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

文|凝妈悟语

董宇辉讲了他理解妈妈的经历,让很多父母羡慕不已。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1)

董宇辉曾经也是非主流少年,经常和妈妈合不来,说几句话都能吵起来,会把妈妈气哭。妈妈性子急,有时候还会抄起棍子追着想打。所以,董宇辉总是有意逃离妈妈。

快上高二的时候,董宇辉因为一次不小心,从高处掉下来摔断了腿,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动,被迫在家养伤。

妈妈为了让他恢复得快一点,每天都炖排骨,慢慢伤口愈合,妈妈又变着花样炖排骨。在非常热的厨房里,妈妈一忙一下午。把排骨焯水,把调料包在纱布里,先煮再炒,做出糖醋的口感。

在炎热的夏天,妈妈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步骤,还要进行繁重的琐碎的劳动。没有骂他任何不是,也不会催他完成课业,一心一意只想让他尽快恢复健康。

从那时候起,董宇辉忽然顿悟,理解了父母。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2)

董宇辉是因为看到妈妈的辛苦付出,体会到了妈妈对他无私的爱,所以从内心体谅了妈妈。看上去,好像只要妈妈对孩子好,孩子就会理解父母,其实,也不是这么乐观。

有很多家长表示:我也对孩子非常好,为什么孩子不能像董宇辉一样理解我。

貌似是孩子的错,其实也不一定。孩子理解父母,应该是有很多条件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相同的体会,也不会都在高二那一年。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3)

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是滞后的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恋父母——排斥父母——理解父母。

10岁前,非常黏父母,什么事都想跟父母分享,遇到难题会向父母求助。孩子像父母的跟屁虫,永远长不大。

10岁以后,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认为父母控制太多,就开始远离父母,甚至和父母对着干,进入一个互相看不顺眼的阶段。很多孩子想住校,想到外地上学,离父母越远越好。

再过一些年,时间不确定,也许是高中,也许是成年后,也许是结婚后,自己经历一些事情,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开始和父母和解,想和父母近距离接触。

有很多朋友表示,上高中住校后,才知道在家有多幸福,父母对自己有多好。也有朋友表示,有了孩子,体会到养儿育女的艰辛,才明白当初父母养育自己有多难,希望通过努力补偿对父母的亏欠。

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太阳光都不能走直线,都需要8分钟才能照到地球,我们被孩子理解也不太可能一帆风顺。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4)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差别的

我们认为对孩子很好,但这种好是需要加引号的。是不是过度溺爱,让孩子习以为常不懂感恩?是不是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无所适从,反而被压得喘不动气。

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优越,要啥有啥。他从来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父母辛苦劳动换来的,接受得理所应当。当他到了一定年龄,自然不会理解父母。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在吉林街头发生过这样的一幕。一个女学生当街殴打自己的母亲,被人劝阻后,还是不服气,即使倒在地上,还是左手撑着地,右手指着母亲骂骂咧咧。

起因是女孩想要一大笔钱出去玩,母亲担心孩子丢钱或者发生危险,不想给,女孩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上来就抢钱包,没抢到,开始报复母亲。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5)

也有很多父母爱孩子过犹不及,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给予孩子过度关心,结果把孩子养成了仇人。这是因为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也不能理解。

有个心理学效应,叫“食盐效应”。一头驴子,干巴巴吃草的时候感觉没意思,一天,主人给他放了一点盐,它觉得很美味,吃了很多。它认为盐很好吃,就要求吃盐。第二天,主人给了他一碗盐,驴子吃了几口就跑去吃草了。

如果父母对孩子好的过度,就像给驴子加多了盐,孩子吃起来并不舒服,反而会因爱生恨。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6)

让孩子理解父母,需要耐心和智慧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耐心和智慧。

不要和别人比较,每个孩子都不同。别的孩子可能一直理解父母,或者上高中就理解父母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同龄,却做不到那么好。也没关系,孩子还在理解父母的路上。经历过更多曲折,孩子可能对父母的理解会更深刻。

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孩子只是没有做好准备。有一位妈妈说,孩子上初中,特别叛逆。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家里充满火药味。自己都不想见到孩子了,看到孩子也不想给好脸色。这样把孩子推到对立面,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青春期本来就是叛逆的阶段,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如果坚持每天给孩子一个笑脸,相信孩子也会融化在笑容里,慢慢消除对父母的戒备之心。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7)

爱孩子,不骄纵、不过度。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从小给他什么样的价值观,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让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搞特殊化。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一切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应当珍惜。孩子该独立的时候,就放手让他自主决定,让他有胜任感。

给孩子最朴实的爱,比如精心做好每一顿饭,看似普通,这种润物无声的爱,却让孩子印象深刻。像董宇辉,总是回忆妈妈给他做饭的场景,美好溢出屏幕。还有杰西,想起妈妈总是让他喝粥,他还曾经怪妈妈,长大后反而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正应了小王子中说的,为什么玫瑰是独一无二的,只因为你在他身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它才显得独特。

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很好)(8)

写在最后: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我们会特别希望孩子理解父母,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不着急,只要我们能用心爱孩子,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孩子总会有醒悟的那一天。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