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

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1)

作者:洞见ciyu

身静、心静、意静。

老子在观察万物的活动时,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意思是,想要恢复生命的机能,“静”是最好的办法。

这次的疫情中,我们的身心都被奥密克戎折腾得苦不堪言。

学会静养自己,才能蓄满力量,更好地与生活斡旋。

01

静养身体

这波感染高峰中,阳过的人明显感觉到虚弱,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工作一会儿就精力不济。

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有的忙不迭地开始工作,最后病情加重;有的急于运动,结果得了心肌炎。

对身体透支的苦果,最后他们都自己咽下了。

中国古代讲究动静结合,要常运动,提高免疫力,也要懂静养,通过调节作息来恢复元气。

静养一方面,是要懂得休息。

曾国藩曾身体不适,去找了名叫竹如的朋友看病。

竹如告诉他:你可以尝试用“静坐”来养生,这种效果或许比吃药更好。

从那以后,曾国藩不管每天再忙,都会抽时间静坐,在静中养生,在静中修心。

另外一方面,要保证充足睡眠。

美国国家科学院做过一项实验:

研究者找了26位志愿者,要求这些人每晚睡够10小时,一周后,抽取他们的血样。

第二周又让他们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一周后再抽取血样。

最终两次血样的对比结果显示:

第二周因为睡眠时间不足,他们身体里至少有数百个基因发生了变化。

基因变化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恶性肿瘤。

因此,良好的作息对健康至关重要。

剧作家萧伯纳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上帝完成了创造世界的工作,第七天就歇手休息。

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休息。

他们明白,一个拿不出时间休息的人,总有一天,会被逼着拿出时间去医院。

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2)

02

静养情绪

疫情,是情绪的放大镜。

面对铺天盖地的消息,我们会惴惴不安;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会忧心忡忡。

在这样的焦虑中,还没被等病毒攻城拔寨,内心早已溃败千里。

作家何权峰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知名大学心脏学系主任心脏病发作,病情十分严重。

在经历濒死的绝境后,他审视自己的人生,总结出了两条生活守则:

守则一,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

守则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这两条处事守则,胜过任何医学良方。

三年疫情对生活的确影响很大,但努力应对,我们也挺过来了。

感染之后的水泥鼻,刀子嗓的确难受,但只要对症下药,熬过去也就那么一回事。

生活没那么好,但也不会那么糟糕。

守住心理防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生活才不至于失序。

作家刘润在上海封控时期,从不会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提心吊胆。

他利用这段时间翻阅书籍,查找资料。

每天写一万多字,结果用了7天的时间,就写完一本书。

情绪如箭,当我们拉动弓弦时,箭射向的其实是自己。

生活中黑天鹅无处不在,提高情绪屏蔽力,就能提高对生活的掌控力。

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3)

03

静养心态

史铁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了,原来幸福那么简单。

以前争着出人头地,求着名和利,可当家人都感染后才懂得:人生无常,家人在侧便是幸福。

以前想腰缠万贯,添置豪华车子、阔气房子,当自己高烧40度不退,在床上经受煎熬时才明白:命途多舛,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在《欲念心理学》中,提到“欲望-幸福”曲线。

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4)

欲望越小的时候,幸福感越强。

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幸福感反而会迅速跌入谷底。

这次疫情重新校正了我们的心态。

原来生老病死之外,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平凡日子的柴米油盐,都是难得的清欢。

就像周国平说的:

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

04

静养灵魂

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谈到,独居的时候,他可以两个星期不下楼。

早晨起来吃过早餐就开始看书,“有那么多的书都看不完,哪里还有时间感到孤独”。

就如诗人里尔克说的: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我们都需要精神的栖息之地,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有一物一事可娱乐心志,便无惧空虚与孤独。

大疫三年,无论之前因为防控而居家隔离,还是因感染在家休息,大部分人会有一段长期宅家的时间。

有的人因无所事事陷入巨大的空虚中,有的人因被关太久,把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灵魂没有寄托之所,内心就会枯萎一片。

有定力的人,即便离群而立,也能给予自己一份丰富的安静。

阳过之后觉得疲惫(阳过之后请静养自己)(5)

画家田学森计划在昆仑山写生,却意外因疫情不能离沪。

他没有感到烦躁,而是随遇而安,日夜作画。

在上海郊区的画室里,他构思了一幅以日出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将上海的城市风景与自己在山中写生时感受到的云雾意境融合,历时一个多月时间完成。

收藏家马未都,在疫情期间,坚持阅读写作,想把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写成一本书。

他一百天写一百篇,从不间断,日子过得充实无比。

心之归处即是桃花源。

灵魂丰盈的人,不用赶赴一场场热闹,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能把自己安顿好。

在太极拳中,“静”是重要的思想要领,追求身静、心静、意静。

唯有如此,练拳人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桩,以不变应万变。

人也要懂得静养自己,方能不忧不虑地应对生活的起伏,方能品出平凡日子的万千风味。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