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

齐鲁网潍坊11月4日讯 (青州台 王泉 刘斌)在青州市东邢西邢一带,老年人们有一位共同的朋友,他就是72岁的刘利,为了给老年朋友们服务,他坚持理发10年只收2元钱。

在青州市涝洼大集上见到了这位小有名气的理发师傅,见到刘师傅时,他的身边有3个排队等着理发的老年人。一位李姓的老年人对记者说,现在像老刘这样的师傅不多了,市区里随便一个理发店理发要价也得10元以上,“精剪”甚至上百元,手艺未必赶得上老刘这一手。另一位等候的老年朋友则告诉记者,老刘不仅手艺精湛,而且人品很好,这一带的许多人都认准了找他剃头。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1)

理发的过程中,刘师傅说,他是云门山街道办事处东十里村的普通村民,十年前村里的土地承包出去后,脱离土地的他就开始自谋出路,“在未动工的建筑工地上种过地,也试图做个汽车司机,但都没有做长久。”刘师傅说,2006年以后拜师学艺,花了百十余元购买了一套简易的理发工具,就开始为乡里乡亲们理发,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年。记者观察到,刘师傅简易的工具包括一个电动剃头刀,一把经过改造的寻常椅子、刮胡刀、木凳、脸盆等工具。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2)

刘师傅说,在家里有个小门头,专门为行走不便的父老乡亲理发,但平时主要以赶集为主,东坝集、牟家庄集、杨姑桥集和涝洼集,这4个大集是集集不落,一年365天,350天以上都为别人理发。“刚在大集上理发时,客户还不多,到现在来找我的老年朋友到是不少,”刘师傅说,“从7:30来就有几个在这等我理发的人了,人家信得过我,我也不好意思爽约。”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3)

在刘师傅的老年电动车中,有几桶被塑料薄膜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水桶,摸上去感觉还十分烫手。刘师傅说,现在天凉了,理发洗头的水要保证热热乎乎,所以从早上四五点就起来烧水,连自己喝的水一共要烧80斤。存水桶左侧一个敞开的小木盒中,零零散散装着一张张1元的纸币,只有一张5元纸币夹杂其中,理完发的顾客自己将钱放在木盒中,并不需要刘师傅找钱。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4)

理一个头2元钱,一天收入三四十元,这些收入不够一般理发店两个头的收入,一位排号理发的老年朋友说,老刘理发全当是为人民服务,一天挣的钱不够水费钱和功夫钱,这些年来,物价翻了数倍,可老刘理发的价格一直没涨钱。刘师傅说,来找他理发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失去了劳动能力,没有了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我每天能收入三四十元,有些老人年这些收入也没有,再多收他们的钱也是于心不忍。”刘师傅介绍,他从2006年理发时,每位顾客只收1元钱,一直到2013年,那些总是来找他理发的老年人硬是让他改成2元,“他们给我在电动车上挂了个‘理发2元的牌子’自此理发2元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刘师傅说再给别人找钱时,别人不依不饶地说2元的价格合情合理。

下午一点,刘师傅为最后一名顾客理完发,他从电动车车厢中拿出准备好的4个馒头,一包老板菜咸菜,一杯热水,坐在马扎上吃起午饭来。刘师傅说从早上到现在基本没停手,也没坐下歇歇,吃饭的时候也是休息的时候。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5)

吃完饭后,刘师傅坐着马扎,拿出他的京胡为记者拉上一曲,在他众多手抄词曲中,刘师傅说最喜欢拉一首《我们应当相信群众 我们应当相信党》,在刘师傅手抄版的词曲目录中,有《工作就是斗争》、《毛主席语录谱曲》、《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等曲目。

60岁老人进店理发只收10元(潍坊青州七旬老人10年来为人理发只收2元)(6)

“现在的身体还比较硬朗,一顿饭能吃两个馒头,在家根本闲不住,出来干点活也是散散心。”子女们也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的家伙什都是两个闺女给我买的。”采访的最后,刘师傅说,靠着我的老手艺,只要还能干,就会继续发挥余热,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点贡献。

Copyright © iqi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