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铎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石达开”

姜文导演的经典电影《鬼子来了》里有一个经典桥段,淳朴的农民马大三被日本战俘花屋小三郎砍下头颅,曾经的救命之恩却惨遭一刀两断,马大三的脑袋在地上滚了九圈,眨眼三下,整部影片的黑白色调也一下子焕发光彩,这就是所谓的含笑九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里麻木的乡亲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围观同胞受刑只知道拍手称快。然而我们作为影片的观众,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国军、日俘以及村民这三方角色,最关注的还是主人公马大三的内心世界,被砍下脑袋之后的他心里究竟是作何感想,这令人颇为好奇。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1)

我们由此不禁发出疑问,人类被砍头的瞬间,是头觉得身体没了,还是身体觉得头没了呢?

一、暴政酷刑,惨绝人寰

说起刑罚之酷烈,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与人类相媲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因而创造了文明,却也因为文明的畸变,设计出一系列精巧的刑具来残害同类。这既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对文明的无情嘲讽与恶意践踏,对于文明最荒诞的表现形式莫过于此。

客观来看,人类刑罚的设计思路,大致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对人体进行损伤,但是不以致残为目的的刑罚,比如廷杖、夹棍或者刺字;第二种是破坏人体器官,将犯人致残的刑罚,比如膑刑、劓刑、宫刑;这两种刑罚在使犯人感到痛苦的同时,也使其心理留下创伤。

第三种刑罚相对前两种而言要更加温和一些,那就是追究已经死去的人物的罪过,重新施刑以儆效尤。这一类刑罚往往施加给罪大恶极之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当然在人类历史上的一系列刑罚之中,最可怕的还是第四种形式,以夺取犯人性命为目的的死刑。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2)

所谓死刑,不单单指将犯人杀死的刑罚,更有甚者是为了让犯人遭受痛苦折磨而死。我们印象之中最为残忍的几种行刑手段,都是这样的效果,为了读者的身心健康,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那么,我们借题发挥,遭受酷刑折磨的犯人究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

在历史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死刑犯,名叫俞鸿图,在清朝雍正年间担任河南学政,负责科举选士的工作,因为私收贿赂令自家小妾将试题外泄,被判处腰斩极刑,在被拦腰切成两截之后,并没有立刻气绝,而是用手指蘸着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才一命呜呼。

这一段故事,可能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但是大多数通过戏剧的方式而知道的,关于这段故事的记载也未见于正史,据说雍正皇帝得知这一惨剧之后,也大发慈悲,从此废止了腰斩之刑,可怜的俞鸿图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物。

尽管俞鸿图的故事广为人知,可是却真假难辨,但是另一位著名人物的受刑事迹,相比之下就更加真实具体。石达开,太平天国名将,骁勇善战,锐不可当,被封为翼王,却因在太平天国的政变之中心灰意冷,出走天京,转战四方,可惜无力回天,最终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3)

石达开被俘之后,据说曾经秘密向清军乞降,清军面对这样一位盖世英雄,必然是格杀勿论。石达开在成都英勇就义,惨遭凌迟处死, 时任四川布政使的刘蓉如此评价 “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历史上被千刀万剐的人物数不胜数,然而唯有石达开堪称英雄本色,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清朝官员也能给予极高的评价,并且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可见此情此景,着实不虚,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人类的精神面对肉体折磨之时能够承受怎样的极限。

二、刑具设计机关算尽,施刑手法看人下菜

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的根基,同时人道主义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的道德支柱之一。因此,我们再也无法想象古代严刑峻法是多么残忍,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些历史事件来进行推测,然而在史料勾沉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奇闻趣事,和血腥的法场一对比,多少也有些荒诞。

中国古代的刽子手不是一份很体面的职业,不仅是活人眼里的凶神,迷信一点看的话连死后也要下地狱受刑,实在是生死两难,因而他们才会尽可能地追求现实的好处。古代刽子手行刑之前,必须索要贿赂,不论是犯人亲友,还是犯人自己,都要想办法给刽子手多塞点钱。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4)

之所以要向刽子手行贿,主要还是希望刽子手给个痛快。对于给钱够多的犯人,刽子手会把刀磨得锋利无比,对准脖颈之间的一节骨缝,咔嚓一刀就完事儿,对于给钱不多的犯人,刽子手就要故意手法拙劣一点,让犯人再经历几次痛苦,最终魂归西天。

对于那些花了大钱的刑犯,只要不是造反谋逆之类的滔天大罪,刀工娴熟的刽子手甚至可以给犯人留个活路,对准脖子就是一刀,表面上看去血肉模糊,实际上并没有伤筋动骨,回去敷点药,休养一段时间,生活照样过得去,不会有太大影响,最多留个歪脖子病。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古代中国其实非常能理解,然而如果放在欧洲那就行不通的。我们都知道在欧洲斩首犯人一般会用到一种被称为“断头台”的刑具,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本职是医生的议员吉约坦提议制造的死刑刑具,因为它更加符合人道主义。

尽管“断头台”被发明出来是为了减轻犯人的痛苦,然而从此之后不知道多少风云人物惨遭身首异处,尤其讽刺的一点是吉约坦医生其实主张废除死刑,然而这一提议没有通过,无可奈何才只能发明“断头台”。1791年,法国国会通过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执行方式。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5)

过了不到一年时间,批准使用断头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斩首。

三、身首异处,垂死挣扎

《三国演义》的故事里,关云长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吕蒙杀害,吴主孙权为了嫁祸曹操,派使者将关羽的首级呈献曹操,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结果关羽突然睁开眼睛张开嘴巴,头发胡须都竖起来,给曹操吓得不轻,直呼天神。

这样的故事都属于文学加工,其中含有很多神话色彩。但是从我们之前的分析来看,受刑的犯人很可能还会留存些许意识,甚至不会立刻死亡,否则既不会有人身受凌迟却可以神气湛然,也不会有人设计出“断头台”这样反人类的高效砍头机器。

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这是我们化学课本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他也在25岁的时候成为法兰西科学院最为年轻的院士,此后他又成为法兰西科学院组织委员会的负责人,不仅在学界是一位泰山北斗,在全社会也是公认的大科学家。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6)

法国大革命来临之后,拉瓦锡的政敌开始对他进行批斗,不仅对其造谣污蔑,更是因为拉瓦锡贵族阶级的出身要被送上断头台,即便是社会各界人物为其求情赦免也无济于事。数学家拉格朗日评论道,砍下这样的脑袋只需要一瞬间,可是一百年也不能再长出来。

拉瓦锡毕竟是一代科学巨匠,即便是受刑也非常兴奋,他和刽子手提前打好招呼,在头被砍下来之后,拉瓦锡会尽力眨眼,如果刽子手看到他眨眼就意味着人头被砍掉的一瞬间,还能保留意识,如果知道这一真相,拉瓦锡也觉得自己死得其所了。

其实,简单一点来说,人脑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维持着人体的各种活动,即便是人头落地,可能也不会彻底阻断人脑的所有功能,仍然会向人体的各个器官下达指令。拉瓦锡被斩首之后,眼睛努力眨动,足足有十一下之多,这位可敬的科学家,用生命得到了结果。

和拉瓦锡同时期的女革命家夏绿蒂·科黛,因为刺杀政治领袖马拉而被判处斩首,据说她脑袋滚到地上之后,睁大眼睛恶狠狠地怒视刽子手,刽子手心慌意乱,揪起夏绿蒂的脑袋连扇两个大嘴巴子,夏绿蒂才最终气绝身亡,可见人类在弥留之际会爆发惊人的求生意志。

未来人类没有头骨(当人类头被砍掉的瞬间)(7)

小结: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与自然抗争所创造的奇迹,同样也伴随着同类相残的灾难,人类文明演化了多少年,酷刑也就变化了多少年,也就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正像拉瓦锡以及夏绿蒂同一党派的罗兰夫人受刑之时的呐喊“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你的名义而行。”

人类头颅被砍掉的瞬间,身体已经感受不到疼痛,对于脑袋而言,血液失压导致颅内失压,呼吸中断导致头颅缺氧,随之产生巨大的耳鸣,由于分泌的止疼激素完全不够分量,因而脑袋就会陷入一种极为恐怖的痛苦之中,这个时间相当短暂,然而却漫长的仿佛经历了一生。

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即便是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法律也不会允许再去砍掉犯人的脑袋,关于砍头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我们虽然再也无法得知身体和脑袋分离之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而人类对于文明的不断追问与反思,永远没有终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