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故事完整版(我的阅读故事看完电影再读原著)

文 | 马素平

还记得多年前看过张翎的长篇小说《余震》。

阅读故事完整版(我的阅读故事看完电影再读原著)(1)

这是当年冯小刚震撼全国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的原著小说,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史诗。

看此书前是先看到电影《唐山大地震》,凡是从1976年过来的人对那场唐山大地震都谈虎色变,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又带给我们新的的震撼,仿佛就在昨天。

(一)

记得2010年《唐山大地震》公演后,我焦急万分,想到影院去看吧,没有伴就放弃了;想从网上看吧,好长时间也没有。终于在一个周末,家人买了个正版碟,我利用午休的时间看了一遍,感人之处泪水横溢,下午上班还红肿着双眼。不过导演冯小刚、主演徐帆的煽情电影,赚取我的眼泪还是赶不上汶川大地震时我流过的泪水,因为电影不是纪实片,是讲故事,探讨了一些有关乎人性的东西。

从片名来看,我一直以为本片是纪录片,是讲一场大地震把那个地方什么都给毁了,然后大家在回忆中诉说一些悲痛的过去或催人泪下的什么什么故事。然而很意外,电影开始在用几件简单的事介绍主角家庭情况后,就发生了地震,这不是以特效和重现灾难为卖点的电影。

方达和方登是双胞胎姐弟,两人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两头,撬了一头另一个就保不住了,妈妈迟迟不肯决定撬哪头,来救他们的人还要去救别人,不能在继续等妈妈的“拿不定主意”了,于是为了保住孩子,逼迫着妈妈决定救左臂已骨折的弟弟。

故事至此才算开始,姐姐并没死,并被抗震救灾的一对解放军夫妻收养。由于对妈妈的决定耿耿于怀,她坚持对新父母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被妈妈带走的弟弟最终也没能保住那只手臂,从此姐弟两个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32年后当汶川大地震时,两人都去支援时在现场相认,然后弟弟带姐姐回来与母亲相见……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现实又生活化的电影,影片中有笑有泪,有的地方需要抹眼泪,有的地方又要我们红着眼轻笑出来,所以地震是生活的一个磨难,心的地震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生活会有万种经历,生老病死,妻离子散,或是欢乐团圆,然而能面对这一切的,只有我们强大的心灵,对生活的容纳与亲历。

看了这部影片,它的感悟有很多种,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我的体会就是----生着就要好好地活着!正像徐帆在电影中曾愤怒的大喊:“ 你永远不知道活着多好。”深刻且震撼啊。

(二)

看完碟片又到书店买来《余震》这部小说,余震是关于疼痛的,一种天灾带来的,却没有跟随天灾逝去的心灵疼痛。

小说作者张翎总结到:“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正是这故事中的人物让冯小刚有了拍这部电影的冲动。

电影将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更细微的刻画和颂扬。于是比小说《余震》更高明的贯穿电影主题的一个铺垫出现了:一定要再经历一次灾难他们才能将过去的事进行一个了结。这个铺垫太好了,因为很多电影包括电视剧都是主角心里有无数巨大的恩怨,然后一直在那纠结并以此来作为影片进行下去的冲突,直到发生了某件不但不小但十分戏剧的事他就忽然悟出来了,之前的事一笔勾销,故事才算完。但是《唐山大地震》中主角经历就是一个解决冲突的过程,人人都活在自己的执着中,妈妈总是有那么多内疚,姐姐心中一直有个结,他们最后终于相认的结局不是因为又一场地震,而是陈道明扮演的养父那句话所透露出的实质:“亲人,毕竟是亲人哪。”所以这个结局反倒成了必然。

《唐山大地震》深刻表现了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忍,在困境之中的坚持。影片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向我们展示了亲情的力量和爱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和升华。

现在重温作者张翎的总结:“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太有感触了,活下来活下来,真得只是开始。

(三)

唐山大地震那年,我还在海岛,那时13岁,正处在懵懂的花季。地震那天是晚饭后几点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妈妈在东屋跑缝纫机给人做衣服,爸爸在西屋床上躺着听收音机,我在西屋的桌子上写写画画着。忽然屋子摇动了几下,电灯在吊绳下左右摆动起来。爸爸一下子坐了起来,说:快跑。然后拉起我边向中间门厅的大门跑去边喊我妈妈快出来。看着爸爸惊慌的面容吓的我也不敢说话,问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只是把爸爸拽我的大手拽的更紧了。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到陆陆续续跑出来的邻居,我又和小孩们跑去打打闹闹了,直到妈妈把我喊回家去。次日,爸爸下班回来对我们说:唐山地震死了不少人了,余震能波及到我们这里,从现在起,部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了,家家户户要在屋外住段时间。

随后我和大人们先是在自家的院子里用军用帆布搭建一个小帐篷,住了两天天,又接到新的指令,到空旷的地方搭建防地震的棚子,做好长期的防震准备。

当时我们家住在离南海沿不远的部队医院家属院,这个防地震的棚子是在北面医院的菜地里,家家户户利用冬天储存大白菜和萝卜的菜窖子改造的,窖子底下铺了一层麦秸草,上面扎帐篷。可惜我只是在里面蹦跳几下、打了个滚就被大人们拽走了。这里条件太艰苦,人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回家去住了,留下的一个个防震棚,成了领导们来检查时才能用上的摆设了。

那段时间在学校里,老师们也给讲如何防地震、防海啸,弄得人心惶惶的。学校后来根据上面的要求,成立了地震检测小组。专门拿出一间紧靠老师宿舍的房子,摆上地震监测仪,安放桌椅供同学们轮流值班工作。我也有幸去值过几次班,就是根据每个小时观测的数据,在有关检测表上画出连线来。那时人小胆不大,轮到值班就怕画错线,挨老师训,总是战战兢兢的仔细画图。再后来,学校成立了不少课外活动小组,我就被老师安排到养猪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去了,远离了这个玩高科技的小组。那个大辫子女同学认真工作的身影,深刻地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之中。

阅读故事完整版(我的阅读故事看完电影再读原著)(2)

壹点号海岛寻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