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起来学古诗(跟着古诗去春游)

早间茶,晚间酒,日子过得像死狗。

喝酒不为解千愁,喝茶只为快解酒。

头沉沉,脑昏昏,宅在家中躲瘟神。

而今算来多少事,无过吃撑卵无知。

盼春游,想春游,真到春来无法游。

心动身懒游难成,跟着古诗喵个春。

寒假一起来学古诗(跟着古诗去春游)(1)

茶言酒语研究社:研究风土,助推好物。

01

时常想起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杜甫,倒不是因为他老人家跟我沾亲带故,更非他老人家是我远祖。随着年龄虚晃徒长,越发觉出老先生在世之日过的日子竟跟千年后八竿子打不着的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按理说,有吃有喝就不该再想什么自行车,前辈不都这么过来的?但我又时常想起杜甫老先生飘零一生,临了也没个像样的落脚处,拖家带口到处“蹭吃蹭喝”,想来人生的境界也无外乎“一吟双泪流”的诗词了。

坊间戏传,老先生流浪到耒阳之时,早已贫病交加,内心仍然万马奔腾,但身心已然俱疲,心系天下古往今来存在一时的房奴,但也心念能让自己好好吃喝一顿的佳肴。老先生最后真赶上了一餐美味,索性放开肚皮吃了一顿。

这餐的结果非常不妙。

据说杜甫老先生的最后一餐主菜是牛肉,有肉当然少不了酒。对着牛肉就着茶水,虽然多了点“文艺气息”,但似乎又少了点“江湖气息”。“浊酒一杯家万里”,老先生想家了,但他事实上是个无家可归的浮萍。

心有所念,难免贪杯。老先生可能还有很多翻腾在内心深处的诗句未能涌出,但在酒足肉饱之后,他却匆匆离世。

坊间戏传先生的结局是“胀饫而亡”,这个词不能直白译出;每每想起杜甫老先生这个结局,不禁潸然。

那一年,即公元770年,在我心里,是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历史年份,距被疫情困扰了三年之久的2022年过去了整整1252年!

呵呵,世人休恁地张狂,谁还不是个过客。

寒假一起来学古诗(跟着古诗去春游)(2)

茶言酒语研究社:研究风土,助推好物。

02

上文提到有关杜甫老先生结局的坊间戏言,我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下文所引“跟着春游”的诗作出自杜甫老先生祖父之手,虽然他祖父似乎过得如意自在,但诗名总觉得弱于杜甫,因此“不得已而为之”,先用杜甫老先生“起引”,强做对他的一种纪念吧!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是一首“和诗”(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但又明显跟所和之诗“脱钩”,完全可以自成一诗。我们跟着这首诗去春游,就像赖着杜甫老先生的祖父游了一圈。以作者当时的身份,人家或许懒得带我们一起去春游呢!

先来说说作者杜审言:传得最响的一句话应该是“他是杜甫的祖父”,其实在杜甫四岁的时候,杜审言老先生已就仙游去了(公元708年)。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名气是“文章四友”之一(另外“三友”是李峤、崔融、苏味道),尤其善工五言律诗(这也可能是后来的杜甫老先生最喜工于五言的缘故)。

诗题中的“游望”,可以解为“放眼观望”;当然,“游望”理解为“游玩”也未尝不可。时间虽是“早春”,一直拖到现在才写下这些文字,只因我有强烈的拖延毛病。

“宦游人”,离家做官之人。“物候”,现在的理解就是“时令”。“淑气”,不是“淑女气息”,而指“温和之气”,意为“天气暖和”。这个词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确实把令人愉快的天气喻为带有“淑女气息”的样子,ladies and乡亲们,由此观之,自古以来人皆好逑淑女啊!“绿蘋”即“绿苹”,当然不是“绿色的苹果”,而指“浮萍”。浮萍经常出现在古诗中,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意味的意象,意思总归就是个“漂”。

这首诗的每联都是名句,所以整首诗就是名篇。真正理解起来,这首诗并没有过于难懂的“境界”,但凡北上或南下的打工人,心里应该都要一本类似的账。只不过杜审言老先生当时是“宦游”,而我们多数人不过是“北漂”或“南漂”,目的都一样,为了混个肚儿圆而已。

疫情后期,宅在家中太久,某天春和景明,当你走出钢筋水泥的藩篱,到了“物候新”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一切应该跟杜审言老先生及友人“早春游望”之时一样一样。这样的情景在海南岛或许并不觉得惊艳,但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天气回暖,春回大地之时,当你发现叶芽在枝头探出脑袋,或者在泥土中钻出地面,莫名其妙的心情也会变得好好起来,那些叫不出名的野花也开始争艳,将死之人心头也会有终于躲过一劫的感慨,此景此情也,岂不妙哉!

他们游望在何处?晋陵。换个说法,就是江南。“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休要恁地矫情,江南什么都有,反正比大西北要好很多。此时,暖气催着鸟儿放开歌喉,叽叽喳喳好像憋了一肚子话要一吐为快。晴朗的阳光下,就连浮萍的颜色也慢慢转深。正当此时,不开眼的友人唱出了“古调”,勾起人的“思归”之情。哎,或许友人也是无心,说不定同是“天涯人”呢!

寒假一起来学古诗(跟着古诗去春游)(3)

茶言酒语研究社:研究风土,助推好物。

03

说点四六不沾的结语。

强烈建议一起背诵这首经典!请到我们的小组“读书交流会”交流互动,一展你的风采。

想起几年前在长沙独游杜甫江阁,那么宏伟的建筑,那么迷人的风景,那么优越的位置,杜甫老先生在世之时何曾有过?“人的名,树的影”,看来都是后来人给强加在头上的,当事人压根儿就无从得知。

通过再次吟诵杜审言老先生这首名作,我们不难发现,杜甫老先生情感丰沛忧国忧民的性格好像跟祖上“遗传”多少有些关系。只不过杜审言老先生想的“家”可能是个小家(这是小官的通病),而杜甫老先生心里想的“家”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这是俗世“大隐”的通病)。

春游之后,必是春思。何所思?物事,人世,事事。

疫情已滥三载,憋闷苦哈哈还是没心没肺自嗨,我们应该深知,今天活着的每个人都不容易,吃香喝辣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吃糠咽菜者有见不得人的回忆。不少人早已尬入钱包比脸干净之境,但也有人从此连脸都懒得洗,相形之下,还是钱包更胜一筹。

所以,我们不要被疫情压垮,更不要被烂行匹夫左右。不管你能不能出门,记得来这里跟我一起云游。好戏还在后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大概还会变好吧!

寒假一起来学古诗(跟着古诗去春游)(4)

茶言酒语研究社:研究风土,助推好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