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

电视剧《一路向前》总导演习辛(左),导演张建雄(中),演员练束梅(右)

与拍摄电视剧《那年小米正芬芳》和《红灯记》时蜻蜓点水式的探班不同,从电视剧《一路向前》筹备勘景到杀青,在超过半年的时间里,我进入剧组和大家朝夕相处,这让我得以有机会对「铁军」青年导演张建雄做深度观察。

惟有热爱

首先,这是一个品质淳厚的人。在通常意义上,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在根本意义上,有些人的阴坏是天生的,有些人的厚道也是天生的。在张建雄身上,我看不到哪怕一分钟的颐指气使,也听不到他对别人有一句非议。

《一路向前》总导演习辛曾经告诉我:“除了卓越才华和敬业精神,我最看重阿雄(张建雄)的品质;「先做人,后做事;先立德,再从艺」是「铁军」奉行的最高团队文化。”

再者,不论处于工作中还是私底下,张建雄从来不讲一句废话。这既能让他始终保持一个高效沟通的工作状态,也能让其秉持住谨言慎行的为人品格。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2)

导演张建雄在试道具的手感

还有热爱。

这些年,「铁军」总是接到那些「难度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摄制项目。一部电视剧动辄连续拍上三个月,每天至少16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但不论是作为摄影指导、执行导演、导演,张建雄每天都能保持一种激情澎湃的状态,同仁们因此送给他一个绰号「鸡血雄」。

《一路向前》有很多夜场戏,再加上为了抢时间,有些室内日戏也要采取夜拍的方式,所以「鸡血雄」的睡眠也严重不足,他每天早上都是睡眼惺忪的钻进导演车,前往拍摄现场那半小时车程,是他补觉的奢侈时刻。

“电视剧的创作和拍摄方式,决定了这是一份特别耗时间、熬心血的工作;作为一个导演,若非出于热爱,就无法始终保持最专注的状态。” 张建雄说。

在「热爱」这件事上,他一直都在向总导演习辛学习,“千头万绪集于习导一身,但他仍然随时可以在现场写下十几张扉页,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它能让你保持专注,能让你产生灵感。”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3)

所以,尽管张建雄在导演车上睡得昏头胀脑,但只要一进入现场便立即两眼放光、四处打量。

大多时候,他一边盯着监视器,一边拿着步话机大声调度、指挥着;但有时候,他眯着眼睛看着监视器不做声响,身体略微放松地向座椅左侧扶手斜靠,脸上带着喜悦的微笑。

我知道,在那一刻,导演张建雄正沉浸其中,正享受其中。

惟有热爱,才能让一个几乎是连轴转的人,有这般享受的状态。

“有个词叫「累觉不爱」,其实并非因为感觉累而不想再爱,而是你本来就爱的很不够;「爱不觉累」才是我们面对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场戏的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 张建雄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4)

一生师徒

正是在张建雄身上看到了好人品、真热爱、强技能,「铁军」总导演习辛有计划地将张建雄所担当的角色,从摄影师、摄影指导逐渐变成执行导演、导演。

从电视剧《我的仨妈俩爸》开始,张建雄在具体分工方面,卸下摄影指导的兼任职责,全身心投入到执行导演的岗位。

在《我的仨妈俩爸》之后,「铁军」拍摄了《娘亲舅大》。这部剧对于「铁军」意义非凡,从它开始,总导演习辛夯实其作为「小大正」领军人物的行业地位。

我们来看几组惊艳的数据:

2018年5月,《娘亲舅大》在CCTV8播出时,一举打破央视电视剧频道9年来的收视纪录,并连续18天蝉联收视冠军。2019年7月,《娘亲舅大》在CCTV1重播,收视率依旧持续第一;12月,《娘亲舅大》在CCTV8「重播剧场」再次登场,一如既往的保持全天24小时数据封顶状态。除了在央视平台取得无人望其项背的成绩外,《娘亲舅大》还是齐鲁频道2017年度冠军剧,其额峰值曾飚至52.8%,因在齐鲁频道的超高收视率,该剧斩获2017年度全国所有非上星频道年度“剧王”荣誉称号。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5)

导演张建雄躺在地上为演员做摔倒动作的示范

《娘亲舅大》也是张建雄作为执行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从「铁军」后续作品《回家的路有多远》开始,在电视剧的片头和海报上,张建雄正式以导演身份署名。

一个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家班,以创作能力尤其是塑造生动鲜活的小人物闻名;一个是以港派摄影师出道,并以其扎实的技法和精湛的技巧遐迩。总导演习辛和青年导演张建雄又陆续合作拍摄了《那年小米正芬芳》《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红灯记》《正是青春璀璨时》《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等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包括上个月完成后期制作的《一路向前》,和正在拍摄中的《故乡的泥土》。

“习辛导演与我,是一辈子的师徒情分。” 张建雄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6)

这绝非场面话,从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张建雄对习辛的敬重。

在「铁军」拍摄现场盯看监视器时,形成了总导演习辛的座椅在右,导演张建雄的座椅在左的习惯。有一天剧组转场到江边拍戏,帐篷刚搭建完成,张建雄就悄悄地对换了两把座椅的位置,这一次他坐在了右侧。

在我的记忆中,那天刚下过雨,地上比较湿滑,而且帐篷右侧边缘就是一个小坡。这应该就是张建雄调换位置的原因,他怕习导一不留神跌落坡下。

虽然在辈分和年龄上存在差距,但是两位导演偶尔的对话,却依稀可见少年归来的模样。那天在拍摄一场「野兔引路地质勘探员」的戏份时,习辛说:“阿雄,一会儿拍完这场戏,我们把兔子放了吧。”

张建雄特别认真地回答:“我也想放掉啊,但如果那样,这只兔子就得饿死,您看它肥的,被豢养的已经不怕人了。”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7)

导演张建雄在为摄影机找最佳拍摄角度

「三化」原则

张建雄觉得,「铁军」这些年所取得的有目共睹成绩的背后,是三个优势特点在支撑。

一是战略定力。“不论市场多么浮躁,「铁军」始终在「小大正」剧作领域深耕,这让的专注使得我们在创作和拍摄方面,不断地精益求精,对「小大正」剧作的理解和诠释,总是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张建雄说。

二是团队稳定。“制片、编剧、摄影、美术、置景、灯光以及服化道,「铁军」核心团队成员都跟随「铁军」十五年左右;拍摄一部电视剧,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些困难还无法公开言说,如果团队的凝聚力不够,遇到特别大的困难就容易导致崩盘。”他说。

三是原创能力。和很多剧组不同,「铁军」绝大多数的作品几乎都由自己孵化完成。“这也让我受益匪浅,在从摄影师转型成为导演的过程中,总导演习辛总是鼓励我多研究剧本,多参与剧本的创作。”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8)

张建雄说「铁军」在孵化完成一个剧本之后,对其打磨修改的次数是没有上限的,以《一路向前》为例,其最后拍摄使用的剧本体量,不到剧本总体量的十分之一。“对于「铁军」剧本的打磨,总导演习辛有一个三原则:人物化、生活化、细节化。”

说白了,就是要充分地使作品接地气、有代入感。

“我们得让观众在电视剧中感受到烟火气息,让观众觉得剧中的人物离他们很近;说白了,决不能让一部作品发虚、发飘。” 张建雄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9)

导演张建雄亲自下场客串《一路向前》角色周大峰

导演三要务

通过这些年对很多金牌导演、优秀演员的采访和观察,我发现他们都具备一个相同的特征:既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很感性;也有很强的逻辑能力,很理性。

「铁军」青年导演张建雄亦如是。除此之外,他觉得作为一个导演,想象能力要特别突出。“再好的剧本也是二维的,而导演要在阅读剧本的同时,在头脑中生成具体的拍摄画面。”

注意,张建雄说的不是我们吃瓜群众看小说时在大脑中出现的画面,而是「拍摄画面」。

“其实每个导演的工作方式都是「倒逼的」,我们要根据剧本的内容,提前构想出需要得到的画面、实现的氛围和节奏;需要为每一场戏提前向剧组各部门下达指令。所以我作为导演的第一要务是提前构想、提前预知、提前指令。” 他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0)

我们以《一路向前》中一场「特务和策反目标吃晚饭」的戏为例。在看剧本的时候,张建雄就为这场戏标注了氛围基调,“这顿饭的本质是个局,是个阴谋,因此它的光线要暗一点,摄影机要有30度角的俯拍机位,以此来增强特务脸上的阴郁感。特务是清醒的,他一直在观察和诱导目标;而目标的状态是压抑混沌的,所以他除了倾诉不满外,注意力全放在了喝酒上。”

不仅这些,这场戏需要什么样的碗碟、酒壶、餐桌、座椅,全都要按照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场景安排,这些细节上的要求,张建雄都要提前给美术、道具下指令;酒过三巡,两个角色尤其是策反目标的脸上应该泛红,因此张建雄也要提前给化妆组下指令,提醒她们注意在拍摄中途,及时给角色补妆,使得角色的脸上显出酒态。

“一个人喝多之后,他的脸和脖子都会红通通的,所有这些细节必须都要想到。” 张建雄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1)

前文提过,每天早上到达《一路向前》拍摄现场,张建雄做的第一件事是四处打量,他要检视现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墙上的广告纸贴得比较密,有些扎眼。因为这条小巷并不长,更算不上彼时的商业中心。”

这就涉及张建雄作为导演的第二要务:符合彼时彼地的逻辑能力。

我们还以这条市集小巷的布局为例。在各种小贩摊位中,有一个是卖风车的。为此,张建雄在一天前特意提醒副导演,在需要的群众演员中增加两个小孩。

现场拍摄的时候,两个孩子被安排在风车摊位前拿着风车玩耍,“如果没有这两个孩子,那个风车摊位看上去就不太舒服,有突兀感。” 张建雄说。

但看了两分钟监视器后,他又喊了“咔”,“还是不对,你让这两个孩子先是蹲在摊主的身旁,然后再让他俩拿起风车在摊位前玩耍。” 张建雄通过对讲机给执行导演下指令。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2)

这样的一个细微之处的调整,已经充分地显示他作为导演的逻辑思维能力。“两个小孩在风车摊位前玩耍的场景容易让观众产生跳戏感,观众可能会下意识地想「这两个孩子这么小,就自己跑到市集买风车?」,因此在不增加群演数量、不给现定群演增设台词的前提条件下,让两个孩子先是蹲在摊主旁,观众就会意识到他们是父子关系。”

那么,什么是张建雄作为导演的第三要务呢?《一路向前》采取了双线叙事结构,其主线为「罗向前带领军民克服重重困难修建铁路」;其辅线为「在修路过程中,罗向前与技术员叶岚建立起革命般的爱情」。

成渝铁路修成,爱情也需正果。在那样一个羞于表达的年代,如何给罗向前和叶岚一个结果,如何给观众一个交待?

剧本的设定是:成渝铁路修成在即,罗向前和叶岚在河边一边散步,一边互相含蓄地表达不舍,最终叶岚表示罗向前以后继续去哪里修路,她就跟到哪里,她要成为罗向前工作和生活上的毕生伴侣。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3)

“这场戏虽然没有任何大场面,但却是一场重头戏,是感情这条辅线上最重要的一场戏;如果按照剧本的设定拍,那就只能依靠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台词来推进,那样的节奏和感觉就太平淡了;羞涩和含蓄是有了,但那份感情上的炽热和渴望却似乎没有多少。”

这不是张建雄要的感觉,“我要让观众领略那个年代的爱情是多么的纯粹、干净和坚定。”他说。

思来想去,张建雄决定让两个演员相隔有两栋楼的距离,通过大喊的方式,把心里话讲给对方。

一开始,李健和练束梅喊不出来。“在技术层面他们当然能喊出来,但在走心层面俩人可能都无法共情投入。” 张建雄说。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4)

那种情形下的大喊,应该是情感和情绪压抑很久之后的释放,“两年披星戴月的修路,不顾个人安危;两年四目相对的相处,就要各奔东西。罗向前和叶岚都一直在克制个人感情,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修路中,从这个角度看,俩人的感情和情绪其实是压抑的。”

张建雄从逻辑上为俩人「喊式对话」找到依据。

但作为以演技精湛著称的成熟演员,李健和练束梅觉得那样的大喊或者有些矫情,或者略显夸张。

从我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去看,我也认为这恰恰和两个优秀演员的成熟度相关:李健不是愣头小伙子,练束梅也不是傻白甜;他们的生活和感情阅历通过潜意识告诉他们「那样的情形下,我们不会喊着对话,也不需要喊」。

也就是说,作为导演,张建雄在逻辑上「看见」,在情感上「相信」;而两位主演在那一刻既没「看见」,也不「相信」。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5)

怎么办?

私底下,李健和练束梅都亲切的称张建雄为雄哥,他们是多年好友,再加上两位主演无可挑剔的职业素养,但凡张建雄说一句「不讨论了,这场戏就这么拍」,两位主演肯定会尽力配合。

“但我不能那么做,如果两位主演对于这场戏不能真正地走心,他们的心中没有那份炽热和感动,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很难打动观众。” 张建雄说。

于是他跳上房车,在里面一口气讲了45分钟的戏,“就在我觉得累了,想要妥协的时候,我看到李健和练束梅的眼里有光了。”

最后,这场临近杀青的戏被剧组所有人叹为神来之笔,那个场景就像两个壮族青年情侣,分别站在两座山顶上互唱情歌诉衷肠;它妙在需要表达坚定和炽热的时候可以大声叫喊,需要表达羞涩和含蓄的时候可以低声自语。

电视剧一路向前李健(一路向前导演张建雄)(16)

“最重要的,罗向前代表三万军工,叶岚代表十万民工,两个人在片尾的呐喊既代表十三万军民的心声,也是在向那一代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剧终的时候做重要的升华,是这场戏的最大意义。

“这其实是我在拍摄之前就预想诠释的感觉,所以我作为导演的第三要务是:清楚每一场戏所要的感觉,实现它。” 张建雄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