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华北大多少人(宁夏一家庭考出3个清华北大学生)

“我们家这几个上名牌大学的孩子,都离不开爷爷、爸爸妈妈及家庭的影响,好的家风与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坚持下去是这3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主要原因……”本科及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银川女孩田蕊的母亲康女士说6月20日,记者了解到,银川市西夏区梦园小区田富喜老人家里,连续出了3个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孙子孙女,还有一个考上硕士的孙子,这对于一个普通的银川家庭来说的确是非常不容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宁夏清华北大多少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宁夏清华北大多少人(宁夏一家庭考出3个清华北大学生)

宁夏清华北大多少人

“我们家这几个上名牌大学的孩子,都离不开爷爷、爸爸妈妈及家庭的影响,好的家风与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坚持下去是这3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主要原因……”本科及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银川女孩田蕊的母亲康女士说。6月20日,记者了解到,银川市西夏区梦园小区田富喜老人家里,连续出了3个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孙子孙女,还有一个考上硕士的孙子,这对于一个普通的银川家庭来说的确是非常不容易。

普通家庭育出3个名牌大学生

说起自己的孙辈毕业于著名学府,今年86岁的田富喜老人显得很自豪。他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年轻时是兰州铁路局机务段的火车司机,仅有初小文化水平,但自己爱学习,那些初小文化也是自己自学的。田富喜老人说,他是甘肃省甘谷县人,养育了4个子女,当年老大老二正赶上上山下乡,学业都荒废了;改革开放后,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大家子,还要赡养老母亲,所以老三老四也就早早上班了,4个孩子里面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只有老大和老四自学了大专,其他两个孩子是高中学历,都从事着最普通的工作。子女没有上大学让老人的心里非常遗憾,他说自己祖上曾出过进士,说明家族的基因并不差,就是那个年代耽误了孩子。老人决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人身上。

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也辅导不了孙子们的学习,但是老人知道在家里学习的重要性,只要孙子们来家,电视是坚决不开的,孩子们放学首先是督促孩子们写作业,写完作业要看书,如果还有时间,就出去跑步锻炼;孩子们写完作业要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大孩子要辅导小孩子,不让孩子们无所事事。到孩子的父母来接时,他会告诉他们孙子们今天的表现,希望大家回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学习生活,不仅养成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融洽了孙子们的感情,整个大家庭都显得很和睦。经过长期坚持,渐渐地,孩子们在学习上的才华开始显露。

2008年,田富喜老人老大的儿子田婉洲考入北京大学后来读了硕士;2009年老二的女儿田蕊考入清华大学一直读到博士;2013年老三的儿子田舟琪考入福建工程学院后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老四的儿子甘剑英(外孙)被保送清华大学……一时间,老田家4个孙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消息在老人的家乡被传为佳话,家乡人还特意给老人写来了书法条幅祝贺。

培养孩子要注重3点

田富喜老人对于怎么教育孩子其实说不出多少东西,但是对于孙子们取得的成绩,各种证书、奖状,甚至2008年新消息报刊登的高考录取金榜题名的报纸他都细心保留了下来。

老人的二儿子田旺林说,自己的教育理念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在家中一直是以身作则影响着大家,他的勤奋、认真、执着被继承下来。田旺林说,虽然自己与兄弟妹妹只是工人,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受父亲影响一直抓得很紧。归纳起来,就是首先要勤慎。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符,孩子回到家里的话题就是学习上的交流。一个个都趴在桌子上看书学习,对孩子有不好的习惯要坚决纠正,比如在这个家不允许睡懒觉、说脏话等;其次就是定时起居,从细节抓起,注重孩子的德行培养。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让孩子学会感恩、节俭、孝顺等。老人经常给孩子们讲,家里的衣食住行都来之不易,爸妈辛苦地挣钱,就是希望孩子长大有个好前途,能孝顺父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第三就是树立目标,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管学习有多大的困难,千万不要害怕,一定要把课堂上的时间抓紧,认真听讲,不放过任何一个难题,家里都是工薪阶层请不起家教,有问题在学校找老师问。孩子们在学习上不急功近利,只求踏踏实实学习。不要把问题带回家,因为父母能力有限帮不到孩子的学习,这就迫使孩子在学校把问题弄懂弄通。

在这些问题上,老二的女儿田蕊就做得非常好。虽然她的小学、初中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学校,但是学习却一直很好,经常是年级第一,中考时是全市前十名,高中被银川二中录取,2009年她以全区理科第七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虽然是理科生,但田蕊的文章写得不错,经常获得各种征文比赛的名次,上大学后每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田蕊硕士、博士读的是医学,当她感到做医生很累时,爸爸都会鼓励她,为她分析就业形势,坚持梦想与理想。如今田蕊已经博士毕业,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良好的家风是基础

田富喜老人的二儿媳康女士说,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其实这个家庭最基础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田富喜老人的4个子女都团结友爱,大家互相体谅,和睦相处。虽然子女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工作也很普通,但是都很孝顺,2015年田富喜老人的老伴去世后,老大老二主要承担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康女士说老大老二都退休了,时间充裕一些,老三老四还在工作,要体谅他们。康女士说大人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虽然孩子们学习负担重、工作任务压力大,但是大家都抽出时间来探望爷爷,照顾父母。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打麻将、吵架等不好的情况,平和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学习起来心情是稳定的。为了让孩子们不变成书呆子,爷爷和父母都要求孩子们大学的假期不能窝在家里,一定要接触社会外出打工,体验生活的艰辛,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交学费或生活费,从而了解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有了大人的督促与指引,孩子们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做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流自己的汗吃自己饭,提前在社会磨砺中成长。如今大孙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西安定居,成为海航集团的一名高管;田蕊刚工作就用这些年来打工或做翻译挣的钱为父亲在四川峨眉山市买了一套房;三孙子硕士研究生也将毕业;老人的外孙在上海工作。

看着孙子们都有了良好的发展,老人很欣慰,他和孩子们说: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要抓,早讲早好,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规矩,有责任,要勤奋,保持进取心,并要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教育出来的娃娃都不会差。(记者 陈勇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