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

一起写“日新月异”。

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康诰》曰:‘作新民。’《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写一下,给大家看看。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1)

逐个字讲讲: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2)

日(拼音:rì)是汉语常用字,远古时期没有“太阳”这个词,太阳就是“日”。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所以一个昼夜也称为“日”。狭义的“日”为“白昼”,与“夜”相对。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3)

后来又引申为时候、时代、日子。又因为“日”的唯一性,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所以“日”也用于比喻君主。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4)

新,汉语常用字,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中的“新”字由“斤(斧)”和“木”组成,表示用斧砍柴。其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取木也”,是“薪”的本字。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5)

由此引申出初始的、新的事物、没有用过的、与“旧”相反的等含义。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6)

月,汉语常用字,读作yuè,其本义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即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规律创造了“月”这个计时单位,沿用至今。也指形状像月亮的东西、按月出现或完成的意义。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7)

“月”是常见偏旁,以“月”为偏旁的字,一类与月亮有关,如朔、望、朝等。还有一类是由“肉”演变而来,与月亮无关,如肘、肚、肺、肥等。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8)

异,汉语常用字,读作yì,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奇特、奇异、奇怪;引申义有不同的、其他、别的等。

现代汉语所见的秦汉文字都比《说文》小篆近古,因此,现代学者怀疑许慎为了牵合其“从廾,从畀”的说法而谬改文字。现代通用的“异”见于《说文》卷三“廾”部:“异,举也。从廾,㠯声。《虞书》曰:‘岳日异哉。’”“异(异体)”与“异”语音相近,“异”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文献中用其本义的时候也极少,简化字以“异”代“异(异体)”

下课了……

趣说甲骨文(一起写甲骨吉语)(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