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与特征(巴洛克时期音乐)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与特征(巴洛克时期音乐)(1)

从大约1600年(也有人认为从1580年前后)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baroque)一词最早来自于葡萄牙语的“barroco”,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18世纪,用来嘲笑一些奇怪的建筑。在19世纪,开始它来不带贬义的形容17—18世纪的美术与建筑中的华丽风格。在20世纪开始,音乐家们才开始用“巴洛克”来形容音乐历史中的时期。

“巴洛克”在音乐史中可以指一段时期,也可以指一种风格。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与特征(巴洛克时期音乐)(2)

第一,两种常规。这是蒙特威尔第提出的音乐理论。他认为,在巴洛克时期,存在两种“常规”,其实可以理解为两种“音乐风格”。一种风格为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复调技法的音乐风格,即“古代风格”,蒙特威尔第称称其为“第一常规”(prima prattica);另一种风格为较多采用了不协和音的复调技法的音乐风格,即“现代风格”,称其为“第二常规”(second prattica),蒙特威尔第自己认为自己很多使用不协和音的复调作品是第二种常规。这两种音乐风格在巴洛克时期同时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创作趋势。

第二,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通奏低音算是一种记谱法的改变,也使得音乐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四线的纽姆谱逐渐演变为“五线谱”,巴洛克时期的五线谱下方会有一些数字,这些数字主要用于为伴奏者的和声提供参考,这个数字就是一个独立的声部。比如:复调的多个声部在演唱的同时,会有一个演奏者根据数字标注的和声,进行即兴演奏,为多个声部进行伴奏。演奏这个声部的多是键盘乐器,或者可以演奏出和弦的乐器。而且,巴洛克时期的通奏低音更加强调最上和最下两个声部,这就促使了巴洛克时期的旋律和伴奏的音乐模式的发展。

第三,“情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或服务于宗教、或用于娱乐和欣赏。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如何用音乐唤醒人们的情感。

第四,调性和声与对位。我们熟悉的大小调体系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逐渐确立,但在巴洛克时期更加成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与对位技法,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五,声乐与器乐。在巴洛克时期以前,由于宗教限制了器乐音乐的发展,声乐一直是西方音乐的主体。但是在巴洛克时期,随着宗教权威的不断下降,器乐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甚至在巴洛克晚期开始,器乐音乐已经超越了声乐音乐的地位。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与特征(巴洛克时期音乐)(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