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产品含有二氧化氯消毒剂(市场上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存在哪些骗局)

众所周知,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和较强的杀菌能力,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真菌、病毒、芽孢,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对人体、动物和植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广谱型的绿色消毒净化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为A1级消毒剂。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目前大家共同瞩目的消毒剂之一。由于二氧化氯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二氧化氯出现很多低级骗局。其骗局有以下几方面,敬请大家注意!

骗局一:张冠李戴骗局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而市面上很多产品名字张冠李戴,让人误解,例如常见的固体二氧化氯,其实严格说根本就不是二氧化氯,因为二氧化氯气体只有在零下四十几度才能成为固体,那么我们常温下见到的固体怎么能是二氧化氯呢?按照国标GB/T27802-2011市面上所谓的二氧化氯固体,其实是二氧化氯固体释放剂,是由亚氯酸盐和固体酸为主构成的复合物,遇水后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气体溶于水生成二氧化氯消毒液。所以一元二氧化氯粉剂,二元二氧化氯粉剂,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缓释片,固体凝胶二氧化氯都不是真正的二氧化氯,而是二氧化氯的固体释放剂或者反应剂。更有甚者打着进口名义起出很多别的名字(注: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危险化学品名字出现,打擦边球)

骗局二:含量标注骗局

二氧化氯虽然含有氯元素,但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3倍,杀菌能力比次氯酸根强大得多,它靠自身的活性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所以不能用有效氯对其进行评判,市面上标注二氧化氯含量其实大多数是以有效氯标注的,更有甚者标注高纯二氧化氯含量50%(A B按1:1混合使用),真正二氧化氯含量和有效氯含量效果那是差别大了去了,有很多用户按照标注含量去使用往往达不到使用效果,费工、费钱甚至对使用二氧化氯丧失了信心。在此奉劝二氧化氯生产经营者不要再乱标二氧化氯含量,最终将是害人害己,害了整个二氧化氯行业。用二氧化氯就用真正活化出来的二氧化氯含量,而不是其它有效氯含量。所以无论别人说一千道一万,只要用五步碘量法或分光光度计法验明正身即可。

骗局三:迎合骗局

用户说“二氧化氯放到水中爆炸声音越大越好”,你就说“是的”;用户说“活化时冒烟越大越好”你就附合说“对头”;用户说“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溶液不褪色好”,你也说“对呀”等等,举不胜举。爆炸声音大你就不怕使用造成事故,你就不觉得这样的产品不安全?活化时冒烟大是活化水量少了,二氧化氯都飘出来了你再使用活化后的母液浓度够吗?效果能好吗?二氧化氯是气体自然可以从浓度高的水中缓慢溢出到浓度低的空气中,并且二氧化氯见光分解,二氧化氯溶液不褪色,还是二氧化氯溶液了吗?我17年曾花了5000元买了个假二氧化氯配方(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想知道坑害二氧化氯行业的根源在哪),里面加的是前氧化型的色素,有效氯不能使其褪色。面对用户的疑问我们能不能耐心地解释给他们听呢?二氧化氯已经到了危及自身行业安全的地步了。

四、使用骗局

有一句话对二氧化氯评价“至今还没有发现不被二氧化氯杀灭的微生物”,就有了在非洲能治疗一切癌症、艾滋病、霍乱等疑难杂症,把二氧化氯胸卡戴在儿童身上就不会得病等等。可悲呀!二氧化氯是消毒剂,可以对表面或可接触部分有消毒作用,对内在接触不到的地方没有任何作用。先不说进入血液对人的影响,恐怕还未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就与机体表面有机物反应而失效了。所以二氧化氯虽然强大,到处可以看到应用的领域,但也得科学使用,看施用环境而定,切不可乱施乱用。不懂行真的能害死人!另外对于大水体或偏碱性水体,不经活化直接抛洒是作用不大或者没有效果的,因为要生成二氧化氯是需要反应浓度和偏酸性条件的。

哪些产品含有二氧化氯消毒剂(市场上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存在哪些骗局)(1)

总结:

二氧化氯是个好东西,具有消毒灭藻、除臭、漂白等作用,但二氧化氯又是一个特别的东西,要丰富和学习二氧化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场景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凸显二氧化氯的优势。最后告诉大家两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行业没有二氧化氯用不到的行业”!“中石油、中石化都没有二氧化氯的产业大”!

附:

1、 二氧化氯应用:食品加工杀菌、食品药材漂白脱硫脱硝、饮用水消毒、游泳池消毒、冰箱除臭、洗衣机茶具清洗、卫生防疫、医院、学校、酒店、KTV、场馆、水产养殖、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果树、茶叶、烟叶、水果清洗除药残、土壤改良、室内除甲醛、污水处理、循环水处理、石油开采、家居消毒净化、宠物医院、美容院、洗脚店……

2、 二氧化氯剂型:长效二氧化氯溶液(免活化)、固体释放粉、片、凝胶缓释剂、消毒巾……

3、 使用方式:熏蒸、雾化、喷洒、擦洗、浸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