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

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1)

乘 凉

(散文)

文/李文秀

夜幕降临,一家人吃罢晚饭,人人额头上布满汗珠,门前路旁那颗大槐树像是傻了、呆了,纹丝不动,漆黑的夜景静悄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只有蝉和蚊子声声在耳边叫个不停。

好闷的天啊!家家院落内坐满了人,母亲把所有的凉席(高粱秆皮做的)麦秸垫子拿出来,让全家人坐或躺下乘凉,爷爷奶奶那床母亲铺上个布单怕扎着,仅有的几把莆扇轮流使用。弟弟妹妹们围在爷爷身边听说书,我望着天上亮晶晶数不清的星星向奶奶问这问那,奶奶讲得最多的是天河旁牛郎织女的故事,父亲一般晚上出去和干部们讨论安排生产上的事,母亲怕蚊子咬着我们,抱来了一堆柴火点着轰蚊子,然后借着煤油灯光纺线。夜深了,母亲怕爷爷奶奶凉着,扶二老去屋内睡,并把两个小弟弟抱回炕上,我和几个大点的弟妹经常睡到天明,汗水把草席浸得湿透,邻居还有人为了消夏乘凉去房顶上露宿。

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2)

这就是童年夏日的夜,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点也没觉得苦,反而快乐开心,因为有父母的呵护,有弟弟妹妹们陪伴,有吃有穿有学上。全家十一口人,只有爷爷、爸爸和娘三个整劳力养活一家人,在当时农作物产量很低的情况下,全靠国家的统销粮供给。

谁也沒想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台扇、落地扇、壁扇,吊扇等各种款式电风扇落户农家,家家丢下扇子,在风扇下边乘凉边做家务,那种清爽惬意的幸福感愉悦人心。九十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挂式、柜式、中央式空调问世,改变了电风扇有死角、温度不均匀的现象,空调科技含量更高更舒适,适于各种年龄人群温度的调节,并且睡眠、除湿、负离子、除尘、换气等各种功能应有尽有,无论城市农村,本来四季分明的大华夏变成四季如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感恩党的英明领导,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优越的社会制度,感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带来的幸福时光。

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3)

虽然现代空调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家用电器,特别是酷热的夏季,家家不可缺少,走在街道路旁,压缩机的隆隆声、水滴声、喷出的股股热流遍地都是,室内凉了,但空调释放的氟利昂制冷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造成空洞,加剧了大气升温,南北极冰层大量融化,这也是地球变暖、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地球遍地的洪水、欧州等地的森林火灾充分证明温室效应的危害。所以,空调尽量少开,摇摇扇子、开开电扇也是很好的选择,必要开时也要设置26℃以上,以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为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2021.0811

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4)

李惜雨读后感:

姐姐文章写得通透!描写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说得对,就算是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也要细水长流不奢侈!不浪费国家资源!保证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不息!国泰民安!祖国永远昌盛!

郭秀丽读后感:

姐姐的《乘凉》很有画面感,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烟火气息,苦中有甜,亲人们在一起虽贫困却温暖……

邓贵振读后感:

《乘凉》很好,感到亲切!我记得小时候是麦栅子,就是拔的麦子把麦粒摔下去打成的。夏夜里,躺在麦栅子上,依偎在母亲身边,望着天上的星星,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己经在屋里了,母亲怕露湿打着。日子虽然贫穷,在母亲的身边就是幸福的。

李俊玲散文读书往事(李文秀乘凉)(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