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

经过前期3个月的试运营,10月11日,四川大剧院正式开门迎客。下午,四川大剧院开幕活动之“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单元见面会”在剧院小剧场举行。这次在喜剧展演的四部剧目《托儿》、《阳台》、《老宅》、《戏台》中陈佩斯陈大愚父子二人并无对手戏,但见面会让大家提前领略了这对父子兵的风采。陈佩斯坦言,距离自己第一部喜剧《托儿》上演已18年,“我们的剧本需要不断随着生活往前走,我有时候就觉得能力不够用了,就放手让他们年轻人改,把担子交给他们。”观众随即问瘦瘦高高的陈大愚,这些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收获了什么?“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收获了一身的伤,”陈大愚开始“吐槽”,但他不动声色,话音一转,“还有一身的本领、表演的技术,更多的是观众的笑声……当然还有工资啊。”起承转合间,让观众感受了他这位“喜三代”的诚恳和幽默。

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1)

见面会上的陈佩斯

四川方言喜剧冲不出去?

陈佩斯阻止:别去,好好扎根演出,机会会来的

见面会上,成都青年演员们用四川话演绎经典喜剧《阳台》中的片段,致敬陈佩斯。“大胆!青年一代的演员未来可期,先从模仿开始,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陈佩斯点评道。

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2)

陈佩斯与现场观众合影

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是陈佩斯创作的喜剧作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次集中亮相。包括2001年的《托儿》、2004年的《阳台》、2009年的《老宅》以及2015年的《戏台》,是他最为观众熟知喜爱、也是他个人相对更为满意的作品。其中作为陈佩斯导演的最新力作,《戏台》由编剧毓鉞创作、陈佩斯担当导演、并携手杨立新共同主演。曾创下单日售票量超千张的纪录,被誉为“当代舞台喜剧的又一座高峰” 。陈佩斯说这部作品他“等了60年”,有观众说“有生之年看《戏台》,实我之幸。”

“《阳台》就是为四川专门创作的。我在青城山‘闭关’了三个月,有很多四川元素在里面。” 陈佩斯透露到和四川观众的缘分,当年《阳台》在锦城艺术宫首演成功后,便开启了全国巡演,一直演出至今,片头和片尾都是川味音乐。有观众趁机提到方言喜剧的话题。“这么多年来,四川方言喜剧的高度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只能在云贵川演出,‘走出去’的效果并不好。希望向你取经。”一名喜剧教师现场提问。“别去!云贵川好几亿人,多丰厚的土壤啊,好好演四川方言的喜剧,前途无量。”陈佩斯幽默地回答到,随后他解释道:“好好演,将它化作一种民俗,成为一个习惯,观众一周不听就过不去,别的地方的人自然就会来感受,你的机会和市场就来了!”

据悉,本次《戏台》演出时间11月5日、6日、《阳台》演出时间11月29日、30日、《老宅》演出时间12月17日、18日、《托儿》演出时间12月29日。

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3)

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见面会现场

原本不想儿子进这行

没想到儿子美国读完书又进了这一行

虽然从小生长在艺术之家,但陈佩斯一直“雪藏”陈大愚,“我真的从心里不愿意他做这一行,就像我父亲当年一样,我从来没有去过父亲的片场。我进入这一行,是走投无路,也是老天爷赏饭吃,我听从命运的安排。”

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4)

见面会上的陈大愚

陈大愚,人如其名——大智若愚。陈大愚在高中数理化成绩突出,18岁高中毕业就被父母送到美国学习生物专业。“父亲非常反对我干表演这行,他可能觉得太难了。我爸爸说他走这行是没路可走,我也差不多这种感觉。我是选择特别多,其实又一头雾水。所以在美国学习两年后,我告诉爸爸,还是想回来跟他学。他有点措手不及,考验了我两三年,后来觉得我还行,就坚持下来了。”那两三年,陈大愚进入陈佩斯举办的第一期“喜剧表演学员训练班”,从喜剧理论到表演实践,在小剧场的舞台上演出陈佩斯喜剧《阳台》、《托儿》200多场,除剧组外,舞台下面的观众没有人知道这个“男扮女装的小戏疯子”是陈佩斯的儿子,在陈佩斯的电视剧组里,陈大愚也只是出演那些“只能拍到背影”的龙套角色。平时,陈大愚和剧组里的青年演员一样,每天到排练场吃盒饭,排练被导演骂,演出被陈佩斯挑刺。“他是第一届训练班最次里的一个,20来人,倒数第三名,后来慢慢摔打出来的。”陈佩斯看着儿子,可谓老怀安慰,“这些年他变化很大,挑得起大梁了”。现在,除了《戏台》,陈佩斯已经放手让陈大愚改剧本,他逻辑性比较强,改剧本比较快,而且喜剧的节奏和包袱更密集,非常受现在年轻观众欢迎。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包程立

陈佩斯与陈大愚首次同台主演 陈佩斯陈大愚父子齐上阵(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