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相比较斯特里克兰德先生主动放弃优渥生活投身艺术,窦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更多的却是无奈:这个弱女子没有去惹是生非,而是社会的不公步步紧逼,逼迫她发出“三桩毒誓”。

关汉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贯擅长创造喜剧。但他的喜剧却是如同周星驰的电影一般,蕴含悲剧内核。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1)

《大话西游》中的周星驰

而这部《窦娥冤》,就是关汉卿抛弃了喜剧表壳,通过完整的悲剧,把元代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展示在人们眼前。

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评价:“关汉卿的《窦娥冤》,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可见,《窦娥冤》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一朵奇葩,更是一部令世界文学史颤动的大悲剧。

《窦娥冤》以窦娥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她从“童养媳”到“少寡妇”短短二十余年的生命中,遭遇到了种种苦难。她少年丧母,被缺钱的父亲卖给蔡婆婆,好不容易熬到成年,却又死了丈夫,年轻守寡。而更大的冤屈与灾难却还在后面等着她。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2)

关汉卿

关汉卿通过一个元代底层弱女子之口,发出了对天地不公的呐喊,更点透了底层妇女的集体沉默与无奈挣扎。

一、鬻儿卖女的背后,是元代百姓不堪入目的底层挣扎

窦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窦天章是一个“幼习儒业,抱有文章”的书生。但不幸的是,窦天章家境贫寒,为了进京赶考,也为了抵债,他把窦娥卖给了放债的蔡婆婆,做了童养媳。

窦娥三岁就没有了母亲,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她十分孝顺,事事遵从父亲的意愿,从来不敢反抗,也成了封建父权下的“傀儡”。

她在蔡婆婆家度过了很平淡的一段日子,不料祸从天降,在她17岁那年,丈夫因病去世,窦娥随即变成了寡妇。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3)

《窦娥冤》

在剧中,窦娥的蔡婆婆是一个靠放高利贷度日的寡妇,在一次收贷的过程中,却险些遭遇杀害。曾经欠债的赛卢医因为无力偿还那二十两银子,想要杀死蔡婆婆一了百了,正在生死关头,张驴儿父子出现,救了蔡婆婆。

通过短短几折戏文,关汉卿就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副“人吃人”的险恶图景:父母鬻儿卖女偿还债务,欠债人与债主之间以命相搏。但不管是蔡婆婆还是赛卢医,都是走投无路的底层百姓,社会的残酷与官府的黑暗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蔡婆婆被张氏父子救出,本想用银钱打发他们走,但张驴儿一听她家是放贷的,而且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媳妇,便挟恩图报,提出无理要求:他们父子要娶窦娥婆媳,并掌管她们的家产。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4)

张驴儿

蔡婆婆大吃一惊,想要拒绝,却畏惧张氏父子的蛮横暴力,只得答应下来。回到家后,窦娥听说婆婆把自己许给张驴儿,坚决不从。一向温顺的窦娥竟然指责婆婆:

婆婆,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

婆婆反驳说:“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

蔡婆婆为了躲避灾祸,竟然“顾不得别人笑话”,同意嫁给张驴儿父亲。要知道,自北宋以后,“贞洁”观念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社会伦理之一。弃社会伦理于不顾的背后,是官府和正义的缺席,是黑暗现实对人性的“反噬”。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5)

赛卢医

戏本说到这里,窦娥其实已经陷入绝境:作为一个媳妇,她违背了婆婆的意志,必然会遭受伦理孝道的批判,这构成了第一种冲突;作为一个寡妇,她反抗了当地“霸主”张驴儿的意志,在外界也将无法立足,这构成了第二层冲突。

但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张驴儿作为男权社会的代表,他的报复牵扯到了黑暗的官府,这才给了窦娥致命一击。

二、“三桩毒誓”的背后,是底层妇女的悲鸣

张驴儿对窦娥怀恨在心,因此设计嫁祸窦娥,甚至想要置她于死地。他找到赛卢医,威胁他给自己一包毒药,否则就把加害蔡婆婆的事情报官。赛卢医害怕事情败露,因此只得照做。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6)

窦娥被问斩

蔡婆婆生病,想要喝羊肚儿汤,窦娥给婆婆煮了一碗汤,但却被张驴儿下了药。张驴儿想嫁祸于窦娥,给她安上个“毒害婆婆”的罪名,然后以此为由逼她改嫁。

不料,张驴儿的父亲也想尝一口,就被这碗汤阴差阳错地毒杀了。张驴儿见状,心下又生一计,他嫁祸给窦娥,以“官休”相威胁,实则意欲强行挟制窦娥“私休”。窦娥一身清白,不怕对簿公堂,坚决要“官休”。

但悲惨的是,衙门并不像窦娥想象的那般“公正”。判官桃杌是非不分,听信张驴儿一面之词,言严刑逼供窦娥,让她承认自己毒死“公公”。

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7)

窦娥被用刑

桃杌见窦娥死不承认,就以拷打蔡婆婆来要挟窦娥。孝顺的窦娥不忍看见婆婆受罪,便含冤认罪。

〔正旦云〕为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孤云〕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

她在问斩前对着判官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并发出了对天地不公、社会黑暗的叩问: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8)

窦娥发下三桩毒誓

至此,窦娥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她竟然公然指责天地与官府,这构成了第三层冲突,也是全剧的高潮冲突。

在元代社会,法治缺失,人治为主,加上贪贿成风,导致冤狱众多。窦娥的冤屈,不过是成千上万的冤案中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在戏中,张驴儿这类无法无天、横行乡里的社会渣滓,竟然有官府撑腰,本应该是洗清冤屈的衙门竟成了逍遥法外的场所。世事的荒谬和黑暗,可见一斑。

关汉卿描写窦娥死后的场景:浮云蔽日,阴风怒吼,白雪纷飞,这一片肃杀的悲剧氛围,把窦娥的冤屈悲愤的情绪推到了最高潮。关汉卿想通过这惊天动地的描写,唤起世人的良知,激发人们对不公的愤恨与改变的决心。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9)

六月飞雪

三、窦娥沉冤得雪,背后却是对公正更大的问号

戏本的第四折写了窦娥的“三桩毒誓”相继应验,以这种神异的方式证实了窦娥天大的冤情。

由于楚州大旱三年,上面官员感到奇怪,便开始追查。而此次负责的官员,正是窦娥已经考上进士当官的父亲——窦天章。

窦娥的一缕魂魄不肯离开世间,托梦给父亲,让他帮自己平反冤屈。最后,窦天章终于找到了冤案卷宗,惩治了张驴儿,窦娥沉冤得雪:

你这一行人,听我下断:张驴儿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10)

窦娥

但是,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却给现实沉重的一击:窦娥的沉冤得雪,靠的是父亲手中的权力,而不是明辨是非的青天大老爷,也不是最终主持正义的法律。

这种“靠关系”的平反,救得了一个窦娥,救得了千千万万的“窦娥”吗?关汉卿曾以“铜豌豆”和“浪荡子”自居,但他的每部戏剧,却都蕴含着大悲悯。几百年后,另一位文学大师鲁迅也发出了这样感慨:当弱者被推向深渊,没有一个看客无辜。

窦娥冤中是谁造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三桩毒誓)(11)

鲁迅

读书、洞见、明智,更多文学解读、影片评论,欢迎关注@花某人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