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

流水养鱼水质评价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0JK0476);安康市科技计划项目(AK2021-SF-05)

寇 坤 ,葛光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水产养殖是人们较为重要的食品来源。水产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养殖面积逐渐扩大 。养鱼用水和可供挖鱼塘的土地严重不足 。传统养鱼历来采用投加饵料肥水的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排泄物、残饵以及药物会对池底沉积物及水环境产生危害,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 。

为提高水产品养殖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高质量需求。流水养鱼市场逐步发展。流水养鱼是利用水体流动,鱼类始终在流水中生长,在保障溶解氧充足的同时,出水将残留饵料、粪便及代谢废物带走,使鱼类生活在溶解氧充足且水质清新的环境中。可大幅度提高放养密度,强化投饵加快鱼类生长速度。在保障鱼类品质的同时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

与传统养鱼模式相比,流水养鱼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地形、气候及养鱼品种的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会有所差距。为保障流水养鱼的质量,减少对水体以及环境的危害,最大化的保障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流水养鱼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和影响因素需具体分析,分析流水养鱼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原理,给出更具体的环境保护对策。

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现代渔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园区内水样进行分析。主要从水流经过整个园区的水质变化角度出发,检测园区内不同采样点水样的浊度,色度,pH,磷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不同参数的对比得出流水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原理,提出保护对策和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陕西省某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于2018年,项目占地 4.3 hm 2 ,建设鱼塘 2 hm 2 。于 2019年 5月投产,投放养殖中华鲟、金鳟、虹鳟、鲤鱼、鲢鱼、草鱼50余万尾。该建设项目是对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挖掘利用该区域丰富的水域资源,形成池塘养殖、鱼苗孵化和休闲民俗度假的综合性渔业休闲基地。该项目采用流水式渔业养殖,生产生态型鱼产品;利用流水养鱼,可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对水质造成污染;通过流水养鱼可适当改善小区域气候环境。

1.2 水样采集

该园区两侧有小河,水资源充沛。以进水渠管道为中线,园区划分为左右2部分,两侧规划成小的养鱼塘,进水渠两侧分布有进水口,为两侧鱼塘提供水源,进水口与鱼塘存在30 cm左右的高度差,有一定的曝气效果。不同鱼种分布于不同的养鱼塘中,每个塘互不影响。鱼塘排出水流入出水渠,汇聚于出水塘处理后排入两侧河流。在进水渠、金鳟鱼池、鲤鱼池、水渠出水口、水塘出水口分别设置采样点。

1.3 测定方法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见表1 。

表1 测定方法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1)

2 结果与分析

在陕西省某渔业园区的进水口、金鳟鱼池出水口、鲤鱼池出水口、水渠出水口、水塘出水口分别设置采样点,采样分析,鱼塘不同采样点水质参数变化趋势见图1。由图1可知,整个水体循环中磷酸盐波动幅度较小,养鱼池塘对亚硝酸盐影响较为突出。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2)

图1 鱼塘不同采样点水质参数对比分析

2.1 鱼塘水中浊度与色度分布

水体表观污染是指水体颜色异常、浑浊度高等引起人体感官不悦的现象,主要表征指标有水体悬浮物浓度(SS)、水体浑浊度、水体色度 。在许多水体中,浊度和色度是反映水质良好的重要指标。

浊度是指水体的浑浊程度,是由水中的不溶物所产生,包括悬浮物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水的浊度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有关。水质分析中规定,1 L 水中含有1 mg SiO 2 所构成的浊度为1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浊度越高,溶液越浑浊。饮用水国家浊度标准为不得超过1 NTU(NTU为浊度单位,1 NTU=1 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的指标,水中非溶解性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悬浮物颗粒的组分对水体的色度也有较大影响 。鱼塘水中浊度与色度分布见图2。

由图2可知,在整个鱼塘中,水体的浊度和色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逐渐增加。导致水体浊度增加的因素可能有养鱼塘中鱼类排泄物及残饵;鱼类游动导致塘底沉积物运动影响了水浊度;水渠出水口浊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水平,由于多个养鱼塘出水集中于此,水渠横截面积小且水流较急,悬浊物无法快速沉淀。

水体色度在进入养鱼塘后会增加,在水塘出水口处尤为突出。由于不同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组分不同,对于浊度和色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水塘出水口处色度较高可能是2个养鱼塘中排泄物及残饵集中、水体流动较快造成底泥向上翻涌导致了水中悬浮颗粒增加;湖库鱼塘等缓流水体中有机营养物质浓度较高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繁殖,藻类的数量和种类影响悬浮物颗粒的粒度分布 。

浊度和色度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没有其他化学物质影响突出,在增长幅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水体自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但非溶解性的残余饵料、鱼的排泄物等悬浮物会产生大量的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及颗粒有机腐屑和溶解有机腐屑,若不及时清除会很快污染水质,影响鱼类生长并诱发鱼病 。

为更好地降低浊度与色度,保障水质清洁,减少鱼类疾病,需要减少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可以将养鱼塘中排泄物与残留物及时收集排除;在水中添加化学吸附药品,安装生物过滤器。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3)

图2 鱼塘不同采样点水中浊度和色度变化趋势

2.2 鱼塘水中pH分布

水体中的氨主要以 NH 4 和非离子化 NH 3 形式存在,水中pH高低会影响鱼发育。一般鱼类在中性水体中生长最好 。成鱼养殖最适 pH为 6.5~7.5。pH 过低,使鱼类血液中 pH 下降,血液载氧能力降低,造成鱼类组织性缺氧;导致鱼类浮头,影响生长或患病;pH 过高,强碱性水体易破坏鳃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对鱼类的健康产生影响。鱼塘水中pH分布见图3。

由图 3 可知,进水口 pH 高达 7.93,超过了养鱼最适标准。影响池塘水体 pH变化因素很多,pH与水体中的 CO 2 含量关系较密切 。流水养鱼水体处于流动状态,会促进水体CO 2 溢出,水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会消耗水体中CO 2 ,pH会有所升高 。当水体流经养鱼池后,出水 pH降低,可能由于池塘中鱼类生长排放大量CO 2 导致。流水养鱼池塘中的pH降低,可能会对鱼类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为保障鱼类健康生长,提高鱼类品质,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应该在进水口将 pH调节到最适生长水平。pH 偏低使用生石灰调节;pH 偏高时及时注入新水,施用明矾,用醋酸调节 。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4)

图3 鱼塘不同采样点水中pH变化趋势

2.3 鱼塘水中磷酸盐浓度分析

磷酸盐是多种食物的天然成分,是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磷酸盐会增加水体中藻类生长所需的元素磷,引起藻类疯长;导致水体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死亡之后成为水体中细菌的营养,导致细菌迅速增殖,致使鱼类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会消耗水中的氧气,水体缺氧会引起鱼类死亡;藻类和细菌会释放毒素,使水体被毒化。有些鱼类会携带毒素,通过食物链将毒素带给人类,严重者会致人死亡。

鱼塘水中磷酸盐浓度见图4。由图4可知,当水体流经养鱼塘后磷酸盐含量会增加。虽然磷酸盐对鱼类没有毒性,但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其往往是水藻 生 长 的 限 制 性 营 养 盐 ,可 促 进 水 藻 的 生长 。间接影响鱼的生长。一般情况下,当磷酸盐检测值达到1mg/L时,水质宜于藻类繁殖,该养鱼塘中鲤鱼池出水高达 0.92 mg/L,若不及时控制,当磷酸盐含量持续升高,会导致养鱼塘中藻类增长,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鱼类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会降低鱼类品质,甚至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一旦造成鱼类死亡,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会大量增加,对水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5)

图4 鱼塘不同采样点水中磷酸盐变化趋势

剩余鱼饵料中未被分解的磷元素和鱼排泄物中的磷元素是导致磷酸盐增加的原因。通过大量换水可以暂时降低磷酸盐含量;需要选择磷酸盐含量低的鱼饲料对磷酸盐进行有效控制。

2.4 鱼塘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分析

亚硝酸盐主要来自氨氮的亚硝化作用和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水体中只要存在氮元素,必会有亚硝酸盐生成 。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会制约鱼类生长,诱发鱼类疾病 。水体亚硝酸盐达到0.1~0.5 mg/L 时,鱼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载氧能力减低,造成鱼类慢性中毒,鱼类摄食下降、呼吸困难等。当水体亚硝酸盐大于 0.5 mg/L时,血液载氧能力严重下降,鱼类代谢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鱼类极易患病,并可能诱发疾病 。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6)

图5 鱼塘不同采样点水中亚硝酸盐变化趋势

鱼塘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见图5。由图5可知,进水口亚硝酸盐含量并不高,符合 0.1 mg/L 以下标准 ,当水体流过养殖塘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严重超过了养殖标准,对鱼类的生长不利。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因素可能为投入物料、残饵与代谢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氮,水体中有机氮不断分解,氨氮浓度逐渐上升,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 ;浮游生物种群数量不足,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利用不够;外源水体本身存在污染:养殖密度过大 。

亚硝酸盐浓度控制方法为换水,当检测到亚硝酸盐超标时,即使没有发现鱼病问题,也应对水体进行更换;定期泼洒生石灰,保持底部环境 pH为弱碱性,有利于硝化反应顺利进行;施用微生物试剂,可以将池底堆积的有机物与排泄物及时分解 。

2.5 鱼塘中不同鱼种对环境的影响

鲤鱼和金鳟鱼对环境影响对比见图 6。由图 6可知,位于不同鱼塘的鲤鱼和金鳟鱼对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鲤鱼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更加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为鲤鱼池中鱼种投加量更多;为增加经济效益,保证鱼类快速生长,投加的饵料不同;鲤鱼对环境的净化能力没有金鳟鱼强。

河水养鱼的优缺点,流水养鱼水质评价(7)

图6 鲤鱼和金鳟鱼对环境影响对比

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议园区应该多项对比,选择更合适的鱼种及饲养物,建立最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

3 小结

流水养鱼作为一种新兴养殖技术,对环境会产生有利影响。对陕西省某渔业园区采样分析发现,当水流经养殖塘后,水质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色度和浊度显著增加;pH虽在进入鱼塘后降到了最适养鱼标准,但也说明鱼塘中对水环境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在养殖塘中,pH、磷酸盐、亚硝酸盐等偏高。

建议通过筛选优质鱼种及饵料,改善养殖塘底部环境、添加设备、合理施加药剂来改善流水养鱼对环境的影响。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