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

哈喽,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随手谈诗。一路走来写过了好多读诗心得,今天起打算分享一点有趣的诗词冷知识。第一期就从唐诗中被创作最多的内容——送别诗写起吧。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1)

什么是送别诗?

送别诗,顾名思义嘛,就是送人远行时所作的诗,表达一种对他人不舍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又会有相互鼓励、互道珍重等情绪,因此,送别诗又可以细分为壮别、阔别、惜别等等形式。

唐朝时,送别诗是被创作最多的内容形式(之一),你随手翻开任意一本诗集,送别的内容都不会少。

可以这样说,在唐朝啊,诗人之间送行作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你如果没有写过几首像样的送别诗,就不好意思自称为诗人。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2)

唐朝送别诗的特点

作诗送别并非始于唐朝,送《诗经》到汉乐府到南北朝,都有以送别为主题的佳作,只是到了唐朝,送别的形式更加多元化,诗人创作的时候也有了更多有趣好玩儿的特点。

·点题

唐朝人作送别诗往往开篇点题,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头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就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送别的地点;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又点明了对方要去的目的地。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3)

·饮宴

你送人离开不能干送,两个人你盯着我、我看着你,傻乎乎的,通常送行时都会摆上一桌宴席,喝杯小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送孟浩然虽然没有直说,但你知道,那可是李白,不喝酒能放他走?所以大概率会喝酒,还不会少喝,以示送别之情。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4)

·折杨柳

折杨柳也是个好玩的风俗,因为柳谐音留,暗含着不舍之意,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咱们用迎客松相迎四方来客,闭幕时,用柳枝表达不舍之情。折柳这一习俗,早在汉乐府中就有体现,《折杨柳歌辞》起句就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唐朝折柳送别的诗更多,前面说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头两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就用了杨柳的意象。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5)

李白的《劳劳亭》诗更是用杨柳体现了即将分离时的不舍和伤心: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捎带一提哈,杨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有很多种,除了送别之外,怀人怀乡也会用杨柳来表达,最著名的就是王之涣那首《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主要说送别,就不赘述了。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6)

·落日

离别当然是让人难过的事情,所以送别诗表达出的情感,大多是比较沉重的,诗人也会用落日来表达离别之情,李白特别喜欢用落日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泾川送族弟錞(chún)》就有:“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

更出名的《灞陵行送别》也有:“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还有《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完了又说“浮云游子意,萧萧班马鸣”,班马就是离群之马,不光即将离别的两个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就连马都不免悲鸣,所以班马也可以用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7)

·欢送

反正这些诗你一读就觉得很悲催,通常来说在送别场景,只要不是太大仇,都不会载歌载舞,但也有例外,汪伦老师送李白离开时就很开心,称得上是欢送,有诗为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8)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最后呢,不得不提一下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首特别单纯的咏物诗。

但实际上,这首诗原本题目叫《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在结尾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9)

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知道被哪些离离原上谱的家伙把诗题和内容都给删减了,只留下一个“草”和前四句,把一首送别诗硬生生改成了咏物诗。这还算比较有节操的。

有些选本里,只删了题目,没有删内容,如果不知道这首诗经历过怎样的噩梦,读起来就会一脸懵,题目是《草》,内容主题却是送别,这哪跟哪都不挨着呀,这破白居易写诗也不靠谱。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10)


白居易的最好的十首诗(白居易最经典的送别诗)(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