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疣长在什么地方(哪种长相的疣更危险)

皮肤到底有多难?除了长粉刺、痣、斑点,有时候还会冒出一些米粒大小的“肉疙瘩”,也就是「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普通的疣长在什么地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通的疣长在什么地方(哪种长相的疣更危险)

普通的疣长在什么地方

皮肤到底有多难?除了长粉刺、痣、斑点,有时候还会冒出一些米粒大小的“肉疙瘩”,也就是「疣」。

其实,疣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区分它长在哪个部位,才能判断风险性和传染性。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不同种类疣的偏爱部位,并教你判断风险。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张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杜娟

身体为什么会长疣?

生活中,不少人一听到“疣”字,就自动将其与传染病挂钩。它确实带有传染性,但并非一碰就感染。

作为一种皮肤表面的良性赘生物,疣是怎样“冒”出来的呢?

  • 皮肤黏膜皮损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进入皮肤上皮细胞;

  • 随后病毒在其中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形成疣。比如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感染疣,通常要具备两个条件:

  • 皮肤有破损;

  • 免疫力低下。

    当皮肤破损时,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如果自身免疫力能杀灭病毒,感染者就不会被传染;如果免疫力不足以与病毒抗衡,病毒便可在皮肤上作乱,长出疣体。

    因此,暴露部位的皮肤接触病毒几率更大,是疣的高发部位。

    5类疣各有发病特征

    正因为疣的发病和HPV病毒感染的部位有关,因此危险性及治疗方式也要“对症”观察。

    寻常疣:易受伤部位

    俗称“刺瘊”或“瘊”,常与1、2、4、7型HPV感染有关。

  • 偏爱位置:易受外伤的部位,比如手指、肘部、膝盖和面部,可扩散至身体任何部位。

  • 特征:疣体是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可单个出现,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自身接种”,呈线状排列。

  • 治疗方法:通常没有自觉症状,在2~4年内自行消退。

    丝状疣:头颈部最常见

    它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

  • 偏爱位置:眼睑、口周及颈部。

  • 特征: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根部狭窄,表面为指状的突起。

  • 治疗方法:包括切除、剪除、刮除和液氮冷冻,也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或维A酸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液氮冷冻时,肤色深的患者治疗后可能留下持久的色素减退斑,需谨慎选用。

    跖疣:足部体积大的会产生痛感

  • 偏爱位置:足底

  • 特征:皮损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马赛克”样皮损,体积较大或较深的跖疣可在行走时因压力产生疼痛。

  • 治疗方法:由于脚部角质层肥厚,跖疣较难治疗,药物难以有效到达深层,可尝试外涂腐蚀性酸、液氮冷冻等方式。皮疹多且厚者可联合维A酸、抗病毒、调节免疫等系统治疗。

    扁平疣:好发于面部

    扁平疣与3、10、26~29、41型HPV感染有关。

  • 偏爱位置:最常发生在手背、手臂和面部,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 特征:形状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可为浅棕色、粉红色或肤色。

  • 治疗方法:常用外用药物有0.05%~0.1%维A酸软膏、5%咪喹莫特霜等,但需根据皮损特点、发病部位等综合考虑,不能盲目乱用。比如有些药物会造成色素沉积,颜面部扁平疣应慎用。皮损数目较少者,可应用物理治疗,颜面部也需要谨慎使用。

    尖锐湿疣:生殖器官附近

    这类“疣”也叫做肛门生殖器疣。

  • 偏爱位置:外生殖器和会阴、肛周或皮肤黏膜交界处,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产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 特征:皮损通常是分散、无蒂、表面光滑的疣,也可出现大的融合性斑块,呈现皮色、棕色或发白(尤其是潮湿部位)。

  • 治疗方法:患者需尽早去除疣体,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的感染,减少复发;可外用0.5%的鬼臼毒素酊(孕妇禁用)等,或物理方法或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

    从传染性来看,分两种传播形式:

  • 皮肤直接接触:寻常疣、扁平疣都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但需满足皮肤有伤口、抵抗力差、接触物上有足量HPV等条件,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 性传播: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形式,易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人群。已有性生活的人,应避免发生不洁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

    为了避免疣长在皮肤,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及时接种HPV疫苗;

  • 避免使用直接接触皮肤的公共物品,如毛巾、浴巾、搓澡巾等;

  • 游泳选择消毒指标合格的游泳馆;

  • 进行有创美容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以防因器械消毒不彻底感染HPV;

  • 注意浴具、内衣裤的清洁卫生。

    身上的“肉疙瘩”未必都是疣

    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肉疙瘩”形态都是疣,要通过以下方法分辨。

    皮赘vs丝状疣

    皮赘

    丝状疣

    形态

    柔软、光滑的软“痦子”;皮肤软纤维瘤

    小的寻常疣,表面粗糙、不光滑

    颜色

    呈肉色或褐色

    -

    好发部位

    头颈部、胸背部、腋下

    眼睑、口周、颈部

    传染性

    老年斑vs扁平疣

    老年斑

    扁平疣

    性质

    良性表皮内增生

    良性赘生物

    形态

    多数与皮肤持平,有时会高出皮表

    粗糙,仅有粟米大小,略微高出皮肤

    排列规则

    颜色会逐渐加深、变大,位置较分散

    单独或密集分布,有时也因搔抓呈线性

    好发部位

    面部、头皮、手臂等脂溢性或暴光部位

    手背、手臂、面部

    鸡眼vs跖疣

    鸡眼

    跖疣

    性质

    慢性摩擦或压力导致的圆锥状角质增生物

    良性赘生物

    形态

    表面光滑但有皮纹

    从肉色小丘疹发展成黄色斑

    好发部位

    手指、脚趾间,单个出现

    脚底,很少单个出现

    传染性

    “假性”湿疣vs尖锐湿疣

    “假性”湿疣

    尖锐湿疣

    颜色

    部分年轻女性阴部出现粉色小丘疹

    褐色、肤色

    传播形式

    不会传染、与性接触无关

    迅速增多、大小不一

    需要提醒的是,病理活检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如果皮肤上出现不明“肉疙瘩”,最好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猜测,也不要盲目用药。▲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