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

历史上的8月30日

主要事件:

1:1363年8月30日——鄱阳湖之战

2:1951年8月30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3:195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4:1982年8月30日——苏联发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

5:1998年8月30日——我国兴建首条跨海铁路

1363年8月30日——鄱阳湖之战

在659年前的今天,1363年8月30日(农历1363年7月21日),鄱阳湖之战。

(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东伐朱元璋,并在途中杀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陈冲破朱元璋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围攻江西洪都(今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之侄朱文正),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元军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

才九天明军舰队大军自南京出发便抵达南昌救援,明军舰队分成11队,大船队在中央,余小船队载步兵至南昌登陆支援南昌守军,七月二十日(8月29日)两军主力在鄱阳湖对峙,次日(8月30日)黎明开始大战,前三天明军船小兵少处劣势,汉军“楼船”居高放炮石攻低处明军船舰,朱元璋座舰也中弹攻毁几乎被汉军俘虏,幸赖锦衣卫数船奔赴救出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采纳郭兴的建议,用火攻、投石机,第四天(9月2日)起烧毁陈军二十几艘楼船舰船,汉军伤亡惨重,至少两万五千名汉军战殁,陈友谅哥哥阵亡,陈友谅更悲痛不已,陈军愤而于阵前杀明军俘虏,导致明军自觉退无可退、非背水一战不可;之后陈军形势开始不利:鄱阳湖因为秋阳久晒导致水位降低,汉军楼船太重却吃水深慢甚至搁浅、不敢靠岸,反观明军船小速快可利攻击,也可以靠岸扎水寨作持久战;八月下旬,明军陆军克复南昌,部分明军舰队撤出至赣江、长江,仅留部份舰队与陈续战,等待明步军来援完成水陆包围。到了八月二十六日(10月4日),陈军企图突围退回武昌,在湖口受到明军岸上步兵万箭遮天连发阻截,陈友谅从船舱中探头出来,竟中流矢死,陈军于此再丧两万士卒,余五十万残部溃散逃败。

陈友谅之子陈理被残部拥立继位,后降朱元璋。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1)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2)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3)

1951年8月30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在71年前的今天,1951年8月30日(农历1951年7月28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二次大战后,菲律宾获得独立,美国殖民主义者却千方百计争取和保留在菲权力。1951年8月30日美菲在华盛顿签订《美菲联防条约》,于1958年8月27日正式生效,有效期无限。条约共8条,主要内容:缔约双方将以“自助和互助”的方式保持并发展“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缔约任何一方遭到“武装进攻”时,缔约双方进行协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通过这一条约,美国实际上首先得以侵略,控制和干涉其缔约国。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4)

195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在64年前的今天,1958年8月30日(农历1958年7月16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195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原子能科学研究和应用阶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西方的重重经济封锁和核武器威胁,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大力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这一天,也成为中国正式下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起始日。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5)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6)

1982年8月30日——苏联发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

在40年前的今天,1982年8月30日(农历1982年7月12日),苏联发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

1982年8月30日,苏联发射宇宙1402号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与同年10月2日发射的宇宙1412号,组成在同一轨道面上飞行成对工作的双基站雷达卫星。该雷达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安装在这两颗卫星上,其目的是可减少地面的杂乱回波,并易于探测较小的舰艇目标。该卫星可实施全天候侦察。它由叁个部分构成:(1)由末级火箭壳体和星载电子设备组成的舱段;(2)大孔径监视雷达舱段;(3)为星载雷达和无线电设备供电的核能源部分。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7)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8)

1998年8月30日——我国兴建首条跨海铁路

在24年前的今天,1998年8月30日(农历1998年7月9日),我国兴建首条跨海铁路。

1998年8月30日,铁道部粤海铁路通道工程在海口市南港码头工地举行了开工典礼,这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大通道。

以前海南省与内陆没有铁路通道,严重制约了人员和物资等方面的交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共同出资45亿元修建这条跨海铁路通道,力争2001年建成投产,运输调度由铁道部统一管理。

粤海铁路通道由湛海线,海南岛西环线、琼州海峡铁路轮渡组成。它北起广东省湛江市,向南经雷州市、徐闻县,在海安通过火车轮渡跨越琼州海峡至海南海口市,再沿海南西部穿越澄迈县、儋州市、东方市,到达三亚市,全长542.6公里。

粤海铁路通道经黎湛铁路北上与澜桂、焦柳,京广及拟建的洛阳至湛江通道相接;西行与南昆铁路相连;东去可与三茂铁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连接,发挥全国铁路路网直达快速运输的优势,对促进海南、雷州半岛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海南与内地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加快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巩固国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的今天12月8号(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