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车大王(花甲人与破车王)

鲁风

破车大王(花甲人与破车王)(1)

“鲁风骑自行车比汽车跑得都快!”那是20年前,我刚到泰安时,市文联的司机小孙这么调侃说。当时,我才40岁,即使真的比汽车快,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汽车容易堵,自行车可以钻空子呀。不过,我多年骑车,不怵头,不嫌弃,倒是真的。说起骑车,也真算有些年岁了:60年代买不起自行车,借车骑;70年代末托五金公司的朋友买了辆“大国防”,当时觉得很新奇,从此有了自己的“坐骑”,也便从那时开始了我的“自行车生涯”。

1985年,我从章丘老家到齐河县文化馆工作,在禹城县文化馆的四哥送我一辆半新的济南产“白鹤”牌自行车。直到现在,我还骑着它。上班、开会、买菜、串门,它是我唯一的代步工具。此外,除了早、晚各一次的散步、翻单杠外,骑自行车还是我最重要的锻炼方式。

1990年到泰安时,已进入“摩托车时代”。买不买摩托车,当时,我也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但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抛下那辆“坐骑”。有人说,还文人哩,骑辆破“白鹤”,不掉价吗?!还有一位朋友,干脆准备慷慨解囊,要帮我买一辆摩托车。我说骑自行车一不污染,二能锻炼,何乐而不为?婉言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我锻炼身体,最先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从记事起,便没见她老人家天明后起过床。因为贫困,老人家要起来忙家务。她早起,也要我们早起。这便歪打正着地让我养成了早起活动的习惯。老太太94岁殁,还是因为一场意外的气恼所致。这“现身说法”坚定了我锻炼的决心。

有意识地从事健身运动,则是从读书始。读书时,我发现有些格言深入浅出,对于自我保健颇有益处。例如“健康是第一财富”、“丰收靠劳动,健康靠运动”、“若要健,天天练”、“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等格言,贴近生活,趣味无穷。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无疑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勤奋锻炼的结果。有人调查过我国3384位百岁以上的老人,结果表明,百分之百的都是勤奋、热爱劳动的。其中多数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也有不少既勤奋工作,又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如有的书法家、画家等。

近年来,我经常阅读《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养生类报刊,同时身体力行,更自觉地继续着我的“自行车生涯”。当家门前停放着一辆甚至几辆小汽车时,属于我的还是那辆旧“白鹤”,看上去是那样寒酸、不合时宜。朋友、晚辈注视着那辆自行车的时候,我读懂了他们脸上的神情,那里面有关心,也有无奈:老鲁同志啊,您怎么就不能换掉你的“白鹤”呢?您知道吗?人家都叫你“破车王”哩!对于友人的关照,我从心底里表示感谢,但我又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宣传:汽车的普及,无疑对经济的发展是大好的事情,但同样重要的是,在它成为人们代步工具的同时,也为各种“文明病”打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已意识到这种趋势的危害。眼下,美国自行车销量已超过汽车。目前,美国人共拥有近1亿辆自行车,每天有1500万人骑自行车上班、上学。爱追“风”的国人,何不关注一下这个事实,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如果说,我20岁时骑自行车是在跟风,40岁骑自行车时是在坚持,时间的车轮又滚过去20年后的今天,我完全可以说,骑自行车已成为我重要的生活方式。生命在我身上已然流过了60年,如今,我发乌黑、齿坚固、耳不聋。不仅没掉过一颗牙,连牙疼也未曾有过一次。同事小苏1956年出生,已数次将变白的头发染黑,那天他问我:鲁老师,您的头发是染的吗?我说不是。他说,哟,比染的还黑呢!60年,我没打过吊瓶,没住过医院,连感冒算上,登医院门的次数,顶多有5次。平均12年看一次医生。说起药费,若不算平常为养生保健购买枸杞、桂圆的费用外,真正的医疗费用不到千元。

近几年单位几次体检,在心脏、肝、肺、血压、血黏稠度等各栏里,医生填写的都是“正常”和“健康”。有了这些,我很满足。庆幸这些年坚持运动,感谢我的那辆旧“白鹤”。用不着不好意思,没有丝毫尴尬,担着“破车王”`名的花甲人,我的心里喜滋滋。

破车大王(花甲人与破车王)(2)

鲁风,著名作家、编辑家、姓氏书法创始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1971年6月3日,发表了文革开始后山东省第一篇小说作品《党员代表》,同年在《大众日报》刊发散文《山村巨变》,被选入高中语文乡土教材。著有小说、散文集多部。其书法擅长楷体榜书,所创“姓氏书法”作品多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现为《泰山文化》执行总编。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