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

1涪城芭蕾舞已走向世界舞台

轻盈的舞姿,温婉的旋律,柔软贴身的白纱裙。像纯洁的白天鹅,自由奔放;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像出水芙蓉般纯粹,轻松惬意!

温馨柔和的灯光,朦胧虚幻的舞台,在轻松愉悦的旋律荡漾下,芭蕾舞的美正释放着、演绎着。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2)

以上两幅摄影:勾宗凯(绵阳市生态摄影家协会主席)

绵阳博远艺术职业学校的剧场内,座无虚席。该校毕业班学生用轻盈的舞姿,点亮艺术人生。

芭蕾舞,是博远艺术职业学校教学成果的一个窗口。

学校毕业生多人次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上海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3)

学生周亚萍、樊苏怡、宋昭兰、杨文菲、曹查礼、李晗羽欣、郭子楠等多人次分别获得——

香港AGP国际芭蕾舞大赛金奖,澳大利亚悉尼城市艺术节金奖,加拿大GDC国际青少年舞蹈大赛中国西南赛区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届乌克兰国际芭蕾舞大赛表演奖,AEDC亚洲精英舞蹈大赛金奖、一等奖,上海戏剧学院全额进修奖学金、韩国环球芭蕾舞团奖学金等众多国际权威级奖项。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4)

2019年,博远学子郭子楠作为A组唯一的中国女选手,成功入围瑞士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再次刷新了博远专业高度,标志着绵阳芭蕾昂扬走向世界舞台。

2不止一个博远

可以用名校辈出来形容涪城职业教育。

绵阳航空职业学校,位于绵阳市南山公园旁,是2005年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专门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为绵阳南郊机场联合办学单位。

办学至今,已成为川航、厦航、国航、深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和绵阳南郊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南京禄口机场、新疆喀什机场等机场公司的人才选拔和定向培养基地。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5)

办学至今,该校已向航空公司、机场公司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人才7500余人,学生对口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绵阳理工学校,是由九方世纪教育文化发展集团投资2.8亿元重点打造的一所纳入国家计划招生的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连续几年为九方集团和迈高实业集团输送计算机人才近200人,为成都铁路局绵阳站输送高铁和地勤人员近100人,为全市40余家幼儿园输送幼教人才近200人,为绵阳四0四医院,游仙区医院,游仙区妇幼保健院输送医护人才近100人,为富乐山国际大酒店,开元酒店,绵州酒店等输送人才近200人等。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6)

服务于地方企业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学生升学方向,连续三年为20余所高校输送学生近2000人。

绵阳市艺术学校,是1993年经市教体局批准成立的一所艺术类专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近1200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艺术学校。

曾荣获“全国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学校”“全国文化艺术教育百强学校”等荣誉称号。

先后多次受文化部派遣,出访美国、俄罗斯、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台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争得荣誉。

被四川省政府,绵阳市政府评为“对外文化交流先进单位”“绵阳市文化艺术专业领军团队”。作品获国家文化部舞蹈表演最高奖“荷花奖”“桃李杯”奖等多项荣誉。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7)

学生高考升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北京舞蹈学院杨卫佳(已研究生毕业)、四川音乐学院郑婷(已研究生毕业)、北京电影学院黄俊捷(已主演多部影视剧)、中央民族大学英才班王豪、四川大学刘政等都是毕业生中的部分优秀代表。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 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毗邻安昌江和洞天公园,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2017-2021年累计1810位学生升入本科或高职院校,年平均升学率93.02%,为本科院校直接输送73人。烹饪专业是四川省示范专业。知名校友文健军创办海上海酒店集团、杨娟创办汤悦养身等企业已成行业标杆。

该校的省级科研课题《市场反应机制下的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研究》《整体性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困难的对策研究》,分别获省政府二等奖、三等奖;省级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获阶段性成果二等奖并已结题。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8)

绵阳市晟弘科技职业学校,创办于1993年,坐落于历史文化名镇——丰谷,学生总规模千余人。

历年应升大学保持了98%以上,先后有10余名学生因技能大赛获奖免试升入大学。四川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连续4年蝉联四川省“一等奖”。中职学校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勇夺四川省“一等奖”。服装专业学生已多年出国研修和就业。

……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9)

3涪城在下一部大棋

过去,我们只知道涪城区教育很牛——

是享誉省内外的“教育强区”,辖区各类学校超过200所;

拥有182所学校、10万余名学生,5000多名教师,是领先全市全省教育的蓬勃力量;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0)

基础名校如林,有享誉省内外的教育集团;

是绵阳高考最大的优质生源输送基地,中考出口领先全市,五育并举硕果累累;

在全市升入清北等顶尖高校的学生中,有许多学子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在涪城辖区就读……

没想到,涪城的职业教育也同样名校辈出,多少优秀人才成为行业精英,遍布四海。

涪城狠抓职业教育,认真践行国家顶层设计。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1)

10月12日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经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这就表现:“职教高考”将会成为中国高考的主要选择之一。

为什么职业教育会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3.0”向“工业4.0”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培养“具备较高文化程度的高级技工”。

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不再片面追求“空心化”的“学历教育”。动手能力,比空头理论更重要,实战经验、实用技术比刷题技术更重要。现在的职业教育,是国家全面推进的新型教育模式,既鼓励到更高层次的学府进行深造,更加注重务实、专业和特长,最终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涪城职教,已经形成“公民融建”“1 5 1”格局,辖区内共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绵阳职业技术学校)、民办5所(绵阳市艺术学校、绵阳博远艺术职业学校、绵阳理工学校、绵阳航空职业学校、绵阳晟弘科技学校),承担“职普融通”的公办高中1所(丰谷高中)、高等职业学校1所(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2)

从专业设置上看,中职学校主要开设有加工制造类、航空服务类、艺术表演类等11大类31个专业,其中有省级示范专业1个(绵阳职业技术学校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计等31个专业。

从专业设置上看,涪城的职业教育,是职业 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

从师资配置上看,中职学校共有专兼职教师589人,双师型教师71人。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师280余人,是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高职称、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从出口和就业上看,共有在籍学生8461人。2020年,绵阳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生1739人,其中升学79%、就业21%,就业学生中服务涪城企业人数占比达到70%。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招生2506人,2020届毕业学生1490人,就业90.06%。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3)

涪城狠抓职业教育,是服务产业的需要。

涪城,是全国的产业强区,正在实施GDP突破1000亿元、建成1000亿级产业园区、“四上”企业达到1000户的“三千工程”。

刚刚出炉的《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中,涪城区在全国排名第45位,中西部同类城区第一位,四川同类城区第一位!

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让涪城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奋进局面正在形成。

涪城更需要培养实用、专业和特色型人才为产业服务。

绵阳职业技术学校同北京京伦饭店、浙江吉利、上海燕青美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九洲集团、长虹集团、经天纬地集团、京东方等多家本地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4)

此外,该校自2009年起承担省政府“9 3”藏区学生的培养任务,牵头建立了涪城区职业教育研修协作体系,示范引领民办职业学校快速发展。

开设有建筑工程施工、数控技术应用等15个专业,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该校烹饪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全市领先,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居全市前列,已形成自身品牌和特色。

绵阳市艺术学校、绵阳博远艺术职业学校、绵阳理工学校、绵阳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绵阳晟弘艺术职业学校等5所民办中职学校及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结合市场需求实际,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职业技术培养模式,与南郊机场、绵阳中心福利院、惠科、上汽大众、马来西亚英迪大学等200余家企业、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每年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3000余人。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5)

涪城狠抓职业教育,是坚持民生为本。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发展职业教育,国家让普高、特高和职高的分流,既保证了学生最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又让学生选定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赛道,避免了千军万马过一独木桥,到头来学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大好青春。

职业教育,很好地解决了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对国家来讲,旨在培养大国工匠。如果一个学校走出一批又一批为中国制造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那是无限的荣光。这也是顺应教育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的历史潮流。

对家庭来讲,可以多挣钱,可以改写一个家庭的未来。这个世界,不缺理论家,就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

据《时代周报》报道——

在澳大利亚,咖啡师的时薪高到了50澳元(约合人民币226元)的,按照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节奏,一个咖啡师就能轻松拿到1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的年薪。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6)

澳大利亚咖啡馆(图源:homegrounds)

在德国,技校生可以移民。德国以成熟的职业教育培训享誉世界,拥有超过390种培训职业。德国多特蒙德职业培训中心,100多名学员在教室和工作间,学习如何成为专业美发师、电工、木匠、焊工、油漆工和车间机械师。他们都是从其他国家来的移民。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抓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改善的需要,改善劳动力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老百姓受教育的需要。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工程、抓产业发展,就是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涪城区看准了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率先布局,真抓实干,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为四个强区(科教强区、全域强区、产业强区、开放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4缔造产教城融合的职教新高地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7)

大会明确,要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充分表明,对于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认识与实践逐步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已经迎来“黄金期”。这在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鉴于涪城职业教育有深厚的基础、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和国家高度重视、市场需求广阔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科教强区的战略部署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发展理念。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市场化、精细化、园区化、集团化。

二、发展定位:建设西部地区现代化职业教育示范区。

中国的教育,原来是普通教育“单轨”运行,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运行。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8)

原来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是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高职教育也主要是专科,本科院校全国只有27所,高端职业教育的缺口很大。

今年的职教大会后,把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贯通了,从中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形成一个完整的全职教体系。

涪城区建设西部地区现代化职业教育示范区,就是抢占现代新型职业教育高地,把涪城打造成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聚集区。

三、发展取向。

一是立德树人,涪城区培养人才,不是只通过普通教育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普遍高于普通教育;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要靠职业教育来助力。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19)

二是服务民生,涪城的职业教育,要为绵阳的老百姓解决后顾之忧,要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才,成为技能型人才,让他们有稳定的就业,实现创业梦想,鼓起幸福的“腰包”。

三是服务发展,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产业,服务发展。产业强起来,人民才会富起来。

四、发展路径:产教融合,普职融通,公民融建。

产教融合,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20)

对涪城区而言——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基于涪城区产业链来谋划发展职业教育,紧扣构建“3 1”现代工业体系、“1 6”现代服务业体系、“1 2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设专业、开展教学,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

二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与惠科、京东方、长虹、九洲等本地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依托企业资源打造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探究共同招生、教学、实训和就业安置等一体化合作模式。

三是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有序推进中职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真正使校企合作更加多元、落到实处。

普职融通,就是普职并重,“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学生享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更高质量的教育。

对涪城而言——

一是深度整合绵阳职业技术学校、丰谷中学资源,开展职普融通学生招生并逐年扩大办学规模,形成相应办学经验后,稳步有序在全区推广,逐步扩大普职融通覆盖面。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21)

二是稳步实施中高职衔接推进计划,逐年扩大“3 2”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规模,推动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上有效衔接贯通,并通过分类招考、专升本等方式,向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质生源,扩大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公民融建,拆掉职业教育和市场之间的“隔墙”,面向社会办学。

涪城区已树立职业教育的“大教育观”,推进公办与民办、中职与高职、建制与非建制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22)

一方面,涪城区现有“1 5”职业学校相互间以及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绵高校之间要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深化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培养、就业创业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各大职业学校要深化与全区200多家各类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其渠道多元、资源广泛、信息灵敏、实践性强等优势,通过教育教学交流、学生实习实训、市场信息共享等方式深化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西部职教新模式(优秀人才遍布四海)(23)

五、发展保障

涪城区已成立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由区上主要领导挂帅担任组长,相关区级领导任副组长;由欣诚公司组建涪城职教集团,规划职教园区,争取省级试点。

中国(绵阳)科技城职业教育园区,选址新皂,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有望成为一座高端产教融合城,谱写绵阳新的职教辉煌!

涪城职业教育的路线图由此明确——

力争2025年,产教融合联盟培育工作成效凸显,实验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及产教融合工程项目、职业体验中心功能效益凸显,产教深度融合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西部现代化职业教育示范区。

力争2035年,全面实现产教统筹融合,全面建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涪城,正在大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推动产教城融合发展,为全方位推动涪城高位求进,全面建成西部现代化强区,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涪城,率先布局,科学谋划,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抢占新型职教高地,打造产城融合大城,于绵阳来讲,是“五个排头兵”的担当,对全市产业质量的提升、创新创业的需求,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成,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