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


1什么是拇外翻?

拇(踇)外翻又称“大脚骨”,外观上是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压迫第二脚趾,并且在拇趾内侧出现骨性突起。

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合适鞋子的人,不合适的鞋子会对拇趾施加异常压力。有数据统计90%的拇外翻都是女性患者。


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1)


2拇外翻的形成?


拇外翻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对于具体的患者,常常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数据表明58%—88%的拇外翻有家族遗传史。其他内因还包括扁平足、第一跖跗关节过度活动、先天韧带松弛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导致的足部骨关节畸形也会导致拇外翻的形成。


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2)

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3)


另外就是强加在足外部的因素,最常见的当然是穿鞋咯。有调查显示,穿鞋引起拇外翻的患病率为33%,穿高跟鞋的患病率更高!


如果你的父母有患拇外翻,恰巧你又是个姑娘,恰巧你又有扁平足,恰巧你又辣么爱穿高跟鞋!


那只能对你说,姑娘你是拇外翻的高危人群,得提高警惕了!

提醒:日常生活中,在选鞋时以鞋头平宽为好,鞋跟不宜太高。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拇外翻~


其他原因:1.骨性结构异常;2.足内外肌肌力失衡;3.炎症性及神经肌肉性因素;4.创伤性因素;5.激素水平变化和医源性因素。


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4)


3拇外翻的分类?


根据严重程度可对拇外翻进行分类:

脚拇外翻日常注意事项(拇外翻女性高发病)(5)


1、轻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小于30°,跖骨间夹角小于13°。关节常是匹配的,畸形可能由趾间拇外翻引起。


2、中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30°~40°,跖骨间夹角 13°~20°。跖趾关节常不匹配(半脱位),拇趾旋前并常对第二趾造成压迫。


3、重度拇外翻

拇外翻角大于40°,跖骨间夹角20°或更大。拇趾旋前并常常重叠在第二趾之上或之下,跖趾关节不匹配。第二跖骨头下时常有转移性疼痛,可能有关节炎改变。


4拇外翻的临床表现?


1.拇囊炎,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

表现为大拇趾关节内侧突起,表面红肿,按压有疼痛感,穿鞋挤压后明显。


2.挤压第二趾,出现锤状趾

表现为大拇趾外翻,不断挤压第二趾,导致第二趾无处可去“骑”在大拇趾上,时间一长,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形成“锤状趾”。


3.前脚掌出现老茧(胼胝),行走疼痛

由于拇趾外翻,正常的脚型发生了变化,脚的受力分布点也发生了改变,从大拇趾开始往中间转移,使得第二、三脚趾承受过多的人体重量,久而久之在前脚掌相应处就会出现老茧,严重的会出现疼痛,影响走路。


5拇外翻的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的脚趾已经有拇囊炎、明显畸形的表现,说明拇外翻已经有点严重了,需要到医院治疗。医院的治疗可分为两类:


1.非手术治疗:


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穿鞋方式调整是拇外翻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调整穿鞋方式的重要性。合适的鞋可以减轻拇外翻的症状,建议穿宽头的鞋来适应变宽的前足;避免穿高后跟的鞋,这样可以减轻步态中前足的受力。


拇外翻支具、脚趾分开器和衬垫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内侧骨突的摩擦挤压。矫形鞋垫或者其他鞋内的矫形器可能对转移性跖骨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这些治疗转移性跖痛的鞋垫可能对于拇外翻畸形相关症状的缓解并没有直接的作用。


2.手术治疗:


当患者接受了非手术治疗之后,仍然主诉持续的疼痛,并且影响生活和功能时,可以考虑手术重建治疗。


虽然拇外翻手术方式繁多,但是记住几条原则,可以化繁为简,方便重建方法的选择:首先,根据是否存在跖趾关节关节炎,而考虑是否行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其次,应注意拇外翻畸形跖趾关节是否是匹配的,如果是匹配的跖趾关节,手术时就应该避免破坏跖趾关节的匹配性,而对于不匹配的关节,则需要矫正第一跖趾关节的对线。


第三个外翻手术的原则是,畸形越重,越需要靠近跖骨近端手术。对于一些轻度的畸形,远端软组织的松解或者远端的截骨就足够了;对于重度的畸形,手术常常涉及第一跖骨跖骨干的截骨,并结合远端软组织的松解;对于重度的拇外翻,需要跖骨近端的截骨或者跖楔关节的融合。当然,这个原则也有一个例外,对于有严重的关节炎的畸形,跖趾关节融合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