇文章。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26.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古义】旷远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27.于是【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古义】在这时。于是饮酒乐甚。(苏轼《赤壁赋》)28.美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古义】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29.于是【今义】合用为连词。【古义】于,介词,对于;是,代词,这件事。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0.学者【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1.可以【今义】能够,行。【古义】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32.因为【今义】表示原因的连词。【古义】两个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创作。因为长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3.老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古义】年纪大了。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4.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35.以为【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古义】以。(之)为,把。(它)做成。以为轮。(《劝学》)36.寄托【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物上)。【古义】安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37.黄泉【今义】迷信的人指阴间、地府。【古义】黄土地下的泉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38.以致【今义】连词,表结果。【古义】两个词,以,来;致,招纳。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39.中人【今义】中间介绍人,公证人。【古义】平常的人。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40.所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1.小学【今义】指小学教育。【古义】学习小的方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42.向来【今义】从来,一向。【古义】刚才。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定风波》)43.风流【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古义】杰出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4.次第【今义】一个挨一个地。【古义】光景,状况。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45.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或方法。【古义】指给……看。请指示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6.约束【今义】限制。【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7.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两个词,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8.宣言【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或用以宣传号召的文告。【古义】扬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9.亲戚【今义】指近亲及姻亲。【古义】指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0.明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1.从容【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常从容淡静。(范晔《张衡传》)52.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没有去。(应荐)。举孝廉不行。(范晔《张衡传》)53.特征【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古义】特地征召。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54.方面【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古义】方向。寻其方面。(范晔《张衡传》)55.下车【今义】从车上下来。【古义】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治威严。(范晔《张衡传》)56.相当【今义】副词,表程度;差不多。【古义】相抵押。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57.丈人【今义】岳父。【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班固《苏武传》)58.货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古义】指一般财物。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班固《苏武传》)59.操持【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古义】拿、执。卧起操持。(班固《苏武传》)60.春秋【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古义】年纪。且陛下春秋高。(班固《苏武传》)61.成就【今义】业绩;完成。【古义】栽培,提拔。皆为陛下所成就。(班固《苏武传》)62.幼稚【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古义】小孩。幼稚盈室。(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63.人事【今义】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古义】指做官。尝从人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64.逢迎【今义】奉承迎合。(含贬义)。【古义】迎接。千里逢迎。(王勃《滕王阁序》)65.上路【今义】起程,动身。【古义】高高的路。俨骖于上路。(王勃《滕王阁序》)66.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所赖君子见机。(王勃《滕王阁序》)67.果然【今义】指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古义】很饱的样子。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庄周《逍遥游》)68.众人【今义】大家,许多人。【古义】一般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69.虽然【今义】连词,用于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古义】即使这样。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周《逍遥游》)70.不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九岁不行。(李密《陈情表》)71.成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古义】成人自立。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72.奔驰【今义】奔跑。【古义】奔走效劳。臣欲奉召奔驰。(李密《陈情表》)73.告诉【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古义】申诉。(苦衷)。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74.辛苦【今义】身心劳苦。【古义】辛酸悲苦。臣之辛苦。(李密《陈情表》)(二)其他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开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司马光《赤壁之战》)3.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土地方圆。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4.东面【今义】东边。【古义】脸朝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5.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古义】大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6.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古义】松懈,轻忽。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7.反复【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古义】书信往返。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8.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古义】感动奋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9.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司马光《赤壁之战》)10.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11.绝境【今义】走投无路之处,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12.即使【今义】表示假设的让步。【古义】即,就;使,让。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褚少孙《西门豹治邺》)13.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②恭敬地、谨慎地。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14.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扩大,扩展。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15.可恨【今义】令人憎恨,使人憎恨。【古义】痛惜。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陈寿《三国志》)16.慷慨【今义】不吝惜。【古义】①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②感慨,悲叹。能使人慷慨涕泣矣。(黄宗羲《柳敬亭传》)17.便宜【今义】①读音为piányi,指。(物品)价格低。②读音为biànyí,指方便合适,便利。【古义】①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班固《汉书·张释之传》)②因利乘便,见机行事。(李牧)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8.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妻子和子女。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司马光《赤壁之战》)19.其实【今义】副词,实际上。【古义】①它。(们)的果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②实际情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20.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居高位,享厚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1.身体【今义】躯体。【古义】亲身体验。身体力行22.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23.痛恨【今义】深切憎恨;极端憎恨。【古义】十分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24.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25.无日【今义】副词,常与“不”连用,“无日不”是“天天都”的意思,表示不间断。【古义】没有多少日子,很快。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司马光《赤壁之战》)26.牺牲【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古义】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27.以往【今义】从前,以前。【古义】①以后。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管子·大匡第十八》)②到那里。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8.有意【今义】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故意。【古义】①愿意。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将军岂有意乎。(陈寿《隆中对》)29.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古义】祖辈和父辈。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30.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31.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司马光《赤壁之战》)

(一)高中教材中的重点古今异义词1.执事【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古义】①做事情,主持工作;②敬称对方。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2.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3.行李【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等。【古义】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4.夫人【今义】妻子。【古义】那个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5.穷困【今义】贫穷。【古义】走投无路,处境窘迫。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6.偏袒【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7.不顾【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古义】不回头。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8.郎中【今义】方言中指中医医生。【古义】宫廷的侍卫。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9.左右【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②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古义】近臣。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10.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沛公居山东时。(司马迁《鸿门宴》)11.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12.非常【今义】副词,很。【古义】意外的变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13.至于【今义】表示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古义】到达。至于顿丘。(《诗经·氓》)14.浩荡【今义】形容水势汹涌壮阔。【古义】荒唐,没有准则。怨灵修之浩荡兮。(屈原《离骚》)15.流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古义】随水流而消逝。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16.岌岌【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高耸的样子。高余冠之岌岌兮。(屈原《离骚》)17.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修长的样子。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18.自由【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自作主张。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并序》)19.可怜【今义】值得怜悯。【古义】可爱。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并序》)20.教训【今义】训斥。【古义】教养。本自无教训。(《孔雀东南飞并序》)21.处分【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古义】处理。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并序》)22.交通【今义】运输事业。【古义】互相穿插重叠。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23.几何【今义】几何学的简称。【古义】多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24.其次【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古义】“其”是代词,“次”是“旁边”的意思。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25.斯文【今义】文雅。【古义】这篇文章。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26.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古义】旷远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27.于是【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古义】在这时。于是饮酒乐甚。(苏轼《赤壁赋》)28.美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古义】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29.于是【今义】合用为连词。【古义】于,介词,对于;是,代词,这件事。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0.学者【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1.可以【今义】能够,行。【古义】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32.因为【今义】表示原因的连词。【古义】两个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创作。因为长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3.老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古义】年纪大了。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4.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35.以为【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古义】以。(之)为,把。(它)做成。以为轮。(《劝学》)36.寄托【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物上)。【古义】安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37.黄泉【今义】迷信的人指阴间、地府。【古义】黄土地下的泉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38.以致【今义】连词,表结果。【古义】两个词,以,来;致,招纳。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39.中人【今义】中间介绍人,公证人。【古义】平常的人。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40.所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1.小学【今义】指小学教育。【古义】学习小的方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42.向来【今义】从来,一向。【古义】刚才。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定风波》)43.风流【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古义】杰出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4.次第【今义】一个挨一个地。【古义】光景,状况。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45.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或方法。【古义】指给……看。请指示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6.约束【今义】限制。【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7.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两个词,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8.宣言【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或用以宣传号召的文告。【古义】扬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9.亲戚【今义】指近亲及姻亲。【古义】指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0.明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1.从容【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常从容淡静。(范晔《张衡传》)52.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没有去。(应荐)。举孝廉不行。(范晔《张衡传》)53.特征【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古义】特地征召。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54.方面【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古义】方向。寻其方面。(范晔《张衡传》)55.下车【今义】从车上下来。【古义】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治威严。(范晔《张衡传》)56.相当【今义】副词,表程度;差不多。【古义】相抵押。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57.丈人【今义】岳父。【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班固《苏武传》)58.货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古义】指一般财物。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班固《苏武传》)59.操持【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古义】拿、执。卧起操持。(班固《苏武传》)60.春秋【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古义】年纪。且陛下春秋高。(班固《苏武传》)61.成就【今义】业绩;完成。【古义】栽培,提拔。皆为陛下所成就。(班固《苏武传》)62.幼稚【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古义】小孩。幼稚盈室。(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63.人事【今义】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古义】指做官。尝从人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64.逢迎【今义】奉承迎合。(含贬义)。【古义】迎接。千里逢迎。(王勃《滕王阁序》)65.上路【今义】起程,动身。【古义】高高的路。俨骖于上路。(王勃《滕王阁序》)66.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所赖君子见机。(王勃《滕王阁序》)67.果然【今义】指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古义】很饱的样子。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庄周《逍遥游》)68.众人【今义】大家,许多人。【古义】一般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69.虽然【今义】连词,用于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古义】即使这样。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周《逍遥游》)70.不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九岁不行。(李密《陈情表》)71.成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古义】成人自立。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72.奔驰【今义】奔跑。【古义】奔走效劳。臣欲奉召奔驰。(李密《陈情表》)73.告诉【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古义】申诉。(苦衷)。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74.辛苦【今义】身心劳苦。【古义】辛酸悲苦。臣之辛苦。(李密《陈情表》)(二)其他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开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司马光《赤壁之战》)3.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土地方圆。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4.东面【今义】东边。【古义】脸朝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5.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古义】大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6.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古义】松懈,轻忽。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7.反复【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古义】书信往返。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8.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古义】感动奋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9.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司马光《赤壁之战》)10.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11.绝境【今义】走投无路之处,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12.即使【今义】表示假设的让步。【古义】即,就;使,让。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褚少孙《西门豹治邺》)13.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②恭敬地、谨慎地。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14.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扩大,扩展。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15.可恨【今义】令人憎恨,使人憎恨。【古义】痛惜。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陈寿《三国志》)16.慷慨【今义】不吝惜。【古义】①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②感慨,悲叹。能使人慷慨涕泣矣。(黄宗羲《柳敬亭传》)17.便宜【今义】①读音为piányi,指。(物品)价格低。②读音为biànyí,指方便合适,便利。【古义】①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班固《汉书·张释之传》)②因利乘便,见机行事。(李牧)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8.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妻子和子女。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司马光《赤壁之战》)19.其实【今义】副词,实际上。【古义】①它。(们)的果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②实际情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20.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居高位,享厚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1.身体【今义】躯体。【古义】亲身体验。身体力行22.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23.痛恨【今义】深切憎恨;极端憎恨。【古义】十分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24.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25.无日【今义】副词,常与“不”连用,“无日不”是“天天都”的意思,表示不间断。【古义】没有多少日子,很快。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司马光《赤壁之战》)26.牺牲【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古义】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27.以往【今义】从前,以前。【古义】①以后。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管子·大匡第十八》)②到那里。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8.有意【今义】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故意。【古义】①愿意。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将军岂有意乎。(陈寿《隆中对》)29.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古义】祖辈和父辈。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30.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31.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司马光《赤壁之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