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

有清一代,准许宗室参加科举的谕令时行时止,有所反复。康熙至乾隆年间,共允许宗室参加三科会试,分别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1)

清仁宗像

开科的重要原因在于宗室人口日繁,无仕进之阶。但开科不久,康熙帝和乾隆帝都发布上谕停止宗室科试,而停科的原因就在于宗室乃天潢贵胄,与庶民一同应试,有失身份与体统。至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下谕重新准许宗室应科试,结束了清帝在宗室应试与停试选择中的徘徊。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2)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网络图片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下谕宗人府和礼部,首次准许宗室参加科举,其言:“宗室子弟,系托天潢,岂无卓越之姿,足称令器。允宜甄陶奖励,俾克有成。考诸前史,以公族应制举入仕者,代不乏人。今属籍所载,日益繁衍,除已授爵秩人员外,闲散子姓,素无职业,诚恐进取之途未辟,致向学之意渐堕。嗣后八旗宗室子弟,有能力学属文、奋志科目,应令与满洲诸生一体应试,编号取中。”但是三年后,即康熙三十九年,便停止了宗室应试。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3)

网络图片

康熙帝认为宗室子弟不需要通过科举应试以谋求生路:“今科乡场,曾令宗室考试。宗室朕数加恩,何患无官?嗣后停其考试。”终康熙朝,宗室再无应试的机会。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再次提出宗室应试的问题:“朕临御以来,施恩于文武官,各得疏通,惟宗室等并无升迁之路,欲令考试举人进士,与民人等一例搜检,亦非体统……”宗室再次被拒绝于科试的大门之外。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4)

清宗室子弟 网络图片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帝先是对左右两翼宗学的宗室进行了考试,选拔其中的优秀者,赐予进士。乾隆八年,礼部带领宗人府考职之宗室玉鼎柱见乾隆帝,乾隆帝准许其与乙丑科贡士一体殿试,这使得宗室参加科举之事又出现了转机。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5)

《清史稿》 网络图片

乾隆九年,乾隆帝下发谕旨,要求合试左右翼宗学的宗室,“凡本年考取一、二等,及往年考取一等,并在家肄业愿观光者,咸准与考。”经由乾隆帝钦定名次,“以会试中式注册。俟礼部会试之年,习翻译者,与八旗翻译贡生同引见,赐进士,以府属额外主事用;习汉文者,与天下贡士同殿试,赐进士甲第有差。”通过此谕,似乎宗室科举之路已经打通,且乾隆十年、十三年均有宗室考中进士。

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清朝官员如何选拔)(6)

嘉庆帝 网络图片

但是,乾隆帝于十七年再次下谕“宗室等不应乡、会试。……嗣后仍遵皇祖、皇考原降谕旨,将宗室等乡、会试及选庶吉士之例,永行停止,再不可条陈考试。宗室内如果有学问优长者,自施恩录用也。” 乾隆帝的谕旨措辞强硬,此后也就再没有人敢提出宗室应试的问题。清朝后期宗室科举曾经开放,后来有停止,一直断断续续。

内容整编自:王学深《清代宗室进士》《紫禁城》2011年12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