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播出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掀起了全国关于反腐败的大讨论,剧中角色刘庸刚正清廉,不畏权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1)

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大部分是基于历史更升华于历史,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并非宰相,更不是一个罗锅。

封建王朝君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设置了丞相制度,但是在明朝之后,由于朱元璋疑心深重,他就废除了丞相一职,重新设置了内阁,因此在明朝之后官场里就没有丞相了,只有内阁大学士。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2)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清朝统治者来自于少数民族,在管理政策上大部分都承袭了明朝的制度,所以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内阁制度,直到雍正八年的时候,他才取消了内阁制度,此时建立了象征皇权的军机处。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3)

军机大臣是位于皇帝之下,又在文武百官之上的最高行政官员。

军机大臣和丞相一样,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但是它在权力上要明显弱于以往的丞相。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刘墉是在乾隆50年的时候被授予大学士一职四年之后,他被降为侍郎内阁,到了嘉庆二年的时候,他再次被升任为大学士。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4)

所以刘墉从来都没有当过丞相,电视剧之所以用《宰相刘罗锅》来命名,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角的光环,加大戏剧效果。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5)

刘墉更不是一个罗锅。

关于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比如现在的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刻意地关注员工的外在形象,同样的道理,清朝时期在招聘官员的时候也有着面试一关,清朝选取官员主要注重的是“身,言,书,判”。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6)

这里的“身”指的是身形,所以刘墉绝不可能是一个罗锅,如果他身形罗锅的话,根本就过不了面试这一关。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7)

关于刘墉是罗锅的笑谈在历史上也能够找到出处,嘉庆皇帝曾经称刘墉为刘驼子,但是此时的刘墉已经80多岁了,身形佝偻也是正常的衰老的现象,但绝不能够因嘉庆皇帝称刘墉为刘驼子,就认定刘墉是一个罗锅。

宰相刘罗锅刘墉揭不开锅(更正宰相刘罗锅)(8)

写在最后:

刘墉这一辈子虽然没有当过宰相,但他一直在行使宰相之职,对上辅佐君王,对下管理百官,更造福黎民百姓,为官清廉和刚正,但在清廉刚正之余,又不乏圆滑以及机敏,这也是他在被乾隆皇帝降职之后再次被嘉庆皇帝提拔为大学士的根本原因。

受电视剧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刘墉是刘罗锅,但是罗锅一词绝对不是对刘墉的讥讽以及调侃,更多的是一种崇拜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