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士如何评价郭敬明(深扒郭敬明的劣迹一生)

如果把中国娱乐圈的某个人物搬上荧幕,那么郭敬明绝对是最适合的----反派人物,精彩的反派人物大多都心理畸形,郭敬明则更近一步,在心理畸形的条件之上---生理畸形,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外观上的缺陷少年时期的郭敬明并不喜欢与人相处,在感到寂寞的时间里郭敬明喜欢“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云云。如此精确的角度不免令人怀疑,他那纤细的脖子里是否安装着陀螺仪。

圈内人士如何评价郭敬明(深扒郭敬明的劣迹一生)(1)

郭敬明出生,成长与自贡,这是一个四川南部的小城,此前最出名的人物是烈士江姐,郭敬明的父亲郭建伟在国有企业供职,母亲邹慧兰在银行工作,相对优渥的家庭与良好的家教,让郭敬明喜欢上了读书与写作,十四岁时,郭敬明在刊物上投稿了自己的诗,名为《孤独》,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阅资料读一读,不就后郭敬明便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样刊与10元稿费,这是郭敬明人生中第一次赚到钱,尽管很微薄,但这远比父母老师口头夸奖上的虚荣来的更实在,高中时期郭敬明成为了某杂志社的写手,对于这段经历,他在书中写到“我常在上面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以骗取一些稿费好维持生活的滋润”。是的,郭敬明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文字是赚钱的工具,写作是赚钱的手段,作家,就是靠写作文字赚钱花的生意人。

2000年,韩寒的出现令《萌芽》杂志的新概念作文比赛名声大噪,这让郭敬明看到了一块新的跳板,只要他能够越过这道龙门,他就可以在世人面前展露风头,声名鹊起,并且还可以为高考加分,为此他仔细研究了前两届获奖作文的风格,发现其中大部分作品在文本结构或语言形式上都很标新立异,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毕竟是“新概念”作文比赛,求新不求真,因此郭敬明创造出了一种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文风,接连写了3万字分成七篇文章投给了概念社,他知道自己每多一篇文章,就多一份进入决赛的机会,果不其然,在2000年的冬季,他收到了《萌芽》杂志的挂号信,他终于可以去到那个向往的城市——上海,然而很遗憾,尽管郭敬明拿下了一等奖,但是那一年取消了高考加分政策,郭敬明没能考上第一志愿,最后服从调剂来到了上海大学,来到学校之后,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贫富差距的落差给自己带来的屈辱,他觉得自己需要被注目被认同,而他认为获得这一切的办法就是成功,而成功就是金钱,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郭敬明就利用自己分析,模仿,调用,复制的强大能力连夜写出了长篇小说《环城》,他就是写手界的拷贝忍者卡卡西,之后在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下《幻城》获得了市场上的巨大成功 ,然后在这半年之后,郭敬明又神速的完成了自己的新作,书名为《梦里花落知多少》,不久之后,作家庄羽就状告郭敬明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圈里圈外》,整理出来的抄袭证据长达几百页,不就后更多的黑料也被扒出来了,《幻城》的文风貌似模仿颜歌,故事与设定更是取自于日本漫画《圣传》,最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判决,郭敬明抄袭庄羽事实成立,并赔偿了庄羽20万元,但郭敬明拒绝道歉,因为这是他身上的最后一层遮羞布,一旦揭开,那就是对他无脑粉丝的背叛。

圈内人士如何评价郭敬明(深扒郭敬明的劣迹一生)(2)

在此后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郭敬明就在影视上活跃了起来之后纷纷改编了电影《我们约会吧》,《小时代》等等《小时代2》更是套拍 《小时代1》拍摄一次电影赚两份钱,之后票房更是狠狠赚了8个亿,之后的《爵迹2》也更是拍的《爵迹》第一部,不过还好在《爵迹》上映完之后,1.3亿的成本,最后票房整整亏了两成,终于让这个小子亏钱了。于此同时他以导演的身份加入了不怀好意的《演员请就位2》,不过他一如往日,擅长诡辩,巧舌如簧,偷换概念,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书本,实操鸭蛋,翻手为云,另结新欢,覆手为雨,凄凄惨惨,出尔反尔,害人不浅,争名夺利,杀人不眨眼,在一次次声讨中,在一碗碗狗血里,在如滔天巨浪一般的流量里郭敬明重回巅峰,《爵迹2》薄利多销,票房达3亿,手中的几部旧作品也相继卖出了版权。

圈内人士如何评价郭敬明(深扒郭敬明的劣迹一生)(3)

圈内人士如何评价郭敬明(深扒郭敬明的劣迹一生)(4)

上海北部有一座岛名叫“崇明”,这个名字像极了“敬明”,当时仍在小城的郭敬明,因此觉得自己简直是为上海而生,多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小说里,自恋的创造了两个身份,一个青春偶像作家,替字为崇光,一个时尚杂志总裁,取谐音为宫洺,连起来就是“崇敬光明”郭敬明也许真的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崇敬光明,但光明到底是金钱反射出的光泽,还是温暖人心的人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