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古诗讲解五年级(围观高考状元的心态)

鸟鸣涧唐·王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鸟鸣涧古诗讲解五年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鸟鸣涧古诗讲解五年级(围观高考状元的心态)

鸟鸣涧古诗讲解五年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时值大比,高考三日收官之时,又正好赶上一首王维的诗。咱们也来蹭个热度,说说高考——王维的高考。

其实也不仅仅只为蹭热度,说到高考这种大考,在我国古代对应的就是科举考试了。高考究竟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应的是院试还是乡试,亦或是会试,这不太好说。就社会各界形形色色的人对高考的关注程度来看,堪比唐朝的进士科考试。唐朝的科举和宋元明清还是有所不同的,没有乡试、会试、殿试。开科取士分省推荐举子,之所以名为科考,是因为当时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类似于宋朝以后的会试,制科类似于殿试。而常科之中又分六大科,分别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每一科的第一名都可以称为状元。当然这六科当中秀才科的考试是最难的,竟然难到没开几科就被取消了。而最热门的就是进士科,因为吏部铨选数量最多的就是进士及第的学子。因为读书人趋之若鹜导致竞争激烈,考中的难度自然就提高了。明经科及第也会被授予官职,所以和进士科同样重要。

介绍完唐朝的“高考”情况就该我们今天的主角出场了。王维,开元七年(720年)京兆府解元,开元九年(722年)进士科状元及第。如果不是唐朝没有殿试,也许王维真的可以为中国科举史增添一个连中三元的佳话。极尽荣耀后的新科状元王维,就在脸上的欢愉之色尚未消退的时候,突然厄运就降临了。因为手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伶人私自作舞被视为对皇帝的不敬。

这个在济州主管仓库、厨师等杂活儿的状元郎王维,心中自然不忿,就此开启了他半隐半仕,亦官亦隐的生活模式。据考证,《鸟鸣涧》就是写在王维被贬济州的这十余年间。

说到桂花我们就会联想到农历的八月,在这里先来说明一下,我们所说的八月开花的那是秋桂。桂花还有农历二月开花的春桂。所以当我们看到诗中的“桂花”和“春山”的时候先不必惊诧。

万籁俱寂的春山中,桂花在夜色里静静地悄悄地飘零。这无人打扰也不易察觉的落英缤纷,陶醉了整个夜晚。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枝梢,当银辉洒遍春山空谷,连鸟都为之惊诧。鸟儿时不时发出几声惊喜的鸣叫,使这月色中的春涧更显得幽静了。整首诗告诉我们的是王维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生发出来的空寂的惊叹。这份宁静和幽美却是以动景表现出来的,这种反衬的手法恰恰提醒了我们,王维这首《鸟鸣涧》看似描景实则是寓禅理于其间的。也因为笃信佛家禅理才使得遭贬济州的王维还能有如此的心境。

再翻回头来看看这首写景,而动静结合,还充满禅机的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非动非静、亦空亦静的禅宗之境。王维,无愧“诗佛”之称。

高考结束了,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抛物线,所有人的人生都会有起落。高考不能一考定终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这句话说起来老气,但是有理有据。像“高考状元”王维的人生就不像他的考试那样高歌猛进。话虽如此,我还是希望所有考生考试像王维一样一路夺魁,作文像王维一样一鸣惊人,心态像王维一样怡然自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