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人物故事(走近大凉山的悲情主角)

大凉山这个地方是个偏僻的山区,在四川盆地拔地而起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让王五游览一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凉山人物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凉山人物故事(走近大凉山的悲情主角)

大凉山人物故事

大凉山这个地方是个偏僻的山区,在四川盆地拔地而起。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让王五游览一番。

说起这件事,就要牵涉到王五的爱情故事。那时王五已二十五、六岁,农村刚刚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王五家里弟兄多,排行老五,人们习惯叫他王五,王五只有弟兄,没有姊妹。也许父母想生个女儿,所以才有了这个老五来到人世间,如果在王五之前,父母有了女儿,说不定王五就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人世间了。

王五是一个油漆工,跟他四哥学徒的,王五四哥的师傅是胡国正,胡国正是下放到农村的六合城里人,在民国时期,做个国民党的团长,在王五的村里人家都称他画家。

这个画家,主攻油漆技艺,尤以床头画出名,在六合是大家公认的。他在王五这个村庄带了不少徒弟 ,包括王五四哥在内,最少也得有六七个徒弟,之后徒弟带徒弟,徒子徒孙不计其数,他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据说在他下放之前,是六合一中的音乐教师。六合一中当时就叫六合中学,六合仅有的一所中学。

王五四哥吹唢呐、拉二胡,什么都会,虽然王五是跟他学的徒,但是他的油漆业务根本就做不过王五。安徽天长那边都有人家请王五去做活,每当晚餐吃过,都会有一群少女到王五的房间,陪王五聊天,有时能聊到深更半夜,影响王五的睡眠,第二天干活都没精打采。有时王五看时间不早了,只好下逐客令。

王五在她们庄上干活,这个女孩每天晚上都来找他,直到王五离开他们庄上,在王五临走的时候,他问王五要了家庭住址,王五写给了她,她说过年到王五家来玩,这很让王五感动。

在春节的前夕,一天的清晨,她出现在了王五家的门口,让王五吃惊不小,问明了原因才知道,她是为了逃婚,连夜顺着小火车道赶过来的,到了街上天还没有亮。腊月的天气非常寒冷,她从半夜冻到天亮,等到路上有了行人,才一路打听找到王五的家。

她从大老远的赶来,忍受着寒冷,让王五的心好痛。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王五深受感动。

王五安排她赶快吃早饭,补充能量,增加体温。然后叫她上床睡觉,睡在王五刚起来还没有散去热量的温暖的被窝里。

她躺在舒适的被窝子 ,伸出漂亮的脸蛋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含情脉脉的望着王五。他们对视着,相视无言,但是彼此都能读懂对方的心。

于是,王五三下五去二,脱光了衣服,也钻进了被窝,和她紧紧的搂在一起,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冰冷的赋有弹性的躯体,也是在抚慰那一颗脆弱的心。

她的胸脯在起伏着,用女人特有的喘息震撼了王五,王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那种心灵撞击的感觉,似乎从灵魂深处发出阵阵响声,巨大的爱情力量冲击着彼此。

不久,她的父母及其亲戚等一干人马找了过来,似乎天刚刚蒙蒙亮,王五家的大门就被敲响。

她的父母及一帮人马就想往里拥,被王五的父母及其兄长拒之门外,他们进不来,就无法获知女儿的下落。他们只有徘徊在门前,进行无果的交涉。

后来他们去找了大队干部,经过大队出面,在无奈之下,只有让她的父母进来搜找,最后无功而返。

她到哪里去了?尽然在眼皮子底下消失了,可能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其实是从隔墙上的马眼翻到隔壁去了,然后王五的三爷用军大衣裹着她,带到了自己的家,做的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

他们明明从窗户看到屋里的她,现在怎么屋里空空?难道是个“土行孙” ,从地下钻走了?

女方父母和亲戚已守在这里三个晚上了,现在是已到了大年三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们只有回家过年了,等待来年继续解决。

这个女孩在王五家一住就是几个月,王五白天出去干活,晚上一收工就急急忙忙往回赶,归心似箭。连做活都神不守智,一心想着家里的“娇妻”,哪有心思干活。

金屋藏娇,让他美不胜收。一对未婚男女,如同度蜜月,天天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有一天,王五突然接到法庭传票,女方父母把他告上了法庭,只有接受法律判决。

在开庭的那一天,看热闹的人很多,法庭的位子座无虚席。女方父母以拐卖妇女儿童罪把王五告上法庭,王五以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回驳了对方。法庭问女方是否自愿,得到女方肯定的回答。法庭最终判决王五无罪,至于婚姻一事,女方父母需要的彩礼,双方协商,自行处理。

出了法庭大门,女方父母就把女儿带走了, 女孩对王五说,三天之后会回来的。

王五一等就是一个星期,一直不见女孩来到自己的身边,后来王五的大哥和干哥两人去说媒,被女方庄上人围了起来,痛打了一顿,两个倒霉的媒人,灰溜溜的回来了。

女孩被父母关在屋里出不来了,只有等到换亲结婚那天为止。后来女孩写了一份信托自己的闺蜜转交给了王五,王五看到信后,信里写到她无法出逃,只能服从父母之命,要求王五等她,五十岁过后会回到王五身边的。王五看后泪流满面,伤心欲绝。

在王五失恋痛苦的那段日子里,为了散心,王五乘船沿江来到了四川,走进了大凉山。

王五面对生疏的大山,乱串乱撞,可能是失恋的打击,大脑受到了刺激。就在他进入深山老林的途中,被他误打正着,遇到了一个村庄,这时他已饥肠辘辘,无奈之下,走进了大队部(现在称为村或社区),本想讨口饭吃,却意想不到,这里成了他的天堂,大队干部把他当作座上客,像供奉祖宗一样供奉他。

王五对他们说,自己是六合木材公司的采购员,到这里采购木材的。

大队支书听了他的话,心花怒放,赶快好酒好烟招待,酒足饭饱之后,带他到木材场看了一下木材。只见王五指手画脚,这根不行,那根太细,要大的,越粗越好。

支书说,大的粗的都有,长在山上就是没有伐下来,问他现在伐木行不行,他说可以。于是,支书又安排人马带他去看了山林,他手一挥,就砍这一片山林吧!

伐了一个月的木,他在这里大鱼大肉吃了一个月,每天醉醺醺的,给他安排住在招待所里,吃吃睡睡,睡睡吃吃,潇洒走一回。

这天,支书找他谈话了,告诉他木材已伐好,可以结账拖货了。 他装腔作势,拉开拉链,打开皮包,

突然说道,对不起,公章和支票忘记带了。然后说,没事,我再回去一趟,一个星期后把钱送过来。他很镇定。

就这样,骗吃骗喝后开溜了,而且做得非常自然顺畅。

没多久,六合木材公司接到了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催款电话,六合木材公司懵逼了,说我们没有采购员去购货。双方都很紧张,引起了高度重视,然后报案追查。

在王五还没有到家的途中,就被捉拿归案。由此将王五拘留了,坐了三个月的班房。

回来后,人家问他怎么这么久才回来,他对别人说,去了一趟香港,从香港才回来。衣服穿得笔挺,皮鞋擦得蹦亮,头发油光可鉴,标致极了,满面春风,很有派头。不知道他底细的人,以为他是哪一级高官呢!

很多年过后,在王五五十岁那天,生日的酒宴上并没有见到他的昔日恋人,可是在王五的心里一直惦记着,直到那年年底,在他去世的那一刻,这一愿望都没能实现。

更让他遗憾的是,他和那个女人怀上的孩子,却成了别人的女儿,连自己的血脉都未曾见面,那个孩子那时应该是上初中了,他想偷偷的去看一次,或者买些她爱吃的东西给她,又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王五最终还是带着他的遗憾赫然离世。

————————————————

作者简介:潘世远,男,汉族,六〇后,大专,籍贯南京。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浦口区作家协会会员,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会员。在《青年文学家》、《青春岁月》、《西部散文选刊》、《读与写》、《精短小说》、《金陵晚报》、《新江北报》、《南充晚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歌、散文和小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